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的地盘:无食我黍

汉代的碳水来源主要有两种:米和面。所谓“南稻北麦”,素来南方人依赖大米而生,北方人酷爱面食。西汉时,随着杵臼、碓、磨等粮食加工工具技术的发展,用谷物面粉制成的主食出现了。

谷物面粉的出现让人们在饮食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多为位高权重的朝野官员,大麦粥对他们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食物,他们纠结于栗、黍、稻烧制的干饭与米羹哪个口感更好?凉水、温汤、羹汤泡干饭是不是缺了灵魂?是不是该在大米饭和小米饭中添加一些干果蜜饯……

官员们对面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住饭碗,面点师们拼命地开展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水煮的“汤饼”、笼蒸的“蒸饼”、火烤的“炉饼”,纷纷亮相。“汤饼”有豚皮饼、细环饼、截饼、鸡鸭子饼、煮饼等;“蒸饼”有白饼、蝎饼等;“炉饼”有烧饼、胡饼、髓饼等。从此,“饭党”和“面党”便顺理成章地在碳水界平分秋色。

米麦磨粉加水制成的饼可分为两类:麦粉做的叫“饼”,米粉做的叫“粢[zī]”,“饼,并也”(刘熙《释名》)。北人食面名“馎饦[bótuō]”,“饼谓之饦”(扬雄《方言》),“青面、麦面,堪作饭及饼饦,甚美,磨尽无麸”(《齐民要术·大小麦》)。

汤饼类食物类似于现在的面片儿汤,易消化。烤髓饼,“饼肥美,可经久”。截饼,“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对于追求“燕瘦”的爱美人士而言,刻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是减肥族的惯用方法。然而,控制碳水这件事在汉代是小概率事件,普通群众只要有的吃,哪怕是糠,也是幸福的事!

糠是稻、麦、谷子等的籽实所脱落的壳或皮,或称为“谷子皮”。在饥肠辘辘的西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晁错在上疏中提到“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意思是一亩地收成不到一石粮食。

平民百姓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守着一点儿薄田,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得到的一点粮食还要被当作“田租”分割出去,上缴给地主家,哪还会有余粮?不得已,谷子皮便成了百姓们的主食。

粮食不仅是人民生死存亡的关键,也是事关国家兴衰的大事,“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管子·蓄国》),“食者,国之重宝也”(《范子·计然》)。秦朝灭亡以后,汉王朝为了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一系列利民政策,加之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农业有了较快发展。

每年丰收后,为了打好储备粮食的持久战,聪慧的古人就搭盖起粮仓来为粮食的保存和调控保驾护航。

汉代粮仓主要分为“常平仓”和“义仓”两种,当粮食供大于需时,粮食大打折扣,售价比较便宜,国家就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大量买入粮食,避免谷贱伤农。待缺粮时,国家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大量抛售,抑制粮食价格上涨,防止饥荒发生。粮仓不仅能够应对战争、饥荒、旱灾等意外情况的发生,也能调节市场的供需。《汉书·食货志》载其说云:

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孰自三,余三百石;下孰自倍,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

粮食收入的极度不平衡,令政府想到了一个精简开支的拯救方案:让一批尸位素餐的官吏下岗。《汉书·食货志》记载: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二年(前47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琊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皆罢之。

政府部门开源节流,商人们也是费尽心机,他们急中生智研发了一条生财之道——偷工减料。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说,“大概做面,终以汤为佳,在碗中望不见面为妙”。汤多面少,这大概是古今中外大小商贩联袂打造的“投食秘籍”,在他们的如意算盘里,主食是以“根”和“粒”为计量单位下锅的。

尽管商家狡猾,但仍有络绎不绝的顾客前来买单,对于起早贪黑的“996族”也一举两得:既节约了时间,又瘦了身,且每顿精致的“套餐”都让人回味无穷。恰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养生秘籍,“小病素,大病饿”。粮食既是养生之本,也是病从口入之源,一周有几天少吃粮食或不吃粮食的“辟谷”方策,反倒促进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然而,挨饿事小,饿死事大!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当我们为燃烧卡路里歇斯底里时,蓝牙耳机里又传来新闻:《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推测,世界饥饿人口数量到2030年将超过8.4亿,占全球总人口的9.8%。一百个人中就有十个人中标,所幸,我们不是那10%。

大多数人不会留意,街头巷尾的路口处,总有些还没怎么吃的食物被遗弃在垃圾桶里,它们有的“衣着华美”,有的依旧飘着香气……而它们养尊处优的主人却对此不屑一顾。殊不知这世上还有穷困地区的苦孩子们,饿得瘦骨嶙峋,气若游丝,眼巴巴地等待着那一线遥不可及的生机。

在这个快要步入“元宇宙”的时代,某些人轻而易举就会拥有千万种选择的机会,而另外一部分人,自出生时起就饥肠辘辘。生命有不能承受之轻,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食物比如一块饼干、半个馒头,请投以温情和怜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寸“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是别人可遇不可求的福报。敬畏生命,请从珍惜每一粒粮食做起吧! giWl9jIx2SmRQD1Ez/q3WqwJyQUyWf77HbHc3xPEILdxGrsSKRgaDcVGwv7Lp6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