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发现孩子有吸吮手指的习惯。这个看似小小的举动,却引发了家长们的诸多担忧。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吸吮手指呢?这种行为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吮指背后的秘密。
小童今年1岁了,像洋娃娃一样,是一个长得漂亮又可爱的女孩子,但她有一个让父母操心的习惯——吸吮拇指。她的爸爸妈妈试过许多办法,如拿玩具吸引注意力、做游戏、使用安抚奶嘴等,但效果都不大,而且大拇指已被她吮得有点变形了。于是,小童的父母决定和医生一起来帮助她停止吸吮手指。
一一小宝宝今年不到1岁,平时爱吸吮手指,白白嫩嫩的小手红通通的,父母担心她的手指会变形,想使用安抚奶嘴,但是宝宝怎么都不要安抚奶嘴。她的父母为此也很着急,咨询了医生之后才知道,这也是宝宝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许多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出现过吸吮手指的现象,这让家长们感到困惑和担忧。
婴儿期:宝宝在婴儿期吸吮手指,多是由于妈妈喂奶的方式不当,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宝宝吸吮的欲望;也有的是因为妈妈忽略了与宝宝的交流,宝宝感到寂寞,以吸吮手指来解闷儿。
幼儿期:这个阶段的宝宝吸吮手指,可能是焦虑和紧张的表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害怕父母减少对自己的爱、父母的管教不一、父母感情不和、初上幼儿园等,都会使孩子感到焦虑不安,于是就以吸吮手指来减少内心的忧虑。
智力发展信号:新生儿长到2~3个月时,随着大脑的发育,逐步学会两个动作:一个是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看,另一个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对于他们来说,吮指是一种学习和玩耍。从笨拙地吮吸整只手,发展到灵巧地吮吸某个手指,这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大大提高。吮吸手指的动作,促使婴儿手、眼协调行动,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抓握玩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一时期的婴儿主要是通过嘴来了解外界,婴儿认为手也是外界的东西,所以总爱将它塞进嘴里吮吸感知。
稳定情绪:有时婴儿还以吮吸手指来稳定自身的情绪,这说明婴儿吮吸手指对他们的心理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手功能发育:允许婴儿吸吮手指促进了婴儿手功能的发育。频繁吸吮手指刺激了手部触觉的发育,提高了婴儿用手感知外部物体的能力,也使婴儿手握持能力得到加强。
促进知觉和思维发展:手的动作,可使婴幼儿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使婴幼儿知觉的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左、右脑发育:在一项研究中,偏爱吸吮右手的婴儿达总人数的80%。由于右脑控制左侧肢体,左脑控制右侧肢体,从而可以推论出婴儿大脑在发育之初也是有先后顺序的,但左脑早于右脑发育,这一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当宝宝出现吮指行为时,不一定是坏事,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所以父母先不要紧张、焦虑,这时候要仔细观察,吮指行为对宝宝有什么影响,宝宝的手指有无异常,留意宝宝在什么状况下会出现这种行为,盲目的制止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保持平和心态:父母对宝宝吸吮手指不要过于紧张,更不能取笑他们,以免增加其心理压力。应留意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孩子吸吮手指的动机,帮助孩子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满足生理需求:对婴儿期的宝宝,除了提供足够的营养外,还要提供足够的爱和温暖,满足其吸吮的需求。最好母乳喂养;如果人工喂养,奶嘴洞口的大小要适中,不可太大,要让婴儿有足够的时间来吸吮,以满足其生理需要。
陪伴孩子:要多陪陪孩子,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人待得太久,以免孩子感到无聊而把手放进嘴里,从而养成吸吮手指的坏习惯。
转移注意力:当宝宝有吸吮手指的倾向时,最好的办法是让他的双手“有事干”。对于婴儿,可用玩具或其他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对于稍大点的宝宝,父母应利用空闲时间和他谈话、唱歌、玩积木或看图书等,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忘记吸吮手指。
注意卫生: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婴儿小手干净和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
设计丰富活动:在幼儿园,集体活动尽量设计新颖、有趣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与同伴游戏;减少孩子的等待时间,安排孩子帮助集体收积木、图书和分发碗筷等。
关注孩子行为:老师要关注孩子吸吮手指的行为,了解孩子什么时候最可能吸吮拇指,在吸吮之前孩子在做什么,在吸吮时是否参与其他活动,孩子停止吸吮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每次吸吮的时间有多长等。
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不吸吮手指的时候,要多表扬,要不时告诉他,老师和家长因他吸吮拇指越来越少而感到高兴。
淡化不良行为:当孩子逐渐减少吸吮手指的次数时,老师和家长不要过多提起这件事,目的是让孩子逐渐淡化这件事。
案例中两位小朋友手指出现了异常情况,家长用自己的方式没有起到作用,这时候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共同寻找原因,解决问题。
儿童心理医生干预:对于吸吮手指较为频繁且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可以寻求儿童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会通过专业的评估和分析,了解孩子吸吮手指的深层原因,如焦虑、压力、孤独等,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措施。如果7岁以上的孩子仍存在吮指,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放松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口腔正畸医生建议:长期吸吮手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口腔发育,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正等问题。因此,家长可以咨询口腔正畸医生的意见,了解孩子的口腔发育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例如,佩戴口腔矫治器可以帮助纠正牙齿畸形。
营养专家指导:孩子吸吮手指可能与营养缺乏有关,如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可以对孩子的饮食进行评估,提供合理的营养建议,确保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此外,营养专家还可以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些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类等富含镁的食物。
定期体检和观察: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家长可以记录孩子吸吮手指的频率和时间,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宝宝吸吮手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家长们不必过于焦虑和紧张。在应对宝宝吸吮手指的问题时,家长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状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同时,家长们也要认识到,宝宝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采用不恰当的手段来强制孩子改变。比如,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吸吮手指,就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打骂、指责等,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加难以纠正不良习惯。还有些家长为了阻止孩子吸吮手指,会在孩子的手指上涂抹辣椒、芥末等刺激性物质,这种方法虽然可能会暂时起到作用,但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和不适,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总之,宝宝吸吮手指是一种从娘胎带来的小习惯,家长们要正确对待,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让我们用爱和理解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逐渐改掉不良习惯,健康快乐地长大。相信在家长、老师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宝宝们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奏响爱与成长的交响曲。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的问题和挑战。家长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育儿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智慧的人。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努力,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