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之家不旋踵而败,往往不知乡里耕读之耐久。所以致败之由大约不出数端。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未有八者全无一失而无故倾覆者也。
士大夫之家,很容易快速衰败,通常没有乡下耕种读书那些人的家族长久。他们之所以衰败,原因无外乎就那么几种。家道衰败的原因有四种:一是不讲究礼义廉耻;二是兄弟间不和睦;三是妇女生活作风淫乱;四是后辈狂妄无礼。个人身败名裂的原因也有四个:一是骄傲自大,凌辱他人;二是昏聩懒散,放纵下属;三是贪婪刻薄;四是言而无信,反复无常。从来没有听说过,以上的八个弊端,一个都没有,却让家道和自身衰败的。
家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非常重大,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但是却不是人人都能如愿,有的家族很快就会衰败,而有的家族却能延续数代、甚至十数代。会有这样的差别,自然也是有其原因的。所以想要让家庭兴旺长久,就一定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曾国藩认为,官宦之家容易衰败,而耕读之家会更为长久。古人也有“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样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处于清贫艰苦的环境时,可能更容易激发出向上的志气,也能够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可一旦跻身富贵之后,往往放松警惕,就会滋生出“骄”、“奢”之风,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家族间必然会乱象横生。“骄”使人轻慢无礼,无视礼仪礼节;“奢”使人铺张浪费,乐于攀比,贪图享受。从这“骄”“奢”二字中,可以滋生出各种败家弊端。
曾国藩将这些败家弊端总结为四点: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
第一点,礼仪全废者败。有很多富贵人家,因为得势,因此目中无人,将诸法礼仪抛之脑后。在对待他人时趾高气昂,粗鲁无礼,反过来,这样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善待。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善待他人,他人才会善待你。
礼仪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个小故事中很明显看出来:岳飞与牛皋一同去京城考试,在考试的前一天,牛皋想先去看看武试的场地,所以就自己出去了。他出去之后,遇见了一位老翁,便上前询问:“喂,老头,去校场要怎么走?”他的粗鲁无礼让老翁心中十分不满,所以老翁什么也没说,自己走掉了。因此牛皋只能自己找路,结果多走了很多冤枉了,花了很长时间才到校场。而岳飞在旅店等牛皋,见他好久都没有回来,担心牛皋粗鲁无礼,会惹出什么麻烦,便去校场找他。岳飞在路上也遇到了一位老翁,便双手作揖,问道:“请问老伯,校场的路应该怎么走。”因为岳飞十分有礼貌,所以老翁便为他详细的讲了去校场的路。
第二点,兄弟欺诈者败。所谓家和万事兴,只有和睦的家庭才能很好的发展。如果兄弟间不和睦,为了争夺利益尔虞我诈,一个家族必然不会长久。一箭易折,十箭难断的故事就告诉我们,想要家族强大,那么家庭成员就必须团结起来。富贵之家,因为存在的利益较多,所以兄弟间争夺利益的事情也更长发生。利欲熏心,人总是会被利益蒙蔽双眼,导致六亲不认,由此而酿成了诸多悲剧。
第三点,妇女淫乱者败。与兄弟欺诈一样,妇女淫乱也是导致家庭内部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妇女一定要恪守本分,如果放纵淫乱,必然会造成家庭破裂,严重者会导致家破人亡。
第四点,子弟傲慢者败。《孟子·离娄下》中记录了孟子对齐宣王说的一段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由此可见,不论地位多高,权势多大,如果轻视他人慢待他人,他人也不会真心待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也就是说你轻视我如草芥一般,那么你就是我的仇敌。富贵之家,多傲慢子弟,轻视侮辱他人,四处树敌,家族又怎可兴旺长久?
除了这几点之外,一个家族想要长存,还需要依靠家族中的人,家族的兴旺,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力量,所以,对于个人来说,也需要注意以下四点,“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