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入观察可以让我们看到虚荣真正主宰者——征服一切的欲望。这种欲望有成千上万种表现形式。我们在虚荣者的言行举止、穿衣打扮、说话方式和社交方式中,都可以看到虚荣的影子。换言之,虚荣已经烙进了这个人灵魂。他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动作,都带着虚荣和野心的痕迹。在追逐优越感的道路上,这些人什么方法都愿意用。强烈的虚荣心,若是完全暴露出来,只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厌恶,所以聪明的虚荣者——他们知道个人及其不想认同的社会间的距离——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虚荣进行伪装。有些人为了遮掩自己的虚荣心,会做出一副谦虚恭谨的样子,有些人甚至干脆在外表上做文章,为了表明自己不慕虚荣,故意穿的又旧又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苏格拉底看到一个年轻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上台演讲,就对他说:“年轻的雅典人,你的虚荣心正顺着衣服上的破洞向外张望呢!”
有些人坚信自己并不虚荣,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因为虚荣的根源在内心深处。贪慕虚荣的人,总想成为社交圈子的核心,让所有人都听命于自己。对他来说,一个社交圈子好不好,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他在其中所处的地位。这些都是虚荣的表现。还有一些贪慕虚荣的人选择远离社会,不参与到任何社交活动中。为了躲避社交,他们会拒绝他人的邀请、故意迟到,只在主人一再邀请时,才屈尊拜访。这种种行为的根源,便是虚荣。还有一些贪慕虚荣的人只在特定的情况下参与社交,并对自己的“与众不同”倍感骄傲。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种特立独行反倒暴露了他们想要掩藏的强烈的虚荣心。还有一些人和他们恰好相反,会积极地参与一切社会活动。
千万不要觉得上述表现只是微不足道的细节,要知道越是这种小细节,往往越能揭露人最隐秘的内心活动。有上述特征的人,大多有社会感严重不足的问题,一不小小心就会变成社会的敌人。可惜我没有文学巨匠的功底,无法对各种形式的虚荣心作出形象生动的刻画,只能竭尽所能勾勒出一个大致的框架。
所有的贪慕虚荣的人都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永远无法达成的目标:战胜世界上的所有人。如果你总是觉得什么都做不好,那就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目标了。因为无力感和欠缺感,是确定这种目标的唯一依据。我们或许可以由此猜测,虚荣心越强的人,越容易怀疑自己的价值。有些人其实知道自己的虚荣源于无力感,可是只是知道,没有任何意义,他必须将这一认知转变成行动。
因为虚荣夹杂着稚气的成分,所以虚荣的人也显的不太成熟。虚荣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它的发展途径有多种多样。比如那种微妙的、在成人眼中非常微小的被忽视感,孩子在产生这种情绪之后,若是没能得到很好的引导,就会因为压力过大,变得十分贪慕虚荣。除此之外,家庭环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有些孩童是因为家庭传统才变得目空一切,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让自己显得“不同凡俗”,他们将自己包装成“贵族”,并以此为傲。不过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种姿态背后潜藏着这样的想法:我和其他人不一样,我出生在一个更加优秀的家庭,血统高贵,德行出众,命中注定要成为特权阶层。
生活中确实有人把追逐特权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以此为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是,追逐特权只会引起别人的敌视和攻击,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怯懦后退,成了一个举止古怪的避世者。只要不出门,就不用面对真实的生活、履行自己对他人的义务,可以继续自欺欺人,大言不惭地说若不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本该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他用这种方法继续维持并巩固其傲慢的态度。
有些能力强悍的大人物,也是这种情况。客观来说,他们的个人才能确实非常出众。可惜他们把这种能力更多地浪费在了自我陶醉上。他们总有各种借口不与社会进行深入合作。比如没有时间,没有可堪一用的人才,自己学识渊博,做了多少伟大的事等等,他们给出的理由,有时甚至非常荒诞和玄幻,比如,等男人成了真正的男人、女人不像现在这样时,我就能一切顺心、万事如意了。这些条件听着十分美妙,却难以达成。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这种行为其实只是懒人打着思考的旗号,肆意浪费时间的借口,作用和安眠药或麻醉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