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黄帝从小就表现出了灵性。他学东西很快,出生后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期的黄帝既聪敏敏感又敦厚勤奋,成年后的他成为了一个见多识广、明辨是非的人。
轩辕成长的时期,神农氏
的后代族人因为统治不当,已经失去了各个地方诸侯的支持。那时候,各部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神农氏没有能力召集军事力量征讨诸侯的战乱,而轩辕却能凭借自己的声威去讨伐他们,因此很多诸侯都归顺了他。轩辕施行仁政,以德治民。他的臣民顺应自然气象耕种五谷,因此百姓安居。轩辕整顿军旅,训练百姓作战的方法。民众中有以熊、罴
、貔
、貅、貙
、虎
为图腾的氏族,轩辕教他们习武。等部落壮大后,轩辕带领族人在阪泉的郊野攻打炎帝并取得了胜利。之后,他又擒杀了当时最残暴的部落首领蚩尤。从此以后,轩辕取代神农氏,成为新的帝王。
黄帝带领自己的手下,到各个地方收服不顺从的势力。他的部队平定了很多地方,但他们从没有在哪个地方停留过,而是平定之后就离开。黄帝四处征战,足迹遍布天下。他带领士兵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走又去过空桐和鸡头山。往南,他到过长江,登过熊山、湘山;往北,他驱逐了荤粥部族,在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使他们从此以后归顺他。最后,来到涿鹿山后,看到山脚下有关阔的土地,所以他在山脚下建立了都邑。
之前,黄帝没有固定的居所,以兵营为家,他为下面所设的官职也都用代表吉祥之意的“云瑞”来命名。定居之后,他保留了在住所周围设立军营自卫的传统,但官职的设置有所改变。为了督查收服的各个诸侯国,他设置了左右大监。
轩辕敬畏大自然,他是自古以来对祭祀之事最为看重的帝王。他经常祭祀鬼神山川,有时候祭祀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轩辕顺应天地自然四时节气的规律,把这些规律同生死存亡联系起来,并据此推测出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制定人出生和死亡的礼仪文明。他教导人们顺应天时,按照季节耕种,又使他们学会驯养鸟兽。在他的统治下,当时的人们学会了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来劳作,因此很少受到风火水土等天灾。在轩辕的统治下,民众开采山川林泽,勤劳的耕种,获取食物和生活所需。轩辕教导人们使用要有节制,不要随意地动用大自然的水、火、土、木及其他资源。因为有这种与天地合一的道德,作为天子的轩辕又崇尚土地,所以他被称为黄帝。
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在这之中有十四人后来建立了自己的姓氏,而这十四人中有两个是他与正妻嫘祖生的,一个名为玄嚣,一个名为昌意。昌意生了颛顼,玄嚣生了蟜极,蟜极生了高辛。黄帝死后,昌意的儿子颛顼(zhuān xū)即位,号高阳。之后,又是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称帝喾(kù)。帝喾死后,本来传位给儿子挚,但因为挚不善为政,所以改由帝喾的弟弟放勋即位,放勋就是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