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书是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公开课、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课程的讲课资料整理完成的。2012年7月我加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恰逢教务部开设了一门财务报表分析的公开课,我有幸和卢文彬老师一起讲授该门课程,为避免两人授课的内容有所重复,卢老师提前与我沟通了具体的课程细节,其中我将授课的重点聚焦于从债权人的视角来解读财报,并结合评级机构的视角,突出偿债能力和意愿,这也与我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内容相契合。

此外,自2009年开始,我接受上海财经大学黄水仁老师的邀请,开始为MBA学员讲授“会计学”课程,近年来也多次为不同班级的非财务人员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课程。为帮助没有财会专业知识背景的MBA学员掌握会计基础知识,我在授课过程中开始尝试结合更多案例的方式,努力将财务专业知识讲得浅显易懂。

2021年,我在澎湃新闻开设“会计江湖”专栏,从大禹开始,将萧何、苏东坡、曾国藩、曹德旺、洛克菲勒等古今中外的人物涉及的“会计”故事用文字表达出来,试图让更多人了解、关注和喜欢会计专业知识。

本书立足于帮助具有不同背景的市场参与者来读懂财务报表这一出发点,介绍了财务报表的生成逻辑,进而从通用目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财务人员等不同视角解读和使用财务报表,最终强调应努力遵循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兴趣为引领,以实践为导向,将财务报表作为“作战地图”来解读,以更好地分析数字背后的商业活动。

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财务报表作为会计的“产成品”,是经过专业人士遵循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标准加工而来的,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产物。虽然数字是冰冷的,但数字背后的故事却值得挖掘,财务报表提供的是“基本原料”,将“原料”加工成决策所需的“信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沉淀。

在此,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因为她的推动,让我有机会将零碎的知识和故事整理成书,也是她的鼓励和帮助,才能够让这本书顺利成形。

此外,要特别感谢澎湃新闻的编辑老师,正是他的坚持和推动,让我不断地将读到的、关注到的故事记录下来,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料。

在写作过程中,受限于本人的知识、能力、视野、水平,谬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在此希望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批评指正。 FUAbIyGmIz2upPXi1NoiuXJs/ACyHqKosqLkCwBNhKZFCaWRi+l5fl0lM45Vx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