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乌鸦

人类对乌鸦的智慧视而不见,只能说,人类爱智慧远远不如爱美貌,他们没有战胜追慕美色的本能。

造物者没给它美貌,给了它智慧以生存

乌鸦不仅被中国人视作不吉利的动物,西洋民族同样不喜欢它。在德国的荷尔施泰因州,因为人们的捕杀,这种鸟一度濒临灭绝。人们听到乌鸦的名字便皱起眉头,却忽略了这种外表丑陋的小动物不仅是鸟类中最聪明的动物之一,甚至与进化最为高等之一的哺乳动物相比,它们的智慧也是极优秀的。

人们对乌鸦智慧的忽视实在没有理由,因为这不是动物学家的著述揭示,而是普通人见闻的记录。

前东德勃兰登堡一家大型养鸭场的员工在许多鸭雏失踪很久后才发现,每天都有一些乌鸦从小窗户、通气孔和各种不为人知的通道潜入饲养房。它们组织得堪称周密:空中有几只乌鸦盘旋着当“侦察机”,发现异常便喑哑而低沉地叫几声来报警;地面上还有“哨兵”,站在屋顶、窗台上留意四面的动静,稍有不对就哇哇怪叫,通知在里面“作案”的同伴溜之大吉。

某些乌鸦具有天才的模仿能力,能学母鸡、公鸡的鸣叫,甚至狗的呜鸣,其语言学习能力远远超过鹦鹉和八哥。如果在乌鸦幼小时便开始训练,乌鸦可以学会上百个单词和几十条短语。

有人注意到乌鸦借助其模仿天赋作案。一只老鸦老谋深算地躲在一个鸡舍后面,装成公鸡的鸣叫声将母鸡从小鸡身旁诱开。当这个诡计失败后,它便从躲藏的地方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疯疯癫癫地在母鸡面前虚晃几招,勾引母鸡全副精力来对付它,而此时躲在暗处的另外两只乌鸦便趁机冲出来,捕食鸡雏。

捕捉田鼠是颇辛劳的。一位农夫亲眼看到两只乌鸦骑在正在寻找食物的猪的背上,当猪从田地里掘出田鼠时,乌鸦们便抢先将其叼走。

一块肥肉被悬挂在树枝上,如果海鸥发现,除了在飞过的时候趁机啄一口外无计可施。乌鸦就不同了,它会先揣摩一番,然后停在挂肥肉的树枝上,用嘴把系肉的绳子一点点往上叼,直到把那块肉弄到嘴边为止。

最奇妙的还是来自德国上巴伐利亚小镇加米施的一例报告。一家旅馆的厨师每天下午6点把吃剩的面包屑倒在屋后的垃圾堆上,而每到下午5点50分左右,便会有两只乌鸦立在旅馆的屋顶上等着他。叼到面包屑后,乌鸦并不急于吃掉,而是飞到附近的洛依沙赫河,立于水边,把干面包屑浸在水里泡松软了再舒舒服服地吃。一天,加米施镇的一位居民看到,其中一只乌鸦不慎将面包干掉到了水里,一条小鱼窜过来吞食,这只乌鸦不失时机地将小鱼啄住吃掉。鱼的滋味当然比面包干好,两只乌鸦受到启发,从那以后每天都噙面包屑来“钓鱼”。

一位马术师曾向一位动物学家报告说,看到一只老乌鸦骑在他的赛马背上,用喙啄马背以使其奔跑,这只乌鸦得以自如地保持着平衡,骑术高超。几只小乌鸦想学它的样子,却都“翻身坠马”。动物学家解释说,这是老乌鸦通过展示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告诉小乌鸦们,自己是这支鸦群当之无愧的领袖。

如此聪明的动物竟使人们对它的智慧视而不见,原因何在呢?

还是让我们先看一看人们讨厌乌鸦的理由。首先无疑是它那浑身乌黑的羽毛给人以丧气的感觉,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这里的“黑”已经不再专指色彩了。再次则是它“哇哇”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所谓“乌鸦报丧”,听到乌鸦叫被视作不吉利的征兆,它的叫声的意义也不再仅仅是嗓音好坏的问题了。那些外表或美丽或英俊的人类,他们讲话的声音通常也都比较悦耳。丑陋的乌鸦嗓音糟糕亦属正常,而中国人又喜欢将乌鸦和喜鹊放在一起对比,乌鸦便成了那貌美嘴巧的喜鹊的“陪衬”,越发惹人厌嫌了。

乌鸦名声不好的全部原因在于它的丑陋!

乌鸦总体而言还是人类的益鸟,主食昆虫和腐败的动物尸体。奇怪的是人们此时置乌鸦的“益鸟”性质于不顾了,同声谴责,可见相貌的美丑对人类判断之影响何其巨大!

人类本来也是很看重动物的智慧的,对于乖巧的生灵有一种本能的喜爱。人类甚至创出许多关于美和丑的格言警句,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总会不自觉地选择美的东西。毕竟,美是赏心悦目的。

可见,乌鸦的智慧被忽视,并不是人类有意为之。人类也懂得外表仅仅是一层皮,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但是,人类爱智慧远远不如爱美貌,他们没有能力战胜追慕美色的本能,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这种本能是低劣的。 RFNtPaYVIWp9/47A53m8YvZaGXRxmEYdyB4OXzDh1/XEeQQg7EX06i3FFlv1m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