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隆起只是越来越多证据中的一个,表明青少年的大脑对环境特别敏感,这是导致青少年期神经可塑性增强的一个因素。我们更容易回忆起青少年期所发生事件的另一个原因,是大脑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导致我们更深入、更详细、更牢固地编码经历。如此多的自传和小说作品都将背景设定在青少年期,或者说这个时期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重生的时期,绝非巧合。虽然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和成长回忆录的作者可能不知道这一时期潜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但他们在引起人们注意到青少年期多么具有可塑性上绝对是有的放矢的。
直到最近,神经科学家还认为发育可塑性主要是生命早期的一个特征。产生这种信念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阶段大脑发育迅速,许多基本能力在这个时期得到提高(如视觉)、涌现(如语言)和巩固(如大肌肉运动技能)。我们的大脑在生命早期经历的“建设”比我们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都要多。
这些早期发育的大脑系统一旦成熟,就很难改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生命早期的极端匮乏所产生的影响很难逆转。孤儿院中的婴儿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环境刺激,且在2岁之前没有离开这些有害环境,他们将无法正常发育。研究者对机构养育的婴儿开展了广泛研究,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随机安置在寄养家庭的罗马尼亚儿童与2岁后仍留在孤儿院的匹配组儿童进行了比较。
他们发现,寄养家庭组的儿童智力损害明显较少,例如,他们的智商要显著高于那些一直生活在社会福利机构里的儿童。被安置在寄养家庭的儿童也更不容易遭受情感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我们现在知道,青少年期也是一个大脑重组和可塑的重要时期。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如何培养、教育和对待年轻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大脑在青少年期对经验特别敏感,那么在从儿童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和谨慎地考虑我们给予他们的体验。
我们还必须重新审视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坚信的观点,即生命早期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在生命早期,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且确实之后会失去一些可塑性。但是新的证据显示,大脑的可塑性在青少年期被重新增强,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直到成年。大脑可塑性在青少年期是否像生命早期那样强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正如我将解释的那样,在这两个时期,大脑的可塑性分别表现在不同的区域。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对大脑可塑性的看法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变化。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一旦我们成年,大脑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可塑性,而且基本没什么办法阻止这种可塑性的流失。但事实证明,这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成年人的大脑并不像年轻时可塑性那么强,但可塑性低并不等同于没有可塑性。(我们是否确切地知道要如何利用这一点是另一回事,而且关于如何“改变成年人的大脑”的未经证实的说法比比皆是。)人们也曾认为,我们出生时脑细胞有特定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会产生新的神经元。这种看法后来也被证明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