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唐代煎茶法:仪式与美学的开端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煎茶”成为当时的主流饮茶方式。陆羽,这位被誉为“茶圣”的传奇人物,在其著作《茶经》中,以细腻且精准的笔触,详尽地记载了煎茶工艺的完整流程,宛如为后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唐代茶世界的大门。

煎茶伊始,需将紧实的茶饼取出,置于文火之上徐徐炙烤。在跳跃的火苗舔舐下,茶饼逐渐受热,内部的水分慢慢蒸腾而出,散发出阵阵馥郁的茶香。这股茶香,如同唐代盛世的气息,醇厚而悠长,弥漫在整个空间,撩拨着茶人的嗅觉神经。炙烤完成后,将茶饼置于茶碾之中,随着碾轮的转动,茶饼被一点点碾磨成细腻的粉末,恰似将岁月的故事研磨成细碎的篇章。此时的茶末,色泽均匀,质地轻盈,仿佛蕴含着大自然的无尽奥秘。

随后,将茶末投入到已经煮沸的水中煎煮。而这煎煮过程中的火候把控,堪称煎茶技艺的精髓所在。陆羽在《茶经》中精准地描述了“三沸”的时机:当水中泛起如鱼目般大小的气泡,且微微发出声响时,此为“一沸”,恰似清晨山林间第一缕曙光悄然破晓,万物开始苏醒;随着水温的继续升高,气泡如涌泉般连珠而出,沿着锅边不断翻腾,这便是“二沸”,仿佛山间溪流奔腾而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当锅中水波汹涌,如同海浪般鼓浪翻腾时,“三沸”已然来临,此时的沸水仿佛积蓄了无尽的力量,即将释放出最浓郁的茶香。

在这充满仪式感的烹茶过程中,搭配上越窑青瓷茶具,更营造出了唐代茶艺特有的庄重美学。越窑青瓷,以其温润如玉的光泽、细腻光滑的质感,宛如冰肌玉骨的仙子,与煎茶的袅袅茶香相得益彰。当滚烫的茶汤注入青瓷茶碗,茶汤的金黄与青瓷的翠绿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美得令人心醉神迷。白居易曾写下“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的诗句,短短十字,却生动地描绘出了唐代文人对这种精致茶事的热爱与眷恋。在那个时代,煎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种社交与情感交流的方式,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唐代文人对美的独特理解与诠释。 N2cNtJsRs9WHugE5tMNtXFdOjM7ACrXcW4sAWFfJLdeDa7w6ynIzTrgiqctNuY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