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道正,就不怕路远

对于李录这个名字,早在几年前我读关于芒格的书《穷查理宝典》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序言《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他写的。这篇序言重点介绍了芒格的投资思想、投资智慧,特别是对芒格的道德修养十分推崇,评价芒格先生的这种道德修养,与中国自古以来士大夫所倡导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思想十分契合。我曾经反复阅读这本书,认为是价值投资者的必读书,特别是序言中提出的“商才士魂”思想一直对我的投资起着相当大的“励志”作用。但是李录究竟是何许人也,我一直未知。

直到看到李录将他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文稿《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展望》 在博客上分享出来,我才知道李录先生,原来是美国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是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的主要管理者。

如果说李录先生的那篇序言给了我相当大的“励志”作用,那么这篇演讲文稿,则是让我脑洞大开,进而对长期价值投资的根本逻辑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理解,甚至可以说,有些是从未有过的震撼!

这篇演讲文稿,从哪些方面给我以深刻的启示,甚至是从未有过的震撼呢?

站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制高点,探寻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根本逻辑

人类从哪里来,现正处在何处,将来要向哪里去。对于这个“大问题”,我们人类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好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今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为我们揭开人类进化与发展的种种迷雾提供了可能。

李录在这篇文稿中说,如果把时间跨度拉大,比如回归到人类的采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农业文明时代,这个时候人类整体的GDP增长是多少呢?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全才教授莫瑞斯带领团队在过去十几年里,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人类过去上万年历史里攫取和使用的能量进行了基本的计量。从他们的研究结果看,在过去16 000多年里,人类社会的基本GDP,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不能说没有发展,但是非常缓慢,而且经常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有时候会到达顶端,但是总有一个“玻璃顶”突破不了,它冲顶之后就会滑落,但是到了近代,在过去的300年间,突然间人类文明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出现了一个巨幅增长。

李录将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更早的狩猎时代,始于15万年以前真正意义的人类出现以后,我叫它1.0文明。人类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和其他动物差别不大,其巨大的变化发生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农业和畜牧业最早在两河流域出现,同样的变化在五六千年前中国的黄河出现,带来人类文明第二次伟大的跃升。这时,我们GDP的能力已经相当强,相对于狩猎时代,我叫它2.0文明,也就是农业和畜牧业文明。这个文明状态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1750年左右,增长曲线基本来说是平的。在此以后,突然出现了GDP以稳定的速度每年都在增长的情况,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认为GDP不增长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现象,可能也已经根深蒂固到每个人的心里。要理解这个现象,也就是现代化,我就姑且称之为3.0文明。

这样的划分,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3.0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整个经济出现了持续性的、累进性的、长期复利性的增长和发展,这是3.0文明的最大特点。出现了现代金融产品的可投资价值,这时才有可能讨论资产配置、股票和现金。当这个前提没有的时候,这些讨论都没有意义。因此,要想了解投资、了解财富增长,一定要明白财富创造的根源在哪里。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人类文明在过去两百年里GDP持续累进性的增长。那么3.0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3.0文明。

在这个人类3.0文明的大背景下,李录分析了美国1801—2011年200多年大类资产的增值情况,实则是《股市长线法宝》的作者西格尔教授的分析:

➡ 股票:1元的股票,即使除掉通胀因素,在过去两百年里仍然升值了100万倍,今天它的价值是103万元。它的零头都大于其他大类资产。这样惊人的结果实际上具体到每一年的增长,除去通胀的影响,年化收益率只有6.7%。这就是复利的力量。爱因斯坦把复利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有道理的。

➡ 现金:1元的现金丢掉了95%的价值。

为什么被大家认为最保险的现金,反而在200年里丢失了95%的价值,而被大家认为风险最大的资产股票则升值了100万倍(指扣除通胀之后的增值)?为什么现金和股票的收益表现在200年里出现了这么巨大的差距?造成这个现象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通胀。通胀在美国过去200年里,平均年化是1.4%左右。如果通胀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你的购买力每年在以1.4%的速度降低。经过200年之后,1元钱就变成5分钱,丢失了95%,现金的价值几乎消失了。从纯粹的数学角度,这很好理解。

另外一个原因是GDP增长。GDP在过去200年里大约增长了33 000多倍,扣除通胀后年化大约是3%。股票实际上是代表市场里规模以上的企业(公司),GDP的增长很大意义上是由这些公司财务报表上销售额的增长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公司里有一些成本,但属于相对固定的成本,不像销售额增长这么大。于是净利润的增长就会超过销售额的增长。当销售额以4%、5%的名义速度增长时,净利润会以差不多6%、7%的速度增长,公司本身创造现金的价值也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

过去200年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那么每股现金的收益率就是15的倒数(1/15),差不多是6.7%,体现了利润率对于市值估值的反映。因此股票价格也以6%~7%的速度增长,最后的结果是差不多200年里增长了100万倍。

李录的这篇演讲文稿,主要讲的是美国经济和股市出现的这种持续增长、上涨的现象,那么同样在这个3.0文明的大背景下,其他国家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我查阅了一下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瑞士、马来西亚、新加坡、巴西等国的股市长期股指走势情况,同样也不难直观地得出结论:在这个3.0文明的大背景下,这种股市长期持续螺旋向上的现象是共有的,并非仅仅是美国独有的现象。

在人类3.0文明背景下审视中国的股票市场,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有了更为清晰的逻辑

前文以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为例,我简略分析了中国股市的长期投资逻辑,然而对照李录的这篇讲稿,显然我的这种分析还是十分表面、粗浅的。就像摄影艺术一样,如果将一张图片的取材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自然审视的视野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将中国股市同样放在人类3.0文明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就更容易看得清晰了。

李录指出:

我们需要去研究一下3.0文明的本质、铁律是什么。3.0文明之所以会持续、长期、不断地产生累进式的经济增长,根本的原因在于自由交换产生附加价值。而加了科技文明后,这种附加价值的产生出现了加速,成为一个加速器。参与交换的人、个体越多,国家越多,它产生的附加价值就越大。这最早是亚当·斯密的洞见,李嘉图把这种洞见延伸到国家与国家、市场与市场之间的交换,就奠定了现代自由贸易的基础。这种理论产生的一个很自然的结论就是不同的市场之间,如果有独立的市场、有竞争,你会发现那些参与人越多、越大的市场就越有规模优势。因为有规模优势,它就会慢慢地在竞争过程中取代那些单独的交易市场。也就是说,最大的市场会成为唯一的市场。

当然,李录对于人类文明进化史的划分是否科学,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每位投资者都可以在学术范围内进行不同的探讨与解读。但是有一点是不可置疑的,这就是中国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功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像19世纪英国的崛起、20世纪美国的崛起一样,随着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一批具有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特色的企业,一批带有中国特色、中国文化、中国味道的优秀企业也必将强势崛起。如果做一下数据回溯,中国股市过去30余年已经有一批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带来了几十倍、几百倍的收益。我相信过去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而且会更好。

价值投资者是乐观主义者。巴菲特在谈到自己的投资之时,曾不止一次地说,他是中了卵巢彩票,庆幸生在美国。是的,作为投资者,我们也同样应该庆幸生在伟大的中国。这也是我们坚持投资中国、做多中国的最根本的逻辑。

坚持走投资的大道、正道,而大道、正道就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在今天的A股,谈论价值投资有时是个很不得人心的事情,有点“灰溜溜”,甚至还常常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上遭人讥笑。在不少局外人看来,我们做股票投资这一行更像做了个不太正当、见不得人的行当。

李录介绍说,在美国成熟的市场做价值投资的人也不过5%,那么,在中国股票市场又会占多大的比例呢?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这个比例一定不会太高,所以遭人讥笑,或者不被多数人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

李录说:

在过去这几十年里,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投资领域各种各样的做法都有。就我能够观察到的,就我能够用数据统计来说话的,真正能够在长期可靠、安全地给投资者带来优秀回报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的只有一个,就是价值投资。如果必须用长期的业绩来说明,我发现真正能够有长期业绩的人少之又少。而所有真正获得长期业绩的人几乎都是这样的投资者。

此外,我认为价值投资不仅在中国可以被应用,甚至在目前不成熟的阶段价值投资者在中国还具备更多的优势。这个原因主要是,今天中国资本市场70%的参与者仍然是散户,仍然以短期交易为主,包括机构,也仍然以短期交易为主要目的。价格常常会大规模背离内在价值,也会产生非常独特的投资机会。如果你能不被短期交易所左右、所迷惑,真正坚持长期的价值投资,那么你的竞争者会更少,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我对李录的这个判断十分赞同。在中国这样波动大、投机炒作成分大的股票市场,市场的非理性时间有时很长,市场犯错的机会也就更多,因而,取得超预期的长期业绩反倒不是那么难以企及的事情。

价值投资的理念是十分简单的。李录说,关于价值投资,记住4个概念就行:买部分股权、利用市场、安全边际、能力圈。前三者是格雷厄姆提出的,后一个是巴菲特提出的。

李录说:

价值投资的理念,不仅讲起来很简单、很清晰,而且是一条大道、正道。正道就是可持续的东西。什么东西可持续?可持续的东西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你得到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你应得的东西,这就可持续了。如果把你自己赚钱的方法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众时,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骗子,那这个方法肯定不可持续。如果把赚钱的方法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告诉所有人,大家都觉得你这个赚钱的方法真对、真好,我佩服,这就是可持续的,这就叫大道、正道。

是的,今天我们有国外成熟市场200多年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那些坚持走正道、大道的投资大师,以及很多知名的投资者,他们把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理念、投资经验也都毫无保留地写在了书上,他们的投资思想完全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商业世界、认识股市、认识人性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只要认真学习与实践,假以时日,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成功投资体系,进而踏上成功之途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条大道、正道上,一点也不拥挤!

诚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像不可能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发生,人生在世哪有不经过一番努力就能走向成功的事情呢?道正,就不怕远,这才是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必须端正的思想态度。 GwDMDJiy73/SETQY+bOENSqav7ToSse9WX77upLtAU6tdotBtS3Y4sp0VIT/sB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