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煤气灯操控:一种新的流行病

为什么煤气灯操控现象如此普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聪明、坚强的女性陷入这种令人崩溃的操控关系中,甚至连20世纪50年代情景喜剧里的婚姻模式都在它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文明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男男女女都挣扎着摆脱那些控制欲极强又残酷无情的雇主、家人、配偶和朋友?为什么如此难以看清这种操控关系的真实面目?

我认为促成煤气灯操控成为流行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这些原因均源自我们文化中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观念,远比处在煤气灯操控关系中的任何个人原因更重要。

女性角色大转变以及转变后的反作用

谈到男女之间的恋爱和职业关系,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女性角色发生了迅速而突然的变化。上一次女性角色发生巨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男性纷纷参军入伍,空出大量工作,一大批女性涌入职场,接替了他们的岗位。好莱坞立刻关注到了这种女性掌握经济大权的新现象,制作了几部关于煤气灯操控的电影,其中就包括英格丽·褒曼和查尔斯·博耶主演的《煤气灯下》。在这些电影中,一些有权有势、有个人魅力的男性设法欺骗那些工作能力强却身心脆弱的女性,诱使她们放弃自己的认知,这种操控关系似乎与当时社会上对两性的期待和两性经历的突然转变有关。不管是在20世纪40年代,还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女性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被赋予了新的权利,而这种角色的转变让她们自己和她们的伴侣都感觉到了威胁。尽管她们获得了新地位,能够自由工作、竞选公职、参与公共生活,但很多女性依然渴望传统的两性关系—拥有一个她们可以依靠、给予她们指引和支持的强壮男人。与此同时,很多男性对女性追求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里的平等权利而感到一定程度的不安。

在我看来,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一些男性被坚强、聪明的女性所吸引,但又想控制她们。而一部分女性则是积极地“重塑”自己,期待能够委身依靠男性,不仅是为了获得情感支持,更是为了建立对自己的认知,对“我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谁?”的问题做一个交代。于是,新时代的煤气灯操控者和被操控者就此诞生了。

矛盾的是,女权运动在给女性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还要求她们成为坚强、成功和独立的女性,这无形中也给我们中的很多人带来了压力—理论上来看,这样的女性能够免受来自男性任何形式的情感虐待。因此,这时候如果有女性陷入了煤气灯操控或者其他虐待关系,她会感到加倍耻辱:一是因为她们处于一段糟糕的关系中,二是因为她们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强大、独立的标准。于是,出现了讽刺的一幕:这些被煤气灯操控的女性,因为身上贴着想要成为独立、坚强、成功女性的标签,会选择放弃寻求帮助。

猖獗的个人主义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立感

传统社会并没有为个人发展提供太多的空间,却能很好地将大多数人维系在一个安全的人际关系网中。我并不是说女性在婚姻中从未体会过被孤立的感觉,但她们的确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家庭关系,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礼仪,成为整体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即便在我们所处的现代工业社会,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很多机会接触社会网络—工会、教会、社区团体、种族群体,甚至几十年前也如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是整个大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大世界里,每一个人,甚至配偶或雇主,都可以在更大的社会语境中被看到。

然而,如今的社会个人流动性很大,消费主义盛行,我们的社交联系越来越少。我们长时间工作,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闲暇时间基本是跟伴侣或三五好友聚会,很少参与教会团体、工会或社区组织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越来越接触不到其他信息来源和反馈,无形中个体的角色被放大,任何个人都有可能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伴侣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情感寄托,雇主仿佛对员工的职场地位拥有无限的决定权,朋友似乎成了我们忙忙碌碌、越来越孤立的生活中屈指可数的社交关系。因此,我们把自己得到社会认可的全部需求都寄托在这些关系上,期待它们能够完善或定义我们的自我意识。在传统社会中,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情感纽带来获得踏踏实实的安全感;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只能求助于一个人,即我们的伴侣、朋友或家人。然而,我们渴望被理解、被倾听的需求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关系能满足的。一方面,我们渴望被社会认同自己是善良、能干、值得被爱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越来越脱离各种社会联系,只能日渐沦为被煤气灯者操控的对象。

煤气灯操控文化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煤气灯操控更是无孔不入了,因为现在的人比可能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焦虑。我们日复一日地被一大堆新闻和信息轰炸,我们清楚地知道其中有些内容并不准确,有些甚至算得上是“假消息”或“虚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不再确定自己能相信什么,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被煤气灯操控。

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广告中总会传递这样的讯息:没有哪个男人不喜欢拥有完美的2号身材(即模特身材)和漂亮妆容的女人,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事实并非如此;学校领导一边告诉孩子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学习本身,一边又提醒他们,如果没有好的学业成绩和SAT成绩,就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政客今天这样行事是这个理由,中途转换立场后又会给你另外一个理由,却从不会承认是政治路线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我们生活在一种“煤气灯操控文化”中。我们不是被鼓励去发现或创造我们自己的现实,而是被数不尽的形形色色、无力改变的规约所轰炸,被迫忽略自己的想法,接受眼前这个社会所营销的需求或观点。 RT5viHLyKehELYiLGnZ6thrKujShd7INBO66qGG0oEKk81UlthEPYQhcvJy6eYH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