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成帝移情赵飞燕和赵合德,失恋后她作《自伤赋》:“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俯视殿前红色的台阶,思念皇上留下的脚印,仰望冷寂的宫室,忍不住两眼泪如泉涌。
在酒精的催眠下,班婕妤自我安慰说:最风光的时刻,皇帝把我宠成了一朵花,虽然开心快乐,但也喜忧参半,受宠若惊。因为在美女如云竞争激烈的后宫,要么整天担忧自己的妆容不够精致,要么时刻提防举手投足的每个细节不够正确,未怀龙种前担心自己不能多子多孙,产下皇子后,又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提心吊胆……即便无时无刻不忧心忡忡,自己仍旧渴求爱情和荣华。向古籍里寻找慰藉,她发现,自古以来,承受失恋伤痛的女子比比皆是:卫庄姜失宠被弃、小妾上位,悲痛欲绝时写出《绿衣》抒发悲愤;周幽王的王后申女被黜,褒娰上位,周人借《白华》讽谏周幽王。
酒给予了女性强大的情感支撑。“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遨以游”(《诗经·邶风·柏舟》)。这首诗的女主角是卫宣夫人,出嫁到卫国,大喜之日却遭逢新郎之死,本该顺理成章地回娘家,另作计议。但她很有个性,三年之丧毕,依旧誓不改嫁,并作诗明志,“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但卫宣夫人的独居生活也有隐忧,在无人依傍的异国他乡,常被欺辱,无他人倾诉,晚上难以入眠,“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此时的酒变成了这个孤独女子的友人,可以陪她谈心解忧。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她只能想象着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微我无酒,以遨以游”。
在古代的酒馆里也会发生客人借酒闹事的事件,东汉诗人辛延年创作的《羽林郎》再现了西汉大将军霍光的家奴仗势调戏酒家胡姬的故事: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烯,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当垆美女胡姬年方十五,装饰精美,腰缠绣有连理枝的缎带,身披纹有合欢花图案的短袄;戴着蓝田玉的簪子、名贵且华美的珠子耳环。“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风华绝代、珠光宝气的胡姬当垆于闹市,不免招蜂引蝶。
男人女相、身材削瘦的冯都子,乘着华贵的车马,表演了猥琐男调戏民女的一幕:先是凑过来要胡姬给他斟酒、上菜,继而借口说送给胡姬一枚铜镜,随即开始动手动脚轻薄起来,光天化日下,拉扯胡姬的衣襟……虽然胡姬毅然决然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底线,但诸如此类的“江湖事件”在喧嚷的酒馆里并非罕见,南来北往的客人良莠不齐,出来迎宾的芳华女子也不时会遭遇各种骚扰和无奈。
汉代餐饮业已很繁荣,街头的酒店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店前垒起的高台,即所谓的“垆”,酒坛子放置于高台上,一名促销美女站在旁边,即“当垆”,最出名的当垆美女要数卓王孙之女卓文君。
十七岁的卓文君随大才子司马相如私奔后,为了谋生,在四川临邛盘了一家小酒店。司马相如负责打杂,洗洗盘子、刷刷碗;卓文君负责店铺的运营,站在店前招揽生意,“文君当垆,相如涤器”。
貌美如花、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通晓的卓文君,十六岁时就已名花有主了,但不幸的是,婚后没过多久丈夫便去世了,年纪轻轻的卓文君一下子成了寡妇,于是返回娘家定居。有一天,卓王孙大宴宾客,请来了当地县令和擅长舞文弄墨的司马相如。他久慕卓文君的才貌,因而在酒席上故意弹了一首《凤求凰》,以此来吸引卓文君。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雄曰“凤”,雌曰“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宅在家里的卓文君听见琴声,很好奇抚琴者的年龄与相貌,便走出户外偷看,果不其然:雍容娴雅、仪表堂堂的司马相如令卓文君顿生好感。司马相如见状,也洞察到了卓文君的心迹,宴会完毕,就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让侍者传达他的倾慕之情。对司马相如一见倾心、赋闲在家的卓文君,便很痛快地跟司马相如乘夜私奔了。
俩人风尘仆仆地来到成都,卓文君万万没想到外表还说得过去的司马相如,家里居然穷得一塌糊涂,屋里没啥像样的东西,兜里也没什么真金白银。卓文君便想起向富豪老爹求助,但老爹一想起这个不肖女“私奔”再嫁,就气不打一处来,放话说:“这女儿我管不了,也不愿意去管,我们爷俩各不相干,好坏都是她的造化,甭想从我这里拿走一分钱!”面对老爹义愤填膺的决绝,文君没有生气,反倒是思前想后更加冷静了,她寻思着就算我爹不认我这个女儿,但是也改变不了我是他女儿的事实,只要我回到家乡开个店,乡亲们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我爹的份儿上,还能把我饿死不成?于是她对相如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回临邛,即便砸锅卖铁,都能过得不错,何必在这儿过穷日子?”山穷水尽的司马相如想都没想便举双手赞成了老婆的决定,二人来到临邛,卖掉车马,买下一家酒店,打算做卖酒的生意。卓文君在垆前打活广告,司马相如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打杂。本来开家小店没什么稀奇,但吸睛点在于店铺的老板娘是位贵小姐,于是,刚营业,小店就爆火,人满为患、客流不断,绝大多数都是慕名前来,借故吃个便饭的机会,一睹卓王孙千金的容貌。
卓文君落落大方地招揽客户,并不在意人们大惊小怪的目光,抛头露面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当卓王孙知道女儿光天化日之下成了酒店服务员后,脸上好似被抽了几个大耳光般刺痛,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闭门不出。卓王孙的弟弟劝说道:“如今文君已下嫁于司马相如,而司马相如虽然家境不怎么样,但也有两把刷子,算个人才,不是万不得已,他们也不会出此下策到咱们这边讨生活,咱们家也不差那点儿钱,何不接济一下他们?血浓于水,他们要过得不好,我们面子上也不好看,对不对?”
面对女儿的窘境,卓王孙早就想出手相助,今天有人送个台阶,何乐不为?遂自食其言,派人给文君送去奴仆百人、钱财百万、锦衣被褥等陪嫁之物。自此,卓文君才彻底结束了酒店老板娘的身份,回到成都,置田买房。
有钱后的司马相如今非昔比,随着卓文君姿容的老去,司马相如开始移情别处,他看中了茂陵一女子,想娶其为妾。这可是卓文君死都想不到的梦魇,想起昔日相恋时,司马相如的浓情蜜意,还有那首早有预谋的单曲《凤求凰》,卓文君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一首诀别诗——《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卓文君感慨的内容大意是:曾经我理想中的爱情啊,像一个绝美的童话,它曾如山上的积雪般纯洁,像云间的月亮一样明澈。但今非昔比,童话中的男主人公移情别恋了,我也写上几句诗词给后世人一个借鉴。我们的“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今日一别,后会无期!我缓缓地在水渠边踱步,美好的日子如流水般一去不返了。当初很傻很天真的少女啊,头脑一热随人私奔,孤注一掷和任性倔强并没给自己带来幸运,也曾嘲笑过那些嫁娶时哭哭啼啼的女子,嫁人本该是一桩幸福的事!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希望幸福地相伴到老。可惜,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若不是真爱一个女子,却娶了她,对女子的精神伤害是无法用物质弥补的。
诗里的“斗酒会”,让人想起当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相识的场景,在一场匆匆的酒席后,诗人仓促地做了“闪婚”的决定,若非当时草率,但凡听进老人言,也不会导致今天的不堪。若不是落魄到当垆卖酒,父亲也不会补充那么多嫁妆,或许没有物质基础、安贫乐道的司马相如,才不会遗弃我吧?
成也酒来败也酒,后人以“文君”为酒命名,便有了文君酒,“数枝艳拂文君酒”(罗隐《桃花》),“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庾信《春赋》)。
杜甫寓居成都时,作《琴台》诗曰:“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琴台,是司马相如当年抚琴挑逗卓文君的地方,现位于成都城外浣花溪畔。
“酒肆人间世”,追忆了相如、文君为爱私奔、开肆卖酒的故事。“琴台日暮云”,描写诗人默默徘徊于琴台之上,眺望暮霭碧云,巴不得自己就是司马相如。在杜甫那里,司马相如从未变过心,即便到了多病的暮年时节,仍对卓文君情有独钟。“日暮云”源自江淹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杜甫不止一次遐思文君这位美丽才女能够穿越时空,出现在自己眼前:笑靥如花、绿裙席地、大好时光,情如神话。在杜甫看来,司马相如弹奏的《凤求凰》,不是荷尔蒙迸发的轻薄风流之作,而是期盼“颉颉颃颃兮共翱翔”的真情至爱。倘若真如杜甫所思,文君九泉之下便可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