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别是中国地理和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历史上有一幅名联,“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也作“铁马秋风蓟北,杏花春雨江南”,恰好揭示了南北文化在地理环境方面的重要区别。但这同时又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精神和美学风格,如朱光潜曾用它来形象地说明刚与柔两个美学范畴的差异(《刚性美与柔性美》),如明代王骥德说:“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气易粗,南气易弱。……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
在南北自然环境和文化价值对立的基础上,古代中国又衍生出诗分南北、音分南北、曲分南北、文章分南北、学术分南北、武术分南北、饮食分南北、性格分南北、城市分南北等一系列既对立又互补的二元结构,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相互缠绕、融会贯通,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在第二讲中,我们曾讲到江南第一期发展中的审美精神觉醒,本讲从江南诗性精神的发展、主体生命价值的转变、江南文化精神的定型三方面,对江南诗性文化的内涵和性质做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