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投资中的三个思维

投资中有三个思维,是需要厘清的,否则,在思维上打不通,或者思维混乱,就难以做好投资。比如,2021年以后,随着“茅指数”“宁组合”这两个泡沫的破灭,A股连续三四年处于“地狱模式”,尽管后来有各种救市举措,但是在2024年“9·24”行情逆转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令人窒息的低迷状态,据当时的报道说,在那段时间里有不少投资者因此抑郁。他们之所以抑郁,就是这三个思维没有打通,所以,在那种低迷、压抑的状态下就难免患得患失,甚至患上抑郁症。

投资中有哪三个思维需要厘清呢?

现金思维

表面看来,存放在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安全的资产,其实从长期的数据来看,它是收益率最差的资产,特别是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购买力损失,现金资产是最不值得长期拥有的资产。

我经常问朋友这样一个问题:那些世界上顶尖的富人,他们的现金资产放在银行吗?非也,他们大多拥有股权资产,因为中外股市的历史数据已经证明,优质的股权资产才是家庭最值得长期配置的资产。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我们普通家庭来讲,不断地将现金资产转变为优质的股权资产是一次革命,一次深刻的革命。

当然,如果你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将自己的现金存在银行还是相对安全的,同时,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讲,为了保持家庭的日常所需,将一部分现金存在银行也是必要的,因为未来的生活难免会出现一些“黑天鹅”事件,家里保持必要的银行现金资产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具有一种安全边际。除此之外,我觉得个人投资者应该尽可能地将现金资产转换为优质的股权资产。

关于以上这些大道理,大多数投资者应该是懂得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之中,有些人的现金思维十分强烈,或者说,现金思维这个“小魔鬼”还是会时不时地“冒”出来。

比如,许多投资者没有把持有股权当作目的,而是以此为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获取现金,他们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落袋为安”(不是“股权为安”),所以,当持有的标的上涨至一定程度之时,就开始惴惴不安起来,稍有点风吹草动,就立马卖掉,似乎现金不在自己手里就会跑掉似的。表面看来,他们买入的目的是拥有股权,实际上骨子里还是现金思维在作怪。有这种根深蒂固的现金思维在,就难以对优秀的企业标的以年为时间单位耐心持有,甚至有的投资者还开始耍起小聪明,追涨杀跌起来,结果到头来,多是让自己收获一个“唉”!

股价思维

这种思维好被理解,就是天天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股价上涨了心里就感觉着嗨,股价下跌了心里就感觉着烦,一切均是以股价一时的涨跌论英雄。应该说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这种投资者。据我的观察,就是公开标榜自己在做长期价值投资的一些投资者,有很大比例也是这种情况,严格来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至少不是纯粹的长期价值投资者。

有强烈的股价思维的人,在我看来着实有点可怜,因为市场天天是波动的,市场先生的情绪也是变化无常的,如果天天让自己的情绪跟着股价走,碰到连续几年令人窒息的低迷行情,就难免变抑郁。

股权思维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入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然后是句号。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在哪里呢?投资的本质、本源在哪里呢?回答就在这句话上。参透了这句话,可以说投资就真正入门了。而一旦入门了,头脑里就会形成极致的股权思维,甚至喜欢当个好股收藏家(攒股)。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浅显,比如,我们与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幼儿园,一年下来红红火火很赚钱,而你原来只占这个幼儿园的1%的股份,此时此刻,你最大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自然是想扩大自己的股份占比。这应该是生意上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一到股市之中,很多人就迷糊了,甚至反常识起来。

比如,很多人买入某只股票后,最企盼的是什么呢?就是股价上涨再上涨,而且最好是无休止地涨下去。自然,碰到这种上涨也不能算是坏事,但如果自己有后续资金怎么办?如果分红了怎么办呢?实际上,如果股价高高在上,反倒不好办了,因为我们的后续资金和分红资金无处安放了。相反,如果股价下跌也未必是坏事,因为我们后续资金和分红资金可以持续买入,即增加自己的股份占比。

这里再说一说我最心仪的茅台,按持有市值计算,它目前占我家庭金融资产的87%左右,占有如此高的比例,我目前是该盼着它股价上涨,还是盼着下跌呢?其实,我心里还真盼着它股价下跌,哪怕股价下跌至1 000元以下,我反而认为是巴不得的好事情,因为这样可以利用分红资金再多收集点股份了;相反,如果股价涨得太高了,以后的分红资金就暂时没法投入买更多股份了。

投资时间越长,我越来越认为普通投资者投资的最高境界是“攒股”,是当好股票的收藏家。这一点,可谓是我多年悟道取得的真经,同时也是多数机构投资者永远做不到的。我认为,这个认知被打通了,极致的股权思维就不难建立起来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你买入或持有的股票要永远盼着其股价下跌吗?

当然不是,因为价值投资者知道,市场上有些事情是必然发生的,只是我们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换句话说,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必然会被反映到股价上来的,我们知道它必然会反映,只是不知道何时会反映,有这点认识,难道我们还会担心股价永远跌下去,以至于不会上涨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从长期讲,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必然会与其业绩成长正相关,这一点,已经是股市中的铁律。这也是我们树立牢固的极致的股权思维的根本逻辑所在。

现金思维、股价思维、股权思维,这三个思维,我们做投资时应当经常扪心自问:自己在思想上果真打通了吗?如果真打通了,那果真践行了吗? YFvXPG6jhnDcl6+f0uySOJ6nMkWIuZruL+L82Okslohg4fBMnALHxzG7JcZMfQ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