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它讲述了俄国与法国两个多世纪的漫长关系:二者时而相互吸引,时而联合一致,时而彼此敌对,时而又重归于好!

不过在一开始一切都进展顺利。11世纪,一位来自远方的美丽公主——基辅的安娜——嫁给了法兰西国王亨利一世。公主的父亲雅罗斯拉夫一世(Iaroslav le Grand)是位声名远播的君主。在其治下,以拥有四百座教堂(饰有华美的壁画)而闻名于世的国都基辅成了能与君士坦丁堡媲美的城市。地方富庶,加之君主本人极具权威、宽宏大量(他欢迎所有逃离祖国的被驱逐的王公),这一切都令雅罗斯拉夫得以跻身当时最显赫的君主之列。这就是为什么在全欧范围内,各位君主都对这个名门望族青睐有加。将其中一个女儿嫁给法兰西国王后,雅罗斯拉夫又将另外两个女儿伊丽莎白(Élisabeth)和阿纳斯塔谢(Anastasie)分别许配给挪威国王和匈牙利国王。当时的基辅是欧洲大陆的灯塔之一,位处最耀眼的城市之列。安娜公主来到贡比涅后的一席话就是见证,法国宫廷的粗野习性让她悒悒不乐,她不禁怀念起基辅的壮丽辉煌。

然而,基辅的辉煌不过是昙花一现。雅罗斯拉夫刚一断气,瓜分土地的传统就使得先王的遗产损失殆尽。两百年中,近两百位王公争抢雅罗斯拉夫一度聚拢起来的土地;基辅不再统一,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当然,这样的灾难并非俄国一家所独有。在那个时代,西欧自身也备受封建无政府之害。不过,另一场灾难,持续两个半世纪的蒙古侵略,使得基辅和俄国东北部的分裂雪上加霜。俄国从一度身处其中的欧洲脱离出来。然而,就当俄国在数个世纪中踽踽独行时,欧洲却在觉醒。在法国,一些可圈可点的君主,如查理七世、路易十一,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除了法国的君主之外,西班牙的天主教双王、英格兰都铎王朝的君主和奥地利的君主都使得欧洲文明熠熠生辉。

在这一欧洲复兴的进程中,俄国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只是到了15世纪中叶,才有一位君主挺身而出整饬旧日河山,并着手有朝一日驱除外敌。伊凡三世是这一缓慢重建的工程师,他最先做的就是降伏所有反叛的王公。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Sophie Paléologue),并因此宣称是拜占庭皇帝的继承人。这场婚姻不仅巩固了伊凡三世的权威,也使俄国受益良多。此后,来自各地的外人,尤其是希腊人和意大利人络绎不绝。他们是建筑师、工程师、军人、炮兵,给俄国人带来了其所欠缺的知识,并为俄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向他们一无所知的外部世界的大门。

伊凡三世(人们经常将其功业与路易十一的相比较)及其继承人瓦西里(Vassili)成功地使俄国恢复独立,建立了一个实力迅速增强的国家,并重获了在鞑靼人统治的几个世纪中失去的身份。这一壮举本应确保俄国得到欧洲的承认,并重返欧洲。

然而,这一承认迟到了。欧洲人不太在意这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俄国早已是个“不明之地”(terra incognita),而且俄国人也不敢前往欧洲。俄国君主不允许臣民出境,也不鼓励外国商人来俄国。欧洲方面的漠然处之,加之俄国方面的怀疑谨慎,便是俄国与欧洲错过的原因。不过,自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于1505年登基伊始,他就谋求结束俄国的孤立状态。他向除了法国和英格兰之外(原因不得而知)的所有欧洲国家派遣大使。最终,打开国门的事业落在了瓦西里的继承人伊凡四世身上。这位君主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伊凡雷帝”,他“朝着欧洲开了一扇窗”。他尤其注重波罗的海,因为这是俄国当时唯一的出海口。在伊凡四世的布局中,商人和冒险家云集的岛国英格兰位列各个国家之首,当时这些商人和冒险家已经涉险踏足俄国的边境。伊凡四世向伊丽莎白女王提议,给予英格兰商人与俄国贸易的独家权利,用以换取英格兰支持俄国与它的两大邻国死敌波兰和瑞典的斗争。这一提议没有得到回应。正是在法国那边,伊凡四世成功地发起了更有希望的对话。亨利三世给沙皇派去了法国批发商,作为对俄国提议的回应。他们随身携带着法王的一封引荐信,信中明确表露了法王想要在两国之间建立有效关系的意愿。此事的最终结果虽不像预兆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也绝非无关紧要。法国批发商被俄国以及接待他们的话语吸引了,他们决定在莫斯科驻留下来。这是法兰西元素在俄国存在的开端吗?

不幸的是,抛开王室联姻不谈,法俄之间的最初接触很遗憾地没有后续。这是因为俄国内部的纷争再次将整个国家拖到深渊的边缘。在“伊凡雷帝”统治后期,国家前期的进步与架构已被摧毁。伊凡四世甫一驾崩,各种纷争便开始了。这一阶段的各种糟糕事中还得加入一个日后影响深远的大问题——俄国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农奴制。

不过这一混乱时期随着俄国国家的觉醒结束了,国内恢复了和平,一个新的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建立。

随着罗曼诺夫王朝于1613年登上历史舞台,俄国再度重生,其向西方开放的意愿也即刻显露了出来(尽管在一开始开放得很谨慎)。西方国家也同样转向了俄国。首先开始行动的是英格兰,它向沙皇请求让它控制通往波斯和印度的道路。沙皇米哈伊尔(Michel)咨询了莫斯科的商人,而他们对此表示反对。他们声称如果英格兰人攫取了这样的特权且不必承担关税,那么他们就竞争不过英格兰人了。由于英格兰人不打算支付任何关税,此次协商破裂了。

俄国再一次在法国那边找到了建立关系的渠道,且发展势头良好。1615年的时候,沙皇向法王路易十三派遣了一名信使来宣告自己登基,并请求法王协助对付瑞典和波兰。1629年,法国使者迪盖-科尔默南(Duguay-Cormenin)来到莫斯科,就通往波斯的道路一事进行协商(此前英格兰商人已被拒绝),并提及建立政治联盟的事。使者说:“沙皇陛下,您是东方各国和东正教信仰的领袖。法兰西国王路易则是南方诸国的领袖。如果沙皇陛下和法国国王建立友谊并结成联盟,这会大大削弱两国的敌人。因为既然皇帝 和波兰国王同穿一条裤子,那么沙皇就需要和法国同心同德。”

俄国和法国之间的政治联盟缺乏进一步明确的意向,二者从未设想过第一个俄法联盟。它们倒是讨论过商贸关系,只是最终也没有后话。不过,在路易十三之前,亨利四世曾希望与俄国建立关系。然而,谨慎的苏利公爵打消了亨利四世的念头。

1645年,沙皇阿列克谢继承了父亲米哈伊尔的皇位。如同父亲一样,沙皇阿列克谢也是冲龄即位,同样缺乏经验,但也同样对向欧洲打开国门心心念念。阿列克谢得到了哥萨克人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Bogdan Khmelnitski)把“小俄罗斯”(乌克兰)纳入俄国的统辖之下的许诺,从而将沙皇的领土拓展至欧洲。他树立了俄国对基辅这一东正教摇篮的权威。根据1667年俄国与波兰签署的《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波兰是受害者),基辅将在两年内归俄国管辖,而且莫斯科不允许他人质疑自己的这一征服成果。当波兰因乌克兰归属俄国而与俄国开战时,沙皇米哈伊尔已经向法国国王派遣了使者,期待法王知晓此事后可以提供支援。1668年,另一位使者代替了先前的使者负责与路易十四就维持两国之间稳固的关系,以及向法国船只开放阿尔汉格尔斯克(Arkhangelsk)港口进行洽谈。这位使者名叫皮埃尔·波将金(Pierre Potemkin),他竭力向科尔贝(托尔西侯爵)证明回应俄国的需求符合法国的利益,但最终无功而返。俄国的热脸贴了法国的冷屁股,法国的商人也对俄国的提议意兴阑珊,那么沙皇转向德意志人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莫斯科市郊的德意志人聚居区日益兴盛就证明了德意志影响的与日俱增。

要想理解法俄在推进双方关系方面的犹豫不决,我们得考虑两个国家对对方的看法。

对于俄国来说,法国乃是欧洲实力和光芒的象征,这种观念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达到了顶峰。俄国的君主们一旦执掌权力,就转向法国,想要谋求法国的认可,并尝试与其建立关系。亨利一世与基辅的安娜的联姻被俄国视为它想要建立的关系的模范和榜样。然而,尽管俄国的君主们已经竭尽所能(重建内部秩序,复建国家,再次获得独立),但他们所受的欢迎仍极为有限。对于法国人而言,俄国是迥异于欧洲及其文明的国度。根据一小群涉险踏足这些遥远之地的人的言论,俄国即便不是蛮荒之地,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具有异域风情的国家。

二者对对方的看法迥然不同且难以调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法国和俄国各自与某些欧洲国家的关系。自三十年战争以来,法国密切关注着哈布斯堡王朝日益增强的实力。为了对抗哈布斯堡王朝,法国和三个国家,波兰、瑞典与奥斯曼帝国,构建了联盟体系。对法国来说,这些国家是它抵抗哈布斯堡王朝的东方屏障,它们能牵制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注意力,从而可以使法国在欧洲放开手脚。

然而,这三个国家是俄国的邻国,且长期以来是它的敌人。一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三个国家也将成为法俄对抗的前哨阵地。

阿尔贝·旺达尔在其有关路易十五外交政策的著作中呈现了法王所面对的困境,关键就在于与俄国的关系。他写道:“俄国似乎被一种天生的好感吸引。”旺达尔在这里化用了圣西门讲述彼得大帝造访凡尔赛宫时的话:“彼得大帝被一股与我们联合的极致激情推动着。”从此以后,法国要么选择“与俄国明确地联合起来”,用它取代体系中的瑞典、土耳其和波兰;要么坚定地站在传统盟友这边,“将俄国赶至不毛之地,并关闭其通往文明世界的大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国一直举棋不定,这反映了法国国王面对一个如此遥远且始终被视为欧洲异类的国家时的困惑。不过,这种困惑无法抵御时间。差不多在彼得大帝造访法国的一个多世纪后,维克多·雨果对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发出了这样的喟叹:“法国、英国和俄国是当今欧洲的三巨头。从它们近来在欧洲引起的震荡来看,每个巨人都有各自的姿态。英国维持着,法国在复兴,俄国在崛起。最后一个帝国在旧大陆中还很年轻,且一个世纪以来疯狂扩张。俄国的未来对我们的前途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一天,这个野蛮帝国反过来淬炼我们的文明也未可知。”

从一个应被“赶至不毛之地”的野蛮国家到一个能给欧洲带来活力的年轻帝国,这是一段怎样的旅程啊。这条道路是彼得大帝开拓的,是他那想要同法国联合的热切之情(尽管总是受到冷落)促使俄国得到了欧洲身份并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pt6WKp78LQhMT20tPgZe9kg2feAs3XocdkG8ekn39rFZwI5ltwKRjMiPdzQ2NG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