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海上雄狮”:葡萄牙阿维什王朝

1522—1580年的阿维什王朝:航海的家族

阿维什王朝是葡萄牙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存续期是1385—1580年。我们在历史课上学到的葡萄牙称霸欧洲的年代,正是发生在阿维什王朝的统治时期。

在1383—1385年间的空位时期结束后,若昂一世(1385—1433年在位)开启了阿维什王朝在葡萄牙的统治。1387年,若昂一世迎娶了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孙女菲利帕。菲利帕王后将英国的王室体制引入了阿维什王朝,并且向英国的商业团体提供庇护。在这种“重商氛围浓厚”的背景下,其次子佩德罗主导了里斯本的商业发展,而三子亨利王子则随父若昂一世率军占领休达,实现了控制非洲海岸航行的目的,拉开了葡萄牙探险家航海时代的序幕。在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子创办了航海学校,网罗欧洲各国的航海人才,为葡萄牙培养了大批熟练的航海者 [29]

以此为始,阿维什王朝的历代八位统治者,都是航海事业的支持者。航海,就是阿维什王朝整个制度的基石。亨利王子致力于开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的航路,若昂二世致力于寻找葡萄牙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曼努埃尔一世致力于非洲南部海岸以及前往东方的整个新航路,若昂三世加大了对东亚的探索,塞巴斯蒂安一世则对征服摩洛哥心心念念。

除此以外,1522—1582年这60年间的葡萄牙的另一大制度特色是国家角色的崛起。随着曼努埃尔一世的进一步中央集权,国家慢慢取代了商人的角色:从事商业活动的大多数是国家的公务人员。商业具备了新的特性,小商人已经无法插手。因为当时的经商活动主要是远洋贸易,要求具备粮仓、兵工厂和军队;只有国家才能拿出财力并拥有经商的特权 [30]

“虔诚者”:若昂三世(1522—1557年在位)

若昂三世是葡萄牙著名的“幸运”曼努埃尔一世之子,于1522年即位(见图35)。如果说他的父亲热衷于派人探索新航路,那若昂三世则注重天主教的海外传教,因而获得了“虔诚者”(o Piedoso)的“官方绰号”。为此,他还特地在1537年将葡萄牙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定址在了科英布拉,在此之前大学一直在里斯本和科英布拉之间来回变动。若昂三世从欧洲各地聘请教师,并改革教育体制。

科英布拉大学最有特色的就是它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图书馆,以及其独具特色的学士服——白衬衣、黑领带、黑西装、黑皮鞋,外加黑色大斗篷。据说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中魔法学校校服的灵感就源于此。

在若昂三世统治期间,葡萄牙人取代了阿拉伯人成为印度洋贸易的实际控制者:里斯本成为非洲贸易和东方贸易的超级中转站。在丰厚贸易利润的吸引下,大批的葡萄牙农民涌入沿海地区寻找出海机会,于是葡萄牙的农业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国家开始依赖于海外贸易。

图35 若昂三世画像

图36 塞巴斯蒂安一世画像

“葡萄牙版朱厚照”:塞巴斯蒂安一世(1557—1578年在位)

塞巴斯蒂安一世(Sebastian Ⅰ,1554—1578年)是若昂三世的孙子,曼努埃尔王子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之女胡安娜的独子,这就意味着他还是查理五世的外孙(见图36)。他即位时只有3岁,由他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祖母卡塔琳娜和其叔祖红衣主教恩里克(即后来的恩里克一世)摄政。

从孩提时代,他就梦想着征服摩洛哥,成为基督教区域的首领。由于喜欢习武和骑马,这位年轻国王时常带着一群贵族子弟离开里斯本,在葡萄牙各地游荡和狩猎,颇有点大明帝国朱厚照的风范:朱厚照除了把大把时间花在豹房里以外,还曾亲征讨伐蒙古小王子。

他于1568年亲政后,整顿了葡萄牙的财政、军事、司法体系。1574年,他首次进攻摩洛哥,没有成功,但他的狂热丝毫未减。1578年,他又率军进攻摩洛哥,史称“三王之战”,葡军大败,塞巴斯蒂安一世本人在横渡马哈赞河时溺毙,终年24岁。

“纯洁者”:恩里克一世(1578—1580年在位)

图37 恩里克一世画像

1578年塞巴斯蒂安一世去世后亦无子嗣,于是葡廷推举曾担任摄政的恩里克(Henrique,1512—1580年)即位,为恩里克一世。恩里克本来已经是枢机(Cardinal,即教宗治理天主教会的主要顾问,地位仅次于教宗,一般由教宗亲自任命),现在为了接任葡萄牙国王的位子而还俗。因而他也有一个“官方绰号”,叫“纯洁者”(o Casto)。

1580年,恩里克一世在位仅2年后即逝世,他统治的这2年,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寻找继承人上(见图37)。然而,他在遗嘱中没有提及王位继承人,只任命了一个由五人组成的联合政府,在新国王产生之前暂代国王之职。于是,隔壁的西班牙菲利普二世趁虚而入,派军队占领了里斯本,葡萄牙阿维什王朝宣告结束,葡萄牙王国正式并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

参考文献

[1][荷]扬·卢滕·范赞登著,隋福民译:《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5—77页。

[2][美]王国斌、罗森塔尔著,周琳译:《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87页。

[3]石俊志:《夺富于民:中国历史上的八大聚敛之臣》,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第218页。

[4]边俊杰:《明代的财政制度变迁》,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5][美]贺凯著,谢天译:《明朝监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21年版,第36—41页。

[6]华腾达:《明朝的钱去哪儿了:大明帝国的财政崩溃与商人命运》,上海远东出版社,2023年版,第26页。

[7][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0页。

[8][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44页。

[9]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0页。

[10][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5—507页。

[11]Hua,Tengda (2021). Merchants,Market and Monarchy: Economic thought and history in early modern China .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12]冯玮:《日本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13]杨永良:《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的光与影》,台北语桥文化,1999年版。

[14][美]阿兰·米哈伊尔著,栾力夫译:《奥斯曼之影:塞利姆的土耳其帝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版,第486—487页。

[15][英]杰森·古德温著,周晓东、郭金译:《奥斯曼帝国闲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2—93页。

[16]阎照祥:《英国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17]厉以宁:《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7页。

[18][英]肯尼思·O.摩根著,方光荣译:《牛津英国史:从公元前55年至21世纪》,人民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第218页。

[19]Zwierlein,Cornel. Security Politics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in the Emerging European State System (15th/16th c.)[J]. Historical Social Research, 2013,38(1): 65—95.

[20]阎照祥:《英国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63页。

[21]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19页。

[22][美]斯蒂芬·平克著,安雯译:《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版,第166页。

[23][英]科林·琼斯著,杨保筠、刘雪红译:《剑桥插图法国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122页。

[24][美]史蒂芬·贝莱尔著,黄艳红译:《奥地利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25][英]雷蒙德·卡尔著,潘诚译:《西班牙史》,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119—121页。

[26][法]让·德科拉著,管震湖译:《西班牙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1—372页。

[27][美]史蒂芬·贝莱尔著,黄艳红译:《奥地利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28]Sachslehner,J. (2021). Wien: Biografie einer vielfältigen Stadt .Graz: Molden Verlag.

[29]肖石忠:《看得见的世界史:葡萄牙》,石油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第43—45页。

[30]顾卫民:《葡萄牙海洋帝国史(1415—1825)》,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第103—104页。 SQjplatoxzaGmZtUSgHvmJDt8emdb8usdR5HE9ouna21fqB+vOvUNarlnOpiS/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