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
大陆理性派

第一章
笛卡尔

第一节 问题

笛卡尔同培根一样,坚决的反对旧权威,极力的主张哲学的实用性质。他说:“哲学是人所能知的最完备的知识,是生活之指导,健康之保障,以及一切文艺之发明。”然而他与培根有不相同的地方,他以数学为哲学之模范的方法:他常叫人研究逻辑,并且利用数学的研究以练习逻辑的规则。他不仅提出人类知识之纲领,并且想建设一种确切如数学之思想系统。他对于自然界的见解与挽近的自然科学家相同,自然界之各个事物,纵然是生理的作用及情绪,都须作机械的解释,不必假助于法式或本质。他又采用当时所尊崇的唯心论之根本原本,以应付新科学之要求。他的问题在调和机械论与自由、上帝及灵魂之说。

笛卡尔(René Decartes)生于一五六九年,死于一六五零年,是Touraine地方的人。他是一个贵族家的子弟,受天主教学校Lafliche的教育,学古文、经院哲学与数学。他觉得唯有数学的道理确实明显,其余的学问概不满他的意,一概的丢弃。一六一二年离校之后,就想由他自己在这大千世界中,发明这种学问。于是出门游历,并且加入莫锐斯(Mowrice)之军中,把人情世故好好考察一番。当此之时,他的求知之念,一点不衰,虽在司令部中,一遇闲暇之时,仍是沉思默想。他因为总想求得如数学一样的真理,所以在Loretto圣宫祈祷神帮助他解决这种问题。一六二一年,退伍之后,至一六二五年止,专心致意于游历及研究。自一六二五年之后,在巴黎与一般科学家结为朋友,因后觉得有独居的必要,乃跑到荷兰,潜心预备其著作,凡二十年。一六四九年,应瑞典极有哲学兴趣的克立斯提那皇后(Christina)之招,至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游历,因气候之不宜,死于旅次。

他的著作有Discours de la méthode,1637 ;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1641 ;Principia philosophiae,1644 ;Les passious de 1,^ame,1650。Le monde ou traite de la lumière于一六三○年开始著作,旋因伽里略被教会判处死刑,未敢完成出版,到了一六六四年与他的Traité de 1,homme同时出版。此外有信札及其他书。

关于笛卡尔之著书:

K. Fischer,Descartes and his School,transl. ;monographs by Mahaffy,Jungmann,Hoffmann,Liard,Fouillee ;N. Smith,Studies in Cartesian Philosophy ;Boutroux,Descartes and Cartesianism,in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vol. IV,chap. xxvii ;Rev. de met,et morale,July 1896,Descartes-number ;Natorp,Descartes’Erkenntnistheorie ;Koch,Psychologie Descartes’;Heinze,Sitenlehre des Descartes ;Touchard,La morale de Descartes ;Life of Descartes,by E. S. Haldane.

Levy-Bruhl,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in France ;Damiron,Histoire de la philosophie du XVII,siecle ;Bouillier,Histoire de la philosophie cartesienne ;Monchamp,Histoire du Cartesianisme en Belgique ;Iverach,Descartes,Spinoza,and the New Philosophy ;Schaarschmidt,Descartes und Spinoza.

第二节 科学之分

据笛卡尔说,哲学的第一部分是玄学。玄学是包括知识的原理:如神之主要性质,灵魂之非物质及吾人本身中之简单明了的观念之定义。哲学的第二部是物理学。物理学考求物质事物的原理;既得原理之后,乃概括的研究全体宇宙之如何构造;其次,则分别的研究地球之性质及地上万有之性质——如气、水、磁石、火及别的矿物之性质——再其次,则研究动植物及人类之性质,以便发明对于吾人有益之别种学问。所以哲学如同一棵树,玄学是根,物理学是干,其余的学问都是由这干生出来的枝,大体可分医学、机械学、伦理学三种学问。

伦理学是最高等、最完备的学问;他包括其他一切学问之全部知识,而为智慧的最高的一级。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Philosophy)的第一部分,就是玄学,其他三部分,都是物理学的概要。

第三节 知识之标准及方法

笛卡尔的目的在发现确切自明的真理。这种真理为具有常识及推论力的人所共同承认的。这种知识非经院学所能贡献的;他们对于每一同种对象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在这种场合不能寻出确实性。其他科学,依据经院哲学的原理也不能建设坚固的基础。吾人若向经院哲学中求明确的知识,其结果不过得些悖谬的意见与疑难。哲学中无一问题不待讨论。所以欲在学问之中得一些真实可靠的知识,必须扫出这些谬见,并且须根本改造。

吾人为免出传袭的意见起见,必须研究这个大千世界。“一个人纵然读完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但是如果不能对于各种问题下健全的判断,终久不能成为一个哲学家。”仅知他人之意见,不是学问,乃是历史,我们须要自己思索。然则吾人求明确的知识,其程序如何呢?到底应用什么方法呢?数学是吾人推理的最好的模范;因为只有数学家乃能寻求确切自明的命题。例如二乘二等于四;三角形之内角之和等于二直角;这种说法,吾人决不能有所异议。吾人若能于哲学之中发见这种真理,那些无数的争端,皆可解决了。上帝之存在,灵魂之不灭,外界之真实,通通可以迎刃而解,而学问之基础,也可以立定了。

我们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呢?其方法是什么呢?这种方法是以自明的原理为出发点,这种原理,是听着他的,懂得他的人,所共同承认的。由此原理以演绎其他的逻辑上必然的命题,如果推论不错,这演绎的命题也是自明的命题。换言之,由简单的自明的命题,进而至于复杂的明确的命题。这是综合的或演绎的方法。

这种方法必须应用于哲学中。在哲学上,我们须先由绝对确实的第一原理——自明的命题——为起点,进而至于同等真确的新真理。这种真理在陈旧的经院哲学中是得不到的,因为由陈旧的经院哲学中只能得到一些歧异的见解。且而我们不要依据他人的威权承认任何真理;我们必要自己去探求真理,切不要以自己未曾显然明白的认为真的东西是真的。在这种地方,必须靠着自己。我们有许多成见,都是当小孩子的时候,由父母师长传授的。这些意见之中,有许多可以由经验证明其为谬误的;也许全部都是谬误的。感觉常欺骗我们,因而不能信任他吗?我们如何知道有真的实在与他们相当呢?我们的身体与行动也不是真的实在吗?不,这些问题我们都不能确定的;我们在梦中总觉梦中的情况是真,究其实来,不过幻象而已。现在我们也许是做梦,因为我们没有理由确切的区分梦寐与觉醒。我们现在所见的世界,未必不是一个恶鬼使我们在幻想中造成的;也许心理之外,没有这种世界。纵是数学之论证,也还有可疑之点,因为我们看见有些人往往对于数学不免演出错误,并把错误信为绝对的确实。再者,全能的神,也许在创造我们的时候,就使我们常常受我们所认为所最熟悉的东西的欺骗。

所以任何观念,都似乎不是真的。笛卡尔曾说过:“我恐怕我所见的万事万物,都是错的。我觉得我的好欺骗的记忆所贡献的东西,恐怕都不是真的;我恐怕我并无感觉;我恐怕我所相信的物体、形状、体积、运动、位置都不过是心理中的虚构。然则什么东西可以认为真呢?天地之间,也许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认为确实的。”

但有一件确实的事情,就是我思想或怀疑;这件事是可信的,不容怀疑的。若思想时候,说思想不存在,那是矛盾的,讲不过去。笛卡尔未尝根据经验的心理事实推定:我思想,所以我存在;但他所持的理由是:怀疑必有一个怀疑者,思想必有一个思想者,思想之物或精神的实质;由是得到他所认为合理的自明的道理。怀疑之意即是思想,思想之意便是存在;所以我思想,故我存在(I think,therefore lam),“凡穷究哲理的人,必认这为最确切的知识”。这就是我们所寻求的自明的原理、玄学的起点。这种言论又贡献一种真理的标准。他是绝对确实的,判然明了的。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普通的标准:凡属判然明了的,都是真的。

第四节 神之存在之论证

现在我们有了基本的原本和知识的标准。然则此外还有什么是我们所能知道的呢?如果我们有神好欺骗人的观念,则任何事物是否真确,尚属疑问;我们尚不知道神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不是一个骗子。这种难关须得解除。我们的观念有些似是生成的,有些是造成的,其中多半似乎是由外界得来的。有一些观念我们当作外界的结果或印本。然而这些东西也许是虚幻。神为这些观念中之一种。然而无论什么东西不能生于无,凡存在的东西,都有其存在的原因,这也是自明的道理。且而,结果与原因,其大小必相同,其真实亦必相同。如一最完全的东西决不能由比较不完全的东西里头生出来。我们必不能是神的观念的原因,因为我们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而神的观念是无限的,完全的。所以神的观念必是神给我们的,而神必是存在的。这种神存在之论证,不是安瑟伦(Anselm)之本体之论证,是因果的论证,根据一种完全的实体之概念而来。这不是因我们有了神之概念,遂说神存在,乃是说因为有知道神的人,必有比知道神的人更伟大的东西。但是也可以说无限的观念,仅是消极的概念——完全之否定。据笛卡尔说,有限的观念包含无限的观念或神之观念,是不可能的;假设我们心中,没有比较我们本身完全的东西的观念,我们又如何能够怀疑,如何能够希望呢?怀疑之中,便含有真理之标准,不完全之中,便含有完全之标准。

再者,我们不能为我们自己的存在之原因,因为我们有一个完全之观念;假如我们创造自己,必定已将自己创造的很完全,且而必能保护自己,却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假如我们的父母创造我们,父母必能保全我们,却是事实上也是不能的。归根结底,免不了完全而存在之神之观念。我们并无能力认识神之不存在。这是安瑟伦与奥古斯丁所用的本体论的论证。

有的人以为神圣的完全必不止一个原因,此实未加深思之论,因为若有许多原因,便非完全了;所谓完全,必只一个原本,一个神。神必是自为原因,如果神还有别的原因,别的原因必还有别的原因,由此类推,以至无限,永远不能得其究竟了,我们就有无限的退步,而无归宿了。

我们的神的观念得自神,所以是与生俱有的。神不仅是原因,又是我们存在之原型,神是依据他的影响,创造人类。神创造人时把神之观念放在人之心中,并不足奇;好比工人把他的记号,印入他的制造品之上。设使神不存在,人亦不能成其为人,并且神之观念亦不得有。吾人知道神及人之心灵,较之知道有形的物体还熟悉些。我们对于神之观念加以深思,就知道神是永久的,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并且是至善与真理的本源,万事万物的创造者。神无形质,不能以感官感觉之。神有智慧与意志,不过与我们的意志和智慧不同。他不愿意犯罪或作恶,因为罪恶是存在之否定。这是寻常有神论的见解,尤常见于经院哲学之中。邓·斯科塔斯(Duns Scotus)主张理性不与默示冲突时,我们方能承认理性,笛卡尔对于这是表同情的。又如斯科塔斯说神可以安排一个与现在不同的世界;事物所以是善的,乃是神将他铸成这样;但非因其为善神乃铸之。这也是笛卡尔表同情的。

第五节 真理与错误

如此,则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几条自明的真理:我存在,凡判然明了可辨的,皆是真的;任何事物都有原因,原因与结果必有同等的实在与完全;神是存在的,神是完全的,不欺骗人的。但我们常有错误,常被欺骗,是什么道理呢?这种道理,第一,由于神所赋于我们别辨是非之能力是有限的。其次,错误之发生,由于认识力与选择力,悟性与意志两种原因,同时并发。我们若仅靠悟性,则既不能肯定任何事物,又不能否定任何事物,仅能了解可以构成判断之观念,其中没有错误。意志是非常完全的,其本身也不是错误之根原。故错误之生,生于吾人观察事物尚未十分明了时,意志遵下判断;把假的当作真的,坏的当好的,这是意志之错误与罪过。

第六节 外界

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加以讨论,那个问题就是外界(external world)。我们想到我们以外,还有物体;然吾人如何能知其真有呢?我们凭本能,把所有的痛苦、喜悦的感情以及一切的欲望与感觉,推论到与物体的原因有关系。但感觉既是靠不住的,我们就不能以这些经验之存在,证明物体之存在。然而此等状态,既不是我们自己产生的,他们必须产生于神,或产生于外界的事物。如果他们产生于神,我们便是受了欺骗——因为我们不知道神是他的原因——神就是一个骗子了。然而神不是一个骗子,这是我们知道的,所以感觉必是产生于实在的物体。

然则物体到底是什么呢?物体是离吾人思想而独立的,不假吾人之存在而存在,这种独立的东西叫作实体(substance)。所谓实体,不过是不假别的东西之存在而存在。其实,也只有一个实体,是绝对的,那就是神。所以严格的讲起来,我们只有一个绝对的实体和两个相对的实体——精神与物体。精神与物体彼此独立,不相依靠,但都依靠于神。他们有根本不相同的地方,我们只由他们的属性就能认识他们。属性是什么呢?就是实体之固有的重要的性质。没有属性,实体就不能设想,又不能存在。但属性能以各种不同的形状,显露其自己。实体与属性离了形状,还可以认得,但形状离了实体与属性,就不能设想。离了体积(extension),不能想像形状(figure),没有具有宽广的空间,不能想像运动;没有思维,不能有感觉、想像或意志。然而舍了形状或运动,还可以想像体积,舍了想像或感觉,还可以有思维。实体不能变其属性,然能变其形状。物体常有伸张。形体不必一定有伸张。神是无变化的,所以神无形状。

然则事物是什么呢?我们在物体中知觉着最明了的,是物体的根本属性。声、色、嗅、味、寒、热,皆非物体之属性;因为这些东西是混乱的,不能显然明了的知觉之。我们所感觉的东西,都不是物体之真的实在。物体之属性是体积,不是别的东西。物体与体积是一种东西。体积是长宽厚,所以体积与空间又是一样的东西。每一个物体是一个占有一定空间的度量,所以没有空虚的空间:凡有空间之处,便有物体。空间是可以无限的分割,所以空间无最后的部分,因而无原子。物体之最小部分可以继续分割;分割之结果不是原子,乃是微点。体积也不是有限的,有形的世界是无限的。

外界之一切作用是体积之变状。体积可以分至无穷,他的各部分或离或合,成就了种种的物质之形式。物质之变化,或形式之差异,都是起于运动。运动就是物体由此处转至彼处的动作。运动是活动的东西的模型,不是一种实体。一切变动,都是由这个空间转至于那个空间之运动转移。“运动是物体或物体之一部分自其密接的物体之邻近转移开,而我们所谓之静止,即转向于其密接的物体之邻近之意。”物理界可以机械学解释之,一切变动皆起于冲突与压迫,并无距离开了的动作。所以天文的事实,必是因有了一种普遍的以太而生的。认作有体积的物体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所以我们说神是运动的第一原因。“最先神创造物质时,就赋予运动和静止,到了现在,仅能由他聚合的能力保持原先所赋予的运动之量于全体物质中。”这种原始的推动力的见解是笛卡尔当时及其以后所共同的。伽里略与牛顿也都承认。这是亚里斯多德的思想。苟欲免于神之干涉世界,势将抛弃了机械论而转入了经院哲学,笛卡尔乃说神曾给世界以一定量的运动;运动是永恒的,这是能力不灭说的胚胎。物体不能自生运动,又不能停止运动;因而物体不能增减运动,而运动与静止的分量始终如一。

因为神是不变的,所以物体界的变化,必是依据有恒的规则——自然法则。一切自然法则,都是运动的法则。物体中之一切差别,都是可以认为各部分之不同的关系。固定的物体,是各部分联结而为静止的状态之物体;流动的物体,是各部分运动不息的物体。

第七节 精神与物体

精神与物体是相反对的。物体的属性是体积,是被动的;精神是自动的、自由的;他的属性是思维,精神与物体是绝对的不同:精神绝对的无体积,物体绝对的无思维。我们不能想像心理或心灵无思维。心灵是有认识能力的东西(res cogitans);吾人有判然明了的自我之观念,就是因我们是能思维的东西。所以精神的我与肉体的我完全不同,并且精神的我可以离肉体的我而独立。离了想像与知觉之能力,我们仍能判然明了的认识自我为完整的,但是离了有认识力的自我,就不能认识知觉及想像之能力。所以想像与知觉之不同于自我,犹如形状之不同于物体。 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凡是物体的属性如体积、形状、局部运动,以及别的类似的属性,都不属于吾人之本性,而属于我们的本性的唯有思维。所以精神的观念先于物质的观念而有,且较物质的观念确实些。物体是否存在,当属疑问之时,我们的思想之存在,已经确定了。

笛卡尔在这种极端的二元论中,所最注意的是:使自然界不受自然科学的机械的解释。精神离开自然而有其自己的独立的领域。物理学遵循其自己的路径前进;一切目的或究竟的原因都逐放于物理学之外。精神和物体的分别恰如经院哲学时代神学和哲学的分别。笛卡尔把这样学说适用到全体的有机界,甚至于用到人之身体。他把人体当作一个机械,与动物的肉体相同。人体中的运动原理就是心中之热;运动的机关就是筋肉;感觉的机关就是神经。动物的心灵散布于心脏的血液之中,由动脉以入于脑髓,由脑髓以传于筋肉和神经。所以身体的机能在这个机械中,自然由他的机关的部位,发生作用,恰如钟表或其他自动机之运动遵循其轮子与摇摆。身体之中除了血液和动物的灵魂之外,无需假定有感觉的心灵,或其他的生机的运动的原理。笛卡尔否认亚里斯多德和经院哲学派的生机论(Vitalism),贡献一种有机的自然透澈的机械观。

倘若精神和物体是互相排拒的,其间必无交互的作用。精神不能生变化于身体之中,身体亦不能生变化于精神之中。但笛卡尔未尝由他的前提演出这种结论。有些事实指出人类的身体和精神有亲密的关联,如饥渴之嗜欲、情绪、心性、色、光、音之感觉皆是其例。这些事情之发生都不能说是仅有赖于身体,或仅有赖于精神,必须以身体与精神之结合解释之。这种结合不能认为领港人(Pilot)与船舶之结合。精神和身体结成一种实体的联合。上面所说的各种感觉,都是这种联合的结果,是意识的混合的形状。换句话说,人不是一个纯粹的精灵。动物的运动及我们常有的运动之发生,并与性理无干涉;感官受了外物体的刺激,只反应于动物的心灵,而这种反应是机械的——动物原来不过是个机械——但人类的感觉就不如此了。倘若我只是一个思想的东西,我们的灵魂与肉体没有什么关联,则我们虽知道我们饥饿,但并不觉得饥饿。我们就没有这些意识之混合的状态了。

然而这种亲密的联合,到底如何,尚未不十分明了。笛卡尔曾劝人不要把身体和精神彼此混合起来。他说思想和体积,在人类中,虽然可以联合一体,但本性不一致,不要认为两个物体之混合。心灵与身体在结构上可以合拢,但在性质上不能合拢,这种合和不能认为两个物体之混合。据他说思想虽能由感觉激动;但不是感官之结果,感觉、感情、欲望便是心灵与肉体联合而被激荡所产生的。然而身体和精神虽可联合,终究还有区别;把他们聚集一起,神不能把他们分开。笛卡尔的这种思想,似乎以精神与物质间的关系,不是物质的状态产生或变成精神的状态,也不是精神的状态产生或变成物质的状态;精神只受有机体的作用之扰动。笛卡尔所以有这种游移不定,暧昧不明之论,是因为他想以纯粹机械原理说明物质界,同时又想为精神的原理之动作留地位。但经验之事实指出精神与物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使笛卡尔对于二者间之显明的划分成为不可能。

然而他有时候又不迟疑的承认二者之间有因果的交互作用。心灵虽和全部身体相联合,但其功用则较特殊,他的主要位置在脑髓之松果腺中。感觉的对象激起运动于动物的心灵中,再传到松果腺中;如此,即生出感觉来。心灵又能以种种之方法运动松果腺;这种的运动传于动物的心灵中,经神经以达于筋肉。这显然是认精神和身体的关系是因果的关系,由松果腺的媒介,生出二者间之交互关系。

第八节 情绪

据笛卡尔说,心灵非由各种心灵或心能组织而成,乃由一个单一原理组织而成,这个单一的心灵有智、情、意三种作用。笛卡尔又分心灵为自动的与被动的两方面。前者为我们的决择或意志之动作,这是依赖于心灵的本身;我们或爱神,或想及纯粹的思想,或创造想像之景致,或运动我们的身体,完全属于自由意志。后者为感觉及感觉之印本,我们的嗜欲、痛苦、热及其他肉体的感情,都是与外物或身体有关系。自动的状态是绝对的在心灵之权力中,身体只能间接的变动之;而被动的状态,则绝对的依靠其生理的原因,除了心灵的本身是他们的原因之事件,心能仅能间接的变动之。然而还有别种状态或知觉,我们觉得他是在心灵本身的影响。这些状态是喜怒等等之情操,严格的说来,都是情绪(passions),他们都是心灵之知觉或情操,都是由动物的心灵之运动而发生,而撑支,而加强。然而这些情绪的主要用处,在鼓舞并支配心灵,使其对于身体有益之事物发生意志,如恐怖激起逃避之意志,勇敢激起战争之意志,诸如此类。各种正当的情绪之直接原因,为刺激松果腺之各种动物的灵魂之运动,然而有时也由心灵之动作而生;所以分析情境,也可以引起我们的勇敢的感情。

本来的嗜欲与意志间之冲突,是两种相反的运动之冲突;这两种相反的运动:一种是身体想用其精神激动其松果腺之运动,一种是心灵想用其意志激动其松果腺之运动。各个人可以由这种冲突之结果,认识他的心灵之强弱。无论心灵如何的软弱,但如果指导适宜,无不能绝对的支配其情绪。然而心灵若无真理的知识,依然无充分的权力。

笛卡尔列举了六种原始的情绪为惊、爱、憎、欲、乐、忧,而其余的情绪概属其中之种类。这些情绪都与身体有关系;他们的自然的用处,在鼓舞心灵发生动作以保护身体,或者使身体较为完美。乐与忧——这两种情绪,是首先要应用的。因为心灵逃避祸害,是直接起于痛苦之感情,而痛苦之感情产生忧之情绪,随后又生憎恨痛苦之原因,而希图避免痛苦。

人之善恶全靠心灵自己在本身中所激起之内在的情绪。因为心灵的内部有些东西满足自己,所以外来的扰乱不能伤害他。要得这种的满足,最要紧的是遵循道德。这是笛卡尔的伦理学受有斯托亚派的影响。斯托亚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流行之伦理学说,到了近世犹甚风行。

培根曾经提出精神状态之机械论,霍布斯曾以机械论为其全部宇宙观之基础。笛卡尔欲把机械论应用于大部分心理生活上,但是他未尝以机械论解释一切精神程序。精神本身是一个特立的实体,有理解力和意志力。且而笛卡尔所说心的知觉如感觉、嗜欲、情绪之类,都是精神之状态,不是一些运动。有些情绪纯粹是精神的,完全不是有机体的活动所产生的。意志是离身体状态而独立的,并且因其自己的意向而产生这些状态。意志是自由的,心灵之道德的理想是使其自身不受外界的束缚,而自为原因。

第九节 生来的观念

笛卡尔的目的在求明白确实的知识。这种必然确实的知识我们在数学中有之,如果遵着正当的方法,在哲学中也可以有之。这些真理是判然明了的,纵然对众人不是一样。然而这些知识不能生自感觉;感觉不能捉摸万物之本来面目,仅能表示万物如何影响我们。声、色、嗅、味不属于物体。物体之真相,是去掉感觉所赋予的性质,这种真相,唯判然明了的思维乃能认识。如果真知识不是由感觉经验得来,乃是由于根本的原理与概念推论出来的结果,那些原理必是心理本体所固有的,是先天的。心有其自己的标准以为寻求真理之指南。知识之原本在经验之过程中,即在思维时心之作用中,得以显明;但这些原理自初就有几分显明。笛卡尔的根本观念是理性有其自然的轨范。然而这些自然轨范如何表现,笛卡尔尚未确定,这又是他的游移不定之处。生来的知识,笛卡尔有时谓之为表现于心上的观念,是心灵在其本身中所发现之原理,有时谓之为心灵固有的能力在人类经验过程中所产生之知识。洛克对于先天论的反对,遂使此整个问题愈加判然明了,并使理性论者如莱布尼兹及康德以别种形式发出其理性论。

笛卡尔的理性论和先天论未尝阻止他注意于经验。他未尝构成一种有统系的知识论,他对于发见真理之方法之兴趣,比对于详细讨论认识的问题之兴趣浓厚些。他虽然似乎是一个怀疑论者,然其相信理性可以得到真知,又是独断论者(dogmatist)了。他承认外界之存在,唯其本性只能由理性认之,就这一点说,又是一个实在论者(realist)了。 lRjrl+Y2fZdypd2gHap9E/HWmpAIzAn5p52UZl7YsL8UG7BPt+jnvEQ5x4qTdP0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