在介绍域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工作组。工作组的概念是从Window 98系统开始引入的。一般,按照计算机功能划分不同的工作组,如将不同部门的计算机划分为不同工作组。计算机通过工作组分类,使得访问资源具有层次化,但是这样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机制,因此引入“域”这一概念。
域(Domain)是在本地网络上的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集合。与工作组的平等模式不同,域是严格的管理模式。在一个域中至少有一台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DC,或简称域控),通过域控制器对域成员(即加入域的计算机、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对域成员下发策略、分发不同权限等。域控制器包含了整个域中的账号、密码以及域成员的资料信息。当计算机接入网络时,要鉴别它是否为域中成员,其账户密码是否存在于域中,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网络资源。
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AD)是域中提供目录服务的组件,它既是一个目录也是一个服务。活动目录中存储着域成员的信息,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帮助用户在目录中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活动目录能对账号/密码、软件、环境进行集中管理,增强了安全性,并且缩短了宕机时间。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集中管理
活动目录集中管理网络资源,类似于一本书的目录,涵盖了域中组织架构和信息,便于管理各种资源。
(2)便捷访问
用户登录网络后可以访问拥有权限的所有资源,且不需要知道资源位置便可快速、方便地查询。
(3)易扩展
活动目录具有易扩展性,可以随着组织的发展而扩展成为大型网络环境。
域控制器类似于指挥调度中心,所有的验证、互访、策略下发等服务都由域控制器统一管理。安装了活动目录的计算机即为域控制器。
域树是指在多个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而组成的一个连续的名字空间。域管理员不能跨域管理其他域的成员,而且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建立信任关系。此信任关系不是简单的双向关系,还可以传递。例如:A和B之间是信任关系,B和C之间是信任关系,则A和C之间因为信任关系的传递而相互信任。它们之间可以自动建立信任关系而进行数据共享等,如图1-1所示。
图1-1 域树
名字空间是类似于Windows文件名的树状层次结构,例如,在一个域树中父域名称为A,其子域即为AA.A,以此类推,之后的子域为XXX.AA.A。
域林(或称域目录林、林)是由没有形成连续名字空间的域树组成的。虽然域林中各个域树之间的名字空间不是连续的,但是它们仍共享同一个表结构、配置和全局编录。域林之间也有信任关系,域林中的域树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可以交叉访问其他域中资源,如图1-2所示。
图1-2 域林
域林的根域是第一个创建的域,同时第一个林也因此诞生。
信任关系是指两个域之间的通信链路,一个域控制器因为信任关系的建立可以验证其他域的用户,使得域用户之间可以互相访问,如图1-3所示。
图1-3 信任关系
(1)信任的方向
信息关系有两个域:信任域和受信任域。当两个域建立信任关系后,受信任域的用户可以访问信任域的资源,但是信任域无法访问受信任域的资源。这个信任关系虽然是单向的,但是可以通过建立两次信任关系使得双方能够互访。
(2)信任的传递
信任关系分为可传递和不可传递。
❑当A和B之间、B和C之间都是信任可传递的关系,那么A和C之间是信任关系,可以互访资源。
❑当A和B之间、B和C之间都是信任不可传递的关系,那么A和C之间不是信任关系,无法互访资源。
(3)信任的类型
信任关系有默认信任和其他信任。默认信任包括父子信任、域间信任。其他信任包括快捷信任、外部信任、森林信任、领域信任。
1)默认信任是系统自动建立的信任关系,不需要手动配置建立信任关系。
❑父子信任:在现有的域树中增加子域时,子域会和父域建立信任关系,并继承父域的信任关系。
❑域间信任:在现有的域林中建立第二个域树时,将自动创建与第一个域树的信任关系。
2)其他信任是指非自动建立的信任关系,需要手动创建。
❑快捷信任:在域树或域林中通过默认信任建立的信任关系。因为信任路径有时会很长,访问资源时容易造成网络流量增加或访问速度变慢,访问效率低下。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建立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之间的快捷信任关系,提高访问效率。
❑外部信任:构建在两个不同的森林或者两个不同的域(Windows域和非Windows域)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是双向或单向的、不可传递的信任关系。
❑森林信任:如果在Windows Server 2003功能级别,则可以在两个森林之间创建一种森林信任关系。这是单向或双向的、可传递的信任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森林信任只能在两个林的根域之间建立。
❑领域信任:使用领域信任可在非Kerberos域与Windows Server 2003域或Windows Server 2008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