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未至,檐角铜铃突然齐声震颤。
青裳惊醒,她起身发现枕边整整齐齐叠着簇新衣袍,是她所喜爱的青色,领口绣着暗金色莲纹。
禅房外传来脚步声,不多久,她的门被叩响:“小施主,醒了吗?我可否进来?”
青裳将衣服披上,起身开门,空释端着青瓷药碗立在门外,晨雾沾湿了他的眉睫。
“昨夜,睡的好吗?”他走进屋内,将药盏放在桌子上:“你先将这药喝了,师父命我带你去七星潭。”
忽的,他顿住,目光停在青裳的身上:“你的外衣…”
青裳低头,衣袍散乱着没有系好。
空释错开目光。
铜磬余音里,青裳慌乱系紧的衣物。
七星潭的水汽比昨日更浓。
青裳踏入药泉时,水面漂浮的菩提叶突然聚拢成旋涡状。
她腕间伤疤泛起诡异的青紫色,她惊得后退半步,却撞上空释及时伸来的手臂。
年轻僧人指尖的温度透过单薄僧衣传来:“莫怕。"
空释的声音带着安抚,掌心亮起金色梵文:“这是涤尘咒,有一些痛,你且忍一忍。”
药泉水汽蒸得青裳鬓角潮湿,空释的僧袍下摆浸在潭边青苔里。
当梵文金光漫过少女腕间狰狞旧疤时,菩提叶无风自动,惊起潭底游鱼摆尾,搅碎一池倒影。
晨雾在檐角凝成露珠,铜铃犹自震颤不休。青裳从泉中走出,觉得身上的伤痛好了不好。
"该动身了。"
他引她穿过三重垂花门,青石板上露水未晞,沾湿了少女新换的软缎绣鞋。
七星潭隐在千年银杏之后,满树扇叶簌簌作响,抖落细碎天光。
青裳跟着空释绕过十八罗汉金身像,忽听得殿外古柏树上寒鸦乍起。
大雄宝殿的沉香正燃到第三转。
她跪在织金蒲团上抬头,恰见慧觉方丈锡杖九环映着残照,将鎏金佛像的悲悯目光折进茶汤涟漪之中。
"弟子青裳,愿承三宝恩光。"她奉茶的手很稳,一片银杏叶从她袖口飘落,正坠在方丈芒鞋前的莲花砖上。
“今弟子跪叩法师,望法师收我为徒。”
百鸟惊飞声自远山传来时,空释指间的菩提子滚烫如炭。
慧觉接过茶盏,指尖挑起几滴水珠洒在青裳额间。
"苦海无涯。"慧觉开口,锡杖轻点青石板:“即选择入道,便舍去尘世烦恼。”
他托着青裳的手臂,将她扶起:“你且随我来。”
披香殿里三目鎏金神将不怒自威,居高临下的看着她。
青裳跪在慧觉脚下,有风吹过殿外古柏沙沙作响。
空释捧来盛着晨露的银盆,慧觉拿着一根桃枝,将盆中清水撒在青裳身上:“为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徒,正身,立心,为天地立命,你可否能做到?”
“弟子谨遵师傅教诲。”
一缕青丝落入盆中,青裳看着盆中自己的倒影逐渐模糊,额间却浮现与空释眉间相同的半点金莲。
空释想起了昨晚师傅的话。
静室内,檀香氤氲,空释端坐在慧觉的身旁。
过了许久,那檀香终于燃尽,空释瞥到猩红的火点逐渐湮灭,慧觉开口:“空释,你可知你带回的是什么?”
“蛇妖。”
檀香燃尽时,慧觉看向身侧弟子:"既知是蛇妖,为何带回?"
空释续上一柱香,眼中是摇曳的灯火:“佛渡众生,蛇亦在轮回中。"
"妖族的规矩,施恩即认主。"
青烟缭绕间,年轻僧人垂目:"弟子只求无愧菩提心。"
慧觉锡杖轻叩莲花砖:"既救她,便承她因果。此女命格与佛门相克,当归道门。"
檐角铜铃忽作金戈之声:“你既与她结因果,自当入道门了断——这焚心之苦,捱得住么?"
静室外的月光突然暗了一瞬,空释点燃的檀香在香炉中凝成蛇形青烟。
慧觉拨动佛珠的手忽然顿住:“你可知伽蓝寺后山为何种满紫竹?"
慧觉的袈裟无风自动:“三百年前有位弟子,也曾在雷雨夜带回一条青蛇。”
空释手中的香灰簌簌而落。他想起伽蓝殿那幅被撕去半边的壁画,画中菩萨脚下本该伏着瑞兽的位置,只剩半截褪色的蛇尾。
"后来呢?"
"后来他眉间金莲开到第八瓣时..."慧觉睁眼:“那青蛇已经为蛟,马上就要化龙,可是她一定要与天道抗横,最终被天道所制衡,金莲镇压左右。”
“这便是因果。”
空释想起《金刚经》中所写:“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金莲谢尽菩提生,白骨妆成菩萨相......"
空释回神,走上前去斩青蛇青丝一缕,眉间血滴落,青铜鼎的火立刻将它燃烧成灰烬。
“断烦恼丝,系生死约,燃!”
华青寺的古钟响了九响,锡杖落地的刹那,青石板骤然浮现无数游动的金色经文。
青裳膝下的蒲团突然腾起青烟,化作三十六瓣金莲将她托至半空:“自此愿汝眼观三千界,耳闻众生苦,足踏红莲火,身承自身愿。"
晨光恰在此时穿透雕花窗棂,将青裳半褪的黑发照成流转的金棕色,她三扣九跪:“徒儿跪谢师父,谨遵师父教诲。”
慧觉诵起《启师诰》,空释踏北斗七元步,每步诵一咒: “一踏贪狼破邪障,二踏巨门镇八方...七踏瑶光通天梁”
青石板经文随步升空,结成金色穹顶笼罩整座华青寺。
金书隐迹 ,玄门永驻。
法师以锡杖击地三记:“今日传度毕,明朝入世行”
金莲瓣瓣凋零化作青裳袖口云纹,古钟自鸣十二声。
科仪结束,青蛇起身走回禅房,竹林幽深静谧,泥土散发着清香。
她手中攥着一枚白玉佩,她的眼前浮现出空释的脸。
那人笑着,将汉白玉佩塞入她的手中:“青裳,这是师兄送给你的礼物,你且收好,记得随身佩戴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