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怎样认知世界

认知环境、适应环境,这是人心的一项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按照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循序渐进地以某个确定的目标为中心,建立一套理想的行为模式。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这个过程就已经开始了。虽然我们直到现在,还没找出一个清晰准确的术语来概括心灵的这些表现,但它们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且和人类心中的不安全感密切相关。心灵的一切活动,都以目标的确立为起点(有了确定的目标,心灵才开始行动)。

众所周知,目标的确立是以应对改变的能力和行动能力为基础的。其中,行动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他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并本能地感受到潜藏在这个世界里的种种威胁。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也没办法摆脱这种感觉。行动上的第一次尝试,尤其是学习走路时所遭遇的各种打击,或许会让他变得越发顽强,但也可能让他彻底失去信心。大人眼中的寻常小事,可能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小事是他认知这个世界的基础。比如,曾经在行动上遭遇过困境的孩子,往往会喜欢那些非常激烈、迅速的运动。只要问问他们最喜欢那种游戏或长大后的愿望,就能发现这样的趋向。运动受挫的孩子通常会说,自己长大以后想当赛车手、火车司机,诸如此类。这清楚地表明了他渴望消除自由行动的一切阻碍。他的人生目标就是通过迅疾的运动消除心底的自卑感和障碍感。越是发育迟缓或体弱多病的孩子,越容易产生这种自卑感和障碍感。比如,先天视力不好的孩子更喜欢通过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先天听力不好的孩子,更喜欢聆听音乐,尤其是那些欢快的曲调。

孩童会动用一切身体器官来了解这个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器官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说,孩子和世界最基本的联系,完全是通过感觉器官建立起来的。人们借助感官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在所有器官中,能够观察世界的眼睛无疑最为重要。当我们张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就被其深深地吸引了,这毫无疑问。就这样,视觉印象成了人们吸取人生经验最重要的工具。相比于耳朵、鼻子、舌头、皮肤之类的感觉器官,眼睛具有无以伦比的重要性,因为前者带给人的刺激往往非常短暂,而对周边事物的视觉印象却会在人的脑海中停留很长时间。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有些人的听觉器官尤其发达,主要靠耳朵来收集各种信息和印象,所以他的心也是听觉型的,这点显而易见。偶尔也能看到一些人占据有主导地位的器官是运动细胞,还有一些人,在嗅觉或味觉上表现的格外敏锐。比较起来,嗅觉极端灵敏的人,还是比较少的。除此之外,还有些人占据主导地位的器官是肌肉系统,所以自小就表现出了一种非常焦躁和好动的特质。他们童年时就在不停的运动,长大后尤其如此。这种人喜欢各种需要使用肌肉群的活动,连睡觉时都要翻来翻去。我们必须把那些总是“坐立不安”的孩子加入此列——他们的焦躁不安经常被视为一种坏习惯。

如果孩子没有强化某个器官(既可以是运动器官,也可以是感觉器官),以接近这个世界,那么他的存活几率将会非常低。孩子需要通过自身较为敏感的器官认识外部世界,形成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整体印象。如此一来,我们若是知道了一个人用何种器官或器官系统认识世界,与世界建立联系,就能通过对这种器官或器官系统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个人。因为他的一切关系都受这一事实所影响。想要理解了解某个人的行为动机,只要弄清他童年时期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器官上的缺陷发挥了怎样作用即可。 bg0x1GFPjFZiR+YCLAhBk3A3hpZFc3wZUDPZQN3pfXhoDsztE0aWugTS/MA0sT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