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电视剧或电影里的古代的皇帝似乎都不是很快乐。比如:一些皇帝总是觉得待在皇宫里面无聊,想要出去玩,渴望过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有一些皇帝甚至会因各种各样的烦恼而英年早逝。人们都很奇怪,皇帝拥有号令天下的权力,富有四海,怎么可能会感到不快乐呢?其实,这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实际上并不快乐。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最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交往才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根本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原则,叫作“跷跷板互惠原则”。跷跷板大家都知道,也都玩过,如果玩跷跷板的两个人都想要从中得到快乐,就必须要让跷跷板动起来,两边高低交错,坐在两边的人都能够体会到一会儿在高处、一会儿在低处的感觉,这样才都能够找到玩跷跷板的乐趣。如果一边的人总是处在高处,而另一边的人总是处在低处,那又有什么意思呢?玩游戏毕竟是一种互动,缺乏互动的游戏还能称之为游戏吗?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就像是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都是一边高一边低,而是要高低交错,这样人才能够感到快乐。试想一下,一个永远处在跷跷板顶端的人,虽然处在高处有优势的位置,但毕竟脚下是悬空的,要是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掉下去,这就让人的心里充满了担心。再者,本来是两个人的互动游戏,却不再有互动,这就使得游戏本身的乐趣已经消失了,又怎么能够让高位者感觉到快乐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那种总是高高在上的人,或许可以试着回想一下,在遇到这种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一般来说,这种高高在上的人,在交往的时候给别人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冷漠,就像是他高人一等一样,总是一副目中无人的态度。人们通常是不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的,甚至如果没有特殊原因的话,应该都不愿意和这样的人见第二次面。试想一下,如果你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你会感觉到快乐吗?
高高在上的人最让人讨厌的地方并不是他们的冷漠,也不是他们那高人一等的态度,而是那种“别人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理所当然,而要让他们为别人做什么事情却是难上加难”的态度。我们知道,每个人在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之后,都是希望能够得到回报的,付出努力之后却什么都得不到的事情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只有别人对你付出了,并且你也给予其回报,你们双方之间才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单方面的付出只会让关系失去平衡,进而破坏关系。
那么,如果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真的碰到了这样的状况,感觉不到快乐之后,应该怎么样去改变呢?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彼得也一样。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会计师,但是他却有一个很大的目标,他想要成为人上人,想要成为高高在上的大亨,让所有人尊重自己。为了这个目标,彼得非常努力。他告诫自己,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打细算,不浪费资源,也不浪费任何机会。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不让别人超过自己。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彼得还使用了一些阴招,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确保自己的地位。
最后,彼得所用的一切手段都发挥了作用,事情也一直都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他后来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大亨。然而,成为大亨之后的生活,与彼得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本以为做了大亨之后会非常快乐,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不但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而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缺了什么一样,因此他整个人变得越来越郁闷,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了,甚至连以前那种自信也消失不见了。最终,彼得患上了忧郁症。
为此,彼得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在了解了彼得的情况之后,告诉彼得,这个状况很好解决,只要你经常能够帮助身边的人,最后就能够改变这样的情况。
虽然彼得在心里认为心理医生的说法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帮助,也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为了那一丝希望,彼得还是按照心理医生的说法去做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在彼得按照心理医生的方法去做之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段时间之后,彼得再一次来到了心理医生面前,和上次的愁容满面不同,这次的彼得笑容满面。当心理医生向彼得询问近期的状况时,彼得说:“我按照你跟我说的方法去做了,发现真的是太神奇了,原来,只要我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就能够感受到快乐。”
那么,彼得为什么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呢?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助人为快乐之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快乐,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大多是内心深处极度自卑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骄傲其实是装出来的,生怕别人瞧不起。他们装出来的骄傲,让自己既孤独又空虚,活不出真实的自己,自然会很痛苦。而当他们在放下架子去帮助别人之后,会发现活出真实的自己会感到特别充实和快乐。另外,当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去帮助别人之后,一定会在被帮助的人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这种好印象自然伴随着对方态度的转变、双方关系的转变等,这同样会让人感觉到高兴。
再有,根据跷跷板互惠原则,一个人帮助别人之后,别人必然会有一种欠人情的感觉,因此总是会找机会把欠了的人情补上,这实际上属于一种对未来的变相保证,同样是会让人感觉到高兴的。
总之, 跷跷板互惠原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在交流中更是如此,只有平等交流,双方才都会感觉到快乐。如果在交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么这种人是注定不会快乐的,是注定要“孤独一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