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酝酿效应
解决不了的问题暂时放在一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传,在古希腊时期的叙拉古,国王赫农王曾经命人打造了一顶金质的王冠。虽然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金子一样重,可国王还是怀疑金匠在其中掺了假,于是就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他的科学顾问即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让他验证一下这顶王冠是不是纯金的,而且要求他不得破坏王冠。阿基米德尝试了很多办法,可是都无法证明金匠有没有捣鬼。

这一天,阿基米德在家里洗澡,当他躺到盛满水的澡盆里时,他发现澡盆里的水溢了出来,并感觉到他的身体被轻轻地托了起来,不禁想道:相同重量的物体,由于体积不同,排出的水量自然也不同……随后他就恍然大悟,想到了利用测定固体在水中的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王冠的真假,于是兴奋地从澡盆里跳了出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跑去做实验了。他把王冠放进盛满水的盆里,量出了被排出去的水的体积;接着把同样重量的纯金也放进了盛满水的盆里,也量出了被排出去的水的体积,结果发现前者大于后者,这说明了王冠的体积要大于纯金的体积,也说明了王冠之中掺了其他与纯金的密度不相同的金属,因此他断定金匠在王冠中掺了假,并由此发现了浮力定律。

在反复探究一个问题却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暂时把这个问题搁置一段时间,等到出现某种机遇时,自然会浮现出新思路,从而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酝酿效应”或“直觉思维”。由于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是酝酿效应的一个经典例证,因此人们又称其为“阿基米德效应”。

酝酿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但适用于科学家,也适用于普通人。换句话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任何人都难以避开酝酿效应的影响。那么,这种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原有思路的不合理会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时如果暂时把这个问题放下,就能够消除这种不合理的想法,使个体能够运用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而人在休息时恰好能够消除前期的紧张心理,并忘记之前的不合理的或僵化的思路,具备创造性思维;再加上在酝酿期间,虽然个体暂时中止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思考,但是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停止,而是断断续续地在潜意识层面上进行着,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那些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会跟最近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从而削弱定式思维的作用力,重新构造出一条线索,进而对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并顺利地解决问题。

因此,假如你遇到了一个难题,并且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来,这时你不妨暂时把它抛到一边,改做其他事,比如喝一杯茶、出去散散步,甚至等上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让思维进入“酝酿阶段”,之后再来解决它,说不定很快就能找到解决方法了。

通过酝酿效应的表现形式和思维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酝酿效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非逻辑性和自发性。说到非逻辑性,是指它既不具有主观推理的形式,也不具有其他的规律性,而是跨越逻辑程序直接得出的结论,具有不可解释性、逻辑程序的高度浓缩性和综合性。说到自发性,是指酝酿效应是不受当事者主观支配就会发生的。

了解了酝酿效应的原理,我们就能扬长避短。比如,在学习方面,我们既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又不能一味地钻牛角尖,而应该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或是换一个新思路,或是尝试向别人请教,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仅学习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一样,也要做到既认真又注重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yyMek2Fjvobqtd8/Qx5vSr8BLrxZpWF327d92Vo1v+MoaoGsSAJeFAoyNME+5v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