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22年的日本:“互卷”的大名

1522年的日本已经处于“战国时代”,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室町幕府在掌权。早至大约1490年代开始,新兴势力的战国大名开始抬头。而正是从1520年代开始,“战国大名”风头益长,与之相应,幕府将军的权力日益缩小。“下剋上”的情况愈演愈烈,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之前室町幕府的“守护领国制”逐渐演变成了“战国大名领国制”。(见图2)

图2 日本战国时代一些大名的印章
资料来源: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什么是“大名”?“大名”就是“守护”,其管辖的国家也称为“分国”,而分国的治理权是幕府委任的职权。而且,虽然称为分国,但幕府为了防止“大名”权力过大,仍然会掌控一些直属权力。换言之,“大名”是幕府的下属和任务执行者(从某种程度上,或许也可以理解为类似当时欧洲的大领主、大庄园主)。

纵观整个室町时代,许多近国地区的守护,由于直接参与幕府的政务,因此往往人在京都,于是一般会委派代理(“守护代”)管理领国。另外还有一些守护仿效幕府建立“奉行人”机构以执行各种裁决结果、课税等重要事宜。“守护代”和“奉行人”居住的场所称为“守护所”,并以此为中心,在周边形成小规模的城下町。这种对领国的治理方式,为“大名”被“架空”提供了充分可能。这也是在战国时代“下剋上”成为普遍现象的根本原因。

“战国时代”,顾名思义就是群雄割据,互争雄长,战事频发。当时的日本,北有斋藤义龙,东有今川义元,东北有“战国第一兵法家”之称的武田信玄(本名武田晴信),北陆有上杉辉虎(又名上杉谦信),等等 [2] 。这些实力强劲的大名持续的“互卷”,其结果居然是,尾张国一个根基浅薄的小领主织田信长脱颖而出,并在16世纪下半叶接替了室町幕府对全国的管理。 YTi197KtAI1ZW+fVC6B+RObJ2v9mfkeZGY3nHuQa3szEyMybbAKOFIeO7gBQpU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