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阿尔忒弥斯和希波吕托斯

奥列斯特和希波吕托斯的传说虽然没有任何历史价值,但它们还有其他价值,比如与其他的圣地仪式和神话进行类比,让我们对内米的崇拜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这一点前边已经说过了。现在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创造这些传说的人为什么将奥列斯特和希波吕托斯作为解释威尔比厄斯和丛林之王的切入点?关于奥列斯特不难理解,他和只能用人类鲜血抚慰的托里克的狄安娜神像,可以大致解释阿利奇亚血腥的祭司传承制度的起源。可是希波吕托斯的情况就隐晦多了。他的死因虽然很好地解释了马匹为什么不能进入圣林,却无法解释这个传承制度本身。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对希波吕托斯的崇拜情况和各种神话传说。

在特洛伊增 一片几乎被陆地包围的美丽海湾旁,有一块著名的圣地就是献给希波吕托斯的。那条位于巍峨群山脚下的狭长海岸,如今已经长满了橘子树、柠檬树和丝柏树,其中最多的是丝柏树,它们高大得像是矗立在赫斯帕里德斯花园里的黑色塔尖一般。在辽阔的大海中,那条海湾安静而隐秘,跨过这条海湾就到了波塞冬的圣岛,在苍松翠柏的掩映间可以看到圣庙的屋顶。对希波吕托斯的崇拜,便发生在这美丽的海岸边。在他的圣地里有一座古老的神庙,里面有个负责照顾神庙的终身祭司。敬拜希波吕托斯的祭祀每年一次,未婚的年轻姑娘用悲伤的赞歌和泪水来悼念他的悲惨遭遇,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会剪一缕头发放入神庙。特洛伊增是他的葬身之地,不过那里的人从不告诉外人他坟墓的具体位置。曾经有人做出过一个非常合理的猜测,就是阿尔忒弥斯喜欢英俊的希波吕托斯,姑娘们怜惜他英年早逝,所以每年都会哀悼他。在古代宗教里,女神爱上了凡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情节。在女神的众多情人中,最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阿多尼斯。据说阿尔忒弥斯和菲德拉争相喜欢希波吕托斯的事,后来被人们移形换影,说成是阿佛洛狄忒和普洛赛尔皮娜 争相喜欢阿多尼斯,而菲德拉其实只是阿佛洛狄忒的替代品。这种说法对希波吕托斯和阿尔忒弥斯其实没有任何不公之处。要知道作为一个丰收女神,按照早期的宗教原则,阿尔忒弥斯不但要有让大地丰收的能力,自己也应该有很多孩子,她怎么能没有丈夫或者情人呢?照此推断,希波吕托斯就是阿尔忒弥斯在特洛伊增的情人了。特洛伊增的年轻男女之所以会在结婚前将一缕头发供奉到希波吕托斯的神庙,就是为了促进他和阿尔忒弥斯的结合,进而达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目的。在特洛伊增的希波吕托斯圣地,还供奉着两位和丰收有关的神女,一个叫塔米娅,一个叫奥克赛西娅。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并非虚言。在埃皮扎夫罗斯,人们若是遇到灾荒,便会遵照神启,将她们的雕像刻在神圣的橄榄树上并加以供奉。他们相信只要这样做,就能让大地迅速长出果实来。另外,在特洛伊增还有一种奇怪的敬拜神女(他们口中的姑娘)的仪式:扔石头。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为了祈愿丰收,类似的风俗在其他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我们在很多故事中都能看到年轻勇士惨死的情节,就像希波吕托斯那样。这些来自凡尘俗世的俊美青年以生命为代价,获得了一段和青春永驻的神女们恋爱的时光,尽管这段快乐的时光是那样短暂。我们不该只把这些不幸的情人看成一种神话素材,按照某些传说,正是因为这些惨死情人流的鲜血,紫罗兰才那样紫红,牡丹才那样鲜红,玫瑰才那样艳红。我们不该把这些故事当作以花朵象征美与青春转瞬即逝的肤浅诗篇。这类故事还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哲理,即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生命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悲剧的哲理引发了悲剧行为。至于这种哲理和行为到底是什么,会在本书后边的章节告诉大家。 7jwpuMywemLVMOrjAjnL/DoKhea6E4SaknnZsWIMBY4i9991xxGStCdVJqFMp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