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到洛阳求学时,认识了少府
李膺的食客符融,他们俩一见如故,符融就向李膺推荐了他。李膺与郭泰交谈后说:“我见过很多读书人。但是像您这样天资聪慧、悟性极佳、心思缜密、举止高雅的读书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想必当今国内没有几个人能与您相比。”郭泰便借住在李膺府上,并开始结交京城名流。
过了一段时间,郭泰准备从洛阳返回家乡,这时候,他已经名震京城了,许多官员和士绅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儒生们都以他为榜样。郭泰离开时,送别的车子足有数千辆之多。人们目送着李膺亲自送郭泰渡河,把他们比作了了神仙。
郭泰曾到各个郡县游玩,因此结识了很多读书人,并给予他们教导和激励。茅容就是其中一个。有一次,郭泰路过茅容的家乡,遇到了大雨,看到茅容和一起干农活的同伴在树下避雨。其他人都东倒西歪的坐在地上,只有茅容一个人,穿着得体,坐得也端正。于是,郭泰向茅容请求借宿一晚,茅容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早上,茅容杀了一只鸡。郭泰以为茅容这是为了款待自己,很是感动。结果,茅容将鸡做好之后,半只分给了自己的母亲,剩余的半只直接放进了橱柜。又拿出粗茶淡饭与郭泰一起吃。郭泰惊讶地对茅容说:“先生的贤德已经远远高于常人。我有时候为了招待客人会减少父母的食材。而你却把孝顺父母放到了第一位。你真是值得我学习和交往的朋友啊!”郭泰吃完饭便准备告辞,走之前他劝茅容在农闲的时候多读书学习。最终,茅容成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乡侯
黄琼病逝,郭泰前往吊丧,见到了六七千四方知名人士,其中就包括徐稚。徐稚本来是黄琼的学生,后来,黄琼做了官,徐稚就不再和他来往了。现在听到了黄琼去世的消息,特来吊丧。
吊丧时,徐稚把酒洒在地上,然后趴在地上哭了好久,哭完后转身离去,不理众人。大家都不认识他,就去问主持丧事的人。主持丧事的人说:“之前,确实来过一名儒生听黄乡侯讲授经书。他的衣服很粗糙,穿得也比较单薄。但是,我没能记住他的名字。”郭泰猜测说:“应该是徐稚。”众人让德才兼备的茅容骑快马去追赶徐稚。
茅容追上了徐稚,并设宴招待他。席间,茅容询问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徐稚一言不发。茅容只好转移话题,谈论起农事,徐稚这才开始说话。回来后,茅容把自己追徐稚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众人。其中一个人说:“孔子说过:‘别人和你说话,你却不开口,未免会失礼于人。’如此说来,徐稚应该是个无礼之人了。”郭泰听后说:“我早听说徐稚为人清高。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而他今天接受了茅容的邀请,同他一起吃肉喝酒。这就表明,他很看得起茅容。至于,他不回答有关国家大事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对这方面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或者他不想谈起。无论如何,他的故作愚昧已经让我看到了他的睿智。”名士们听了国泰的话都很信服,认为郭泰善于识别人的本性。
郭泰的朋友圈中,还有很多出身卑微的人,他们因为受到郭泰引荐和鼓励,最终成就非凡。申屠蟠自幼家贫,经常要出门去做油漆工,贴补家用。庾乘为了维持生计,遇到郭泰之前一直在县衙内做看门人。郭泰见到他们俩后,不因出身而轻视,反而因为他们的品德而另眼相待。后来,二人他们俩在郭泰的帮助下也成了一代名士。
郭泰曾遇见因触犯法律而被开除的郡学
学生左原,郭泰不但没有嫌弃他,还特意准备饭菜和酒水招待他。吃饭的时候,郭泰安慰他说:“人总会犯错,像蘧瑷
、颜回
这样的名士也曾犯下过错,更何况你我这种普通人呢?齐国的大忠臣颜涿聚因为偷盗被梁甫地区的官吏捉拿,后来还是功成名就了。段干木年轻时本是不务正业的小贩,后来变成了魏国有名的贤德之人。你只要从现在开始反省自己,时常查找自己的过错,一样能出人头地。”左原听得很耐心,对郭泰产生了感激之情。一些嫉妒郭泰才能的人开始在背后说风凉话,讥讽他与恶人交往。这些话传到郭泰耳朵里,郭泰毫不在意地说:“对于不仁的人我们应该循循善诱,如果我们把他孤立起来,他会犯下更大的错误。”后来,左原在朋友们的煽风点火下,召集了一帮人,准备报复郡学里的学生。刚好这天,郭泰也在郡学。左原看到郭泰马上惭愧不已,觉得自己辜负了他。于是,转身带着人走了。郡学减少了一场恶斗。这件事传开后,原来讨厌郭泰的人也开始佩服他。
郭泰在太原郡游玩时认识了孟敏。当时郭泰正徒步行走在路上,他看到一个人肩上扛的瓦罐掉在了地上。可那个人一眼也不看,继续往前走。郭泰非常好奇地问:“你的瓦罐掉在了地上,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眼呢?”那个人答道:“瓦罐既然掉在了地上,肯定会碎,我再回头看也于事无补了。”郭泰由此认定此人的决断能力非常强,便和他攀谈起来,才知道他是本郡人士,名字叫孟敏。通过交谈,郭泰觉得孟敏在文学方面非常有天赋,就极力劝说他到外地求学。孟敏听从了他的劝告,开始周游四方,不久,就成为了非常有名的人士。
郭泰的弟子中有一名叫魏昭陈国少年。他曾经对郭泰说:“现在能讲授经书的老师很多。但是,像您这样能传授做人道理的老师却非常少。只要能跟在您的身边学习,我愿意鞍前马后地伺候您。”郭泰听了这话微微一笑。有一次,郭泰想试一试魏昭,就佯装身体不舒服,让魏昭煮粥给自己喝。煮好后,魏昭把粥端给郭泰。郭泰却大声呵斥他说:“我是你的长辈,你给我煮粥时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敬意,我不能喝没有敬意的粥。”说罢,便把粥碗摔倒地上。魏昭重新煮粥,煮好后,毕恭毕敬地端给郭泰。郭泰再次把碗摔在了地上。面带郭泰一连三次的无理取闹,魏昭态度依旧诚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厌恶。于是,郭泰对他说:“听一个人说话只能了解他的表面,看一个做事才能了解他的内心,我现在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从此以后,郭泰不再把魏昭当作自己的弟子,而是当作好友一样看待。
当被人问到“郭泰是个怎样的人”时,东汉名士范滂回答说:“他带着双亲隐居山林,带着世俗坚贞做人。天子不能强迫他做臣子,诸侯都想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名士们以认识他为荣。这就是我了解的郭泰,除此以外的,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