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间存在着协同推进、深度融合的紧密联系,两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框架。海运强国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和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为海运强国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海运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回溯至古代,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曾拥有过强大的海上力量,航海技术和海上贸易活动相当发达,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商船活跃于东亚、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地方,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贸和文化交流通道,见证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和平交往和互利合作,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古代海上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传统。海运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均是植根于中国作为海洋大国悠久的航海传统之上,体现了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精神在当代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和政治互信的动力,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海运新秩序,两者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决心与行动。
海运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高度的战略一致性。海运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战略内涵上具有很多的共同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从航海角度观察,我国已建成一支名列世界前茅的远洋商船队,并正在建设一支现代化远洋海军。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海运强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物流、商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多流融汇的经济走廊,将促进经济要素在沿线各国或地区间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而海运是推动此框架建设最重要的纽带。因而,海运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要素都是海运,两者均旨在通过海运能力的提升,共同推动着区域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推进海运强国带来新机遇。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海运业已成为基础性产业。我国现在是举世公认的海运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运强国,距离建成具有显著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海运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对于提升我国海运国际竞争力与推动海运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与绝佳机遇。一方面,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入推进,海运通道的畅通需求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对海运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为推动海运强国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作为连接国内外商贸、物流仓储及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港口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正积极延伸服务产业链条,加强与城市及区域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这也进一步加快了海运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为深入推进海运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海运强国建设提出新要求。为更好地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运强国建设面临着新要求,需要承担新使命。从海上运输保障能力看,要立足自身发展现状,对标国际发展水平,打造保障有力的运输服务船队,完善海上运输航线与服务网络,提高运输便利化水平,强化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与搜救能力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能力和水平,打造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从产业协调联动发展看,要将海运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立足海运主业,加快推进航运金融、保险、交易、咨询等发展,依托海上运输服务积极吸纳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并融入海运物流平台,充分发挥海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主体功能作用,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从国际交流合作看,要充分发挥海运大通道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增强我国与沿线国家或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在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基础性支撑和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