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儿童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校这个新环境是对儿童准备性的一种测试。准备良好的孩子能够顺利通过这一测试,反之,若先前准备不够充足,当他进到这个新环境时就会暴露各种欠缺和不足。
现在我们的学校一般都没有在孩子入园、上小学时给他们做有关心理准备的记录,否则,这种记录将非常有助于解释这些孩子成年以后的行为。可以说,这种对新环境的测试比一般的学习成绩的测试更能说明情况。
那么,孩子入学后,学校会有哪些要求呢?一般来说,他需要学会与教师合作,与同学合作,还要对各科目的学习产生兴趣。我们也需要通过观察这个孩子对学校这一新环境的反应来判断他的合作能力和学科兴趣,以及他对别人说话甚至所有一切的关注点。想要确定这些,我们需要对儿童的举止、表情和倾听别人说话的方式,以及是否能以友好的方式和老师相处等加以研究。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些细节是怎样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有一位男性去咨询心理学家,因为他在职业发展上遇到了很多问题。心理学家在了解他的童年时光的过程中发现,这位男士曾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但他出生没多久父母就过世了,他是在姐妹群中长大的。于是,在他准备上学的时候,他为自己到底去男子学校还是女子学校而困扰不已,在他的姐妹的劝说下,他选择去女子学校读书。但是,不久他就被学校辞退了。就是这段经历对他的心理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学业。教师教学艺术的一部分,包括发现学生是否能专注于学业,并引发和保持学生对学业的专注。在学校里,有许多学生都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这些学生一般都被家人宠坏,到学校时无法适应新环境,被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弄得无所适从。若教师比较严厉,这些孩子就会出现类似于记忆力缺失的情况。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力缺失。被老师指责为记忆力缺失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却能过目不忘。他们在给予他们过度宠爱的家庭中时,却能够精神完全专注。这说明,他们的精力全部集中在渴求宠爱上,而非集中在学校的学业上。
通常情况下,单纯批评或责备那些成绩不佳和考试不及格,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的孩子,是没有用的。不仅如此,还会导致他们怀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上学,对上学变得悲观、消极。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孩子如果获得老师宠爱,一般都会进步神速,很快发展成为好学生。因为他们会从这种宠爱中看出学习的好处,因而会更加努力学习。但事实是,我们谁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永远受到宠爱。当一个孩子习惯了别人把他所面临的每件事都安排得轻松容易之后,一旦他转学或更换了教师,或在某一学科(算术对于被溺爱的孩子来说永远是一门困难而危险的学科)上进步缓慢,他们就很可能不愿继续努力学习这一科目。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没有被引导训练如何去克服困难,有意识地努力尝试,一旦面对挫折,就变得缺乏耐心和毅力。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良好的入学准备的问题。在那些入学准备不足的孩子身上,我们总能看到来自他母亲的影响。对于起着最早唤醒孩子兴趣,并引导孩子把兴趣转入积极发展轨道的重要影响的母亲来说,她有没有尽到这份责任,通过孩子入学以后的表现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当然,除了母亲外,父亲以及其他孩子的竞争等这些复杂的家庭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我们会在其他章节专门分析。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我们安排在下一章进行阐述。
简单来说,由于孩子的入学准备受到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例如分数)来对孩子进行评价和判断是不够合理的。而学校的成绩报告能反映的不仅仅是他所获得的分数,还包括他的智力、兴趣和专注能力等等,因而可以当作儿童目前心理状况的反映。因为学校的学科考试和智力测试等科学测试在实质上差别不大,只是在测试结构和形式方面有些不同。而不管什么样的测试,都应该将重点放在揭示儿童的心理上,而不是单纯记录下一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