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何有的人愿意追捧贵重的商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自己的弟子,就给了弟子一块又大又美丽的石头,叫弟子去菜市场试着卖掉它。在临走之前,禅师特意叮嘱弟子:“不要真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要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听别人出价就可以了,然后你只要告诉我在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弟子带着石头来到了菜市场。在菜市场,大家看见石头异常美丽,都围观了起来。一些人认为它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装饰品摆在家里面;也有人认为可以拿给孩子玩,孩子一定会喜欢的;还有人认为可以当成称量蔬菜用的秤砣使用。于是有人就开始出价,打算买下它。但是,他们的出价并不高,最多的也只是出了几个硬币。弟子遵守师父的规定,并没有把石头卖掉。回来之后,弟子对禅师说:“在菜市场里面出价最多的人,也只出了几个硬币。”禅师说:“现在你带着它再去黄金市场卖,同样是只看看别人的出价,不要卖掉它。”于是弟子又带着石头去了黄金市场。

从黄金市场回来之后,弟子非常高兴,对禅师说:“在黄金市场,这块石头的价格要比在菜市场高很多,居然有人愿意出到1000块的高价。”禅师又说:“现在你再去珠宝市场试试看,别人的出价低于50万,你都不能卖掉石头。”

于是弟子又带着石头来到了珠宝市场。在这里,他发现居然有人愿意出5万块买这块石头。弟子动心了,但是因为禅师吩咐过,所以即使是5万块的高价,弟子也没有把石头卖掉。出价的人看到弟子不愿意卖石头,于是又把价格提高到了10万块。但是,弟子仍然表示自己不会在这个价钱上卖掉石头。随后,买石头的人继续向上加价,从10万,到20万,再到30万,然而弟子仍然不为所动。一直等到有人出价到了50万,弟子才遵照禅师的吩咐,卖掉了石头。在卖掉了石头之后,弟子依然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他从来都没奢望过能卖到50万,这远远地超出了他的心理预期了。

等到弟子从珠宝市场回来之后,就把自己的疑问向禅师说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块同样的石头,在不同的地方却能卖出不同的价格。禅师对他说:“如果你的理解能力足够的话,现在就应该明白了,实际上我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道理: 你的价值不是任何人能够决定的,只要你找对平台,你就能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

在这个禅师告诉自己的弟子关于人生价值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那就是“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后来被引入到了心理学当中。它反映的是人们进行挥霍型消费的心理: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会因为其标价高而降低,反而会增加。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就越有购买愿望,商品就会越畅销。

这样的一个论断,显然并不能让人信服。按照正常的想法,在两种商品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应该更倾向于价格低的商品,怎么可能会舍弃便宜的商品,而去追求昂贵的呢?况且,人们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为了几块钱而和卖商品的人砍价,又怎么可能不买便宜的商品而去买昂贵的商品呢?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有这样一件事情:在北京的一家玉器商店内,某一天,店老板突然让营业员把两个相同的玉镯子标上两个不同的价格出售,其中一个标价200元,另外一个标价500元。老板的行为让营业员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他觉得在相差300元的情况下,顾客一定会买那个200元的玉镯子,而那个标价500元的肯定卖不出去。对于营业员这样的疑问,老板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要求营业员按照自己说的话去做就可以了。既然老板都这样吩咐了,营业员也没有再说什么,于是按照老板的吩咐,把两个玉镯子分别标上了价格。但是在他的心里面,是不认同老板的这种做法的,甚至他还有一种等着看老板出丑的期待。但是,营业员没想到,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大跌眼镜。

在把两个玉镯子的价格分别标好了之后,很快店内就来了一群外地的游客,其中一位女游客拿起那两副手镯,开始比较。营业员也不知说什么好,干脆就站在那里看着。过了一会儿,似乎是比较完了,就听那位女游客说:“这个500元的手镯我买了,给我包起来。”这时她的同伴说:“这个看起来和那个200元的没有区别,买那个200元的就可以了。”买镯子的女游客看了同伴一眼,自信地说:“有区别,质地不一样。”于是便买下了那个标价为500元的玉镯子。

游客走后,营业员觉得老板真是神了,于是就问老板为什么刚才的顾客要买500元的镯子,这不是摆明了在当冤大头吗?老板说:“我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反正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再比如,杭州西湖附近曾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拍卖品是二两龙井。当时参加拍卖会的人很多,甚至连一些业界大佬也不能免俗,派人参加竞拍。最后,这二两龙井以14.56万元的天价卖出。

这二两茶叶到底有什么特别?为什么它的价格居然会比黄金和钻石还要高呢?原因就是这二两茶叶是有来头的。西湖龙井山上生长着18棵茶树,是宋朝茶王胡刚亲手植下的,历代帝王指定从这18棵茶树上摘下来的茶为贡茶。后来,乾隆皇帝钦定这18棵茶树所产之茶为“御茶”。拍卖会上的这二两茶就来自这18棵茶树。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但反过来想一想,即便其为御茶,但是终究还是茶叶,与其他龙井茶能有多少分别?喝了还能长生不老吗?可是居然真的有人掏近15万元的天价,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只是这两位,还有很多。那么,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之所以会有人愿意出更大价钱买那些高价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炫耀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已经不能算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了,而变成了一种富贵的象征。有些人之所以会买这种商品,并不完全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的满足。在他们的潜意识当中,越是价格昂贵的东西,就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富有和地位,也就是越具有可炫耀的属性。因此,为了显示自身的富有和地位,满足自己的面子,这些人自然对价格高的商品趋之若鹜。

当然,并不排除一些人消费昂贵的商品,是单纯地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自然也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选择价格更高、质量更好的商品来满足自己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

从商品的实用价值来看,凡勃伦效应对于消费者起到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为它让消费者花了更高的价钱,助长了社会竞相攀比、贪图享受的恶劣风气。

但是,站在人的价值的角度来看,凡勃伦效应起到的作用又是积极的,因为它提示了我们, 在不被别人认可时不要总是去否定自己,而是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并且,不论在任何人面前,都要向别人证明你的价值。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9ZsoGxCD6Fgcmppm+4aq2iSRJ92Aj76rydacTiXhPVInIqVlhZ+12I+LWuBSQ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