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可塑的,它会因经验而改变,这一观点可能会让一些读者印象深刻,甚至感到震惊,但对研究大脑的人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研究结果。任何学习的经验都必然会改变大脑的结构。一旦有事情被保留在记忆中,就一定会引起一些潜在而持久的神经变化,否则根本不会被记住。
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就经验对大脑的潜在影响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发育阶段能与0~3岁相比。因为大脑在10岁左右接近成人大脑的重量,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大脑的发育在青少年期开始之前或多或少就已经完成了。然而,我们现在知道,大脑解剖结构和活动的内部变化并不总是反映在器官的外表上。事实上,仅仅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科学家才发现大脑系统性和可预测的成熟模式发生在青少年期,更不用说这个阶段的大脑发育模式可能会受到经验的影响。
不过,这一切都在改变。青少年期是大脑成长的时期,对经验的敏感程度远超之前任何人的想象。
大脑在青少年期不仅比之前的几年更具可塑性,且比之后的几年也更具可塑性。随着我们走向成年,大脑可塑性下降的程度和我们进入青少年期时可塑性增加的程度一样显著。事实上,青少年期是大脑可塑性增强的最后一个时期。
心理问题在青少年期比在成年期更容易治疗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这些心理问题会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大脑的可塑性不仅允许它变好,也允许它变坏。接受认知刺激(例如常听父母读书)的婴儿发育会更好,因为接触这种认知刺激发生在大脑易受经验塑造的时候。但是,在生命早期被忽视或虐待的婴儿可能会遭受格外持久的伤害,因为这是大脑更容易由于经验匮乏和其他消极经验而受到伤害的年龄。也就是说,青少年期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发现原则上是个好消息,但只有当我们利用好这一发现,为年轻人提供各种有助于他们积极发展的经验和保护他们免受伤害的经验,它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