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中有许多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热点知识。青少年学习《民法典》,不仅可以自小养成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诚信意识,还能养成依法维权的权利意识,甚至能养成具有高效自主判断和控制能力的人格意识,这对于青少年以后走向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国家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学习《民法典》,因此我们编写这本《青少年〈民法典〉小百科》(图文版),以此向青少年朋友进行《民法典》普法教育。

说到法律的普及,很容易联想到普及“法律条文”,普及什么是违法行为,普及如何依法维权等,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讲,普法的现实性更在于对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曾经有一位美术老师教他的学生画树影,学生画得总是不到位,老师开导学生说:“我们画的不是影子,是风。”换位到普法上来,对于青少年来说,普法普的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法律的精神和灵魂,这也是我们拟写这本《青少年〈民法典〉小百科》(图文版)的主要意义所在。

第一,学习《民法典》可以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良好的规则秩序,社会才能平稳运行。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的初级阶段,是树立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的黄金时期。《民法典》规定了一系列法律原则,例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等。这些法律原则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法律的界限,树立起守法意识和规则意识,增强我们的责任感。

第二,学习《民法典》可以增强我们的权利意识。《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规定,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民事行为都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劳;而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从事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法律行为。同时,在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方面,《民法典》也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如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如在突发紧急情况下,未成年人无人照料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其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等。

第三,学习《民法典》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完善的人格意识。青少年时期是树立人生观和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更需要法律的引导。人格权编作为《民法典》中的一部分内容,从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方面,全面地对人格权提供了保护与保障措施。除此以外,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这不仅能从法律的角度引导未成年人维护自身的人格权利,还能教导青少年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第四,学习《民法典》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法典》中关于优良家风的建设、家庭成员之间的帮扶义务、相邻关系人之间的互助友善义务、订立合同前后的各项责任、侵权责任等的规定,无不体现民事主体间除了遵守规则与秩序之外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学习《民法典》,不仅能帮助我们树立规则意识,也能帮助我们提高素质水平和精神风范,从而做到“德法兼修”。

学习《民法典》的意义还有很多,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再讨论。

本书的特色:

首先,我们选用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以案解析的方式,将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呈现出来,让大家能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认识到《民法典》对我们的深刻影响,极具代入感;

其次,我们精心编绘了插图,让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有画面感,相信一定能给青少年朋友增添阅读的乐趣;

最后,我们采用通俗的语言方式,简单明了地向青少年朋友传播《民法典》知识,让大家能轻松地了解法律规定背后所蕴含的法学原理,从而轻松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法律虽然多以条文的形式呈现,但法律绝不是教条性的。法律也有生命,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当我们学了法,学会了依法办事,让法的思维根植于心,一定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力量。我们衷心地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可以通过本书,成为学习、宣传、维护、遵守、运用《民法典》的小先锋。 0jg94ryiPIdm2lY7Ta/BneuTaYr0gGVwih/pQ4y1rZlKVLZxkw+kCk5s10pcbi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