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论时政疏》的初次锋芒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呈上《论时政疏》,彼时他不过二十余岁,却在这一奏疏中尽显对时局的深刻洞察,清晰阐述其政治主张核心观点,为明朝未来发展勾勒蓝图。

当时明朝面临诸多困境。朝堂之上,世宗朱厚熜痴迷道教,醉心于斋醮之事,对朝政愈发疏离。严嵩趁机专权,大肆任用亲信,排斥异己,朝廷政治生态乌烟瘴气。官员们为求自保或晋升,纷纷依附严嵩,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地方上,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流民,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边防方面,北方蒙古部落频繁侵扰,边疆战事吃紧,而明朝军队战斗力却因长期疏于训练、军饷克扣等问题大打折扣。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张居正挺身而出,以《论时政疏》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与改革决心。

张居正政治主张核心观点之一是对官僚体制弊病的深刻批判与改革诉求。他指出“宗室骄恣”问题严重。明朝宗室繁衍众多,享有优厚待遇,却无需承担相应责任。他们凭借特权,大肆兼并土地,逃避赋税,耗费大量国家财政资源。许多宗室成员游手好闲,为非作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张居正认为必须对宗室制度进行改革,限制宗室特权,规范其行为,减少国家财政负担,使其不再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例如,可对宗室成员的禄米发放进行严格审核,依据其实际表现与对国家的贡献进行调整,避免资源浪费。对于有才能的宗室成员,可提供合适的途径,让他们为国家效力,而非单纯坐享其成。

在“庶官瘝旷”方面,张居正认为当时官场存在严重的官员不作为现象。众多官员尸位素餐,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一些官员为谋取私利,整日忙于钻营,无心政务。这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政策无法有效落实。张居正主张严格官员考核制度,以实际政绩作为官员升降的主要依据。对于那些长期无所作为、贪污腐败的官员,应坚决予以罢黜。同时,要注重选拔有真才实学、责任心强的官员充实官僚队伍。在考核过程中,应明确考核标准,细化考核内容,涵盖政务处理、民生改善、地方治理等多个方面。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官员,要给予及时奖励与晋升机会,激励更多官员积极作为。

“吏治因循”也是张居正重点批判的对象。当时官场形成一种因循守旧的风气,官员们墨守成规,不愿创新变革。在处理政务时,往往依照旧例,不顾实际情况变化,导致政策与现实脱节。张居正倡导打破这种因循守旧的局面,鼓励官员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方法。他认为应赋予官员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官员的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政治理念与治理经验,提升自身能力。例如,可定期组织官员进行交流学习,分享各地治理经验,拓宽官员视野。

张居正政治主张核心观点之二聚焦于边防军事问题。他敏锐察觉到“边备未修”带来的巨大隐患。明朝边防长期存在诸多问题,边防工事年久失修,军队装备陈旧落后。士兵缺乏有效训练,战斗力低下。而且边防军队内部管理混乱,将领克扣军饷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士兵士气。张居正主张大力加强边防建设,增加边防投入。首先要修缮边防工事,加固城墙、堡垒等防御设施,提高边境防御能力。同时,要更新军队装备,购置先进的武器装备,提升军队战斗力。在士兵训练方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严格训练纪律,提高士兵军事素质。对于边防将领,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惩克扣军饷等违法行为,保障士兵权益,提升军队凝聚力。例如,可在边境地区设立专门的军事训练基地,集中对士兵进行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张居正还强调军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他认为要选拔有军事才能、熟悉边防事务的将领担任边防要职。这些将领不仅要有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国情怀。同时,要注重培养后备军事人才,可通过设立军事学校、举办军事科举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进行系统培养。在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参与实际军事行动,积累经验。例如,可派遣年轻将领到边防一线挂职锻炼,在实战中提升能力。

在应对北方蒙古部落侵扰方面,张居正主张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一方面加强边防防御,另一方面要适时开展军事打击,以维护边境安全。他认为应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及时了解蒙古部落的动向,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可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建立良好关系,通过外交手段分化蒙古部落势力,减少其对明朝边境的威胁。例如,可与一些与蒙古部落有矛盾的少数民族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蒙古侵扰。

张居正政治主张核心观点之三围绕国家财政经济问题。他深刻认识到“财用大匮”对国家的严重影响。当时明朝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是宗室开支庞大、官员俸禄增加等导致财政支出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是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土地被隐瞒,税收减少。张居正主张加强财政管理,开源节流。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对于宗室禄米、官员俸禄等进行合理调整,避免浪费。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管,防止贪污腐败现象发生。在开源方面,要加强税收征管,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尤其要对土地进行清查,核实土地面积,确保税收足额征收。此外,张居正还主张发展经济,鼓励商业活动,通过增加商业税收来充实国家财政。例如,可在一些商业发达地区设立专门的税务机构,加强对商业税收的管理。

在农业方面,张居正重视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他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减轻农民负担。可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在一些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保障农田灌溉。

张居正还关注到货币流通问题。他主张稳定货币市场,规范货币发行。当时明朝货币市场存在混乱现象,私铸货币盛行,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张居正认为应加强对货币铸造的管理,统一货币标准,打击私铸货币行为。同时,要合理控制货币发行量,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例如,可设立专门的货币监管机构,对货币铸造与流通进行严格监管。

在《论时政疏》中,张居正还表达了对人才选拔与任用的重视。他认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作为明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应注重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在科举考试内容上,要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际能力与治国理政的见解,而非单纯注重诗词歌赋等文学素养。同时,要拓宽人才选拔渠道,除科举外,可通过举荐、考核等多种方式选拔人才。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要给予破格任用的机会。在人才任用方面,要做到人尽其才,根据人才的特点与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例如,对于擅长军事的人才,安排到军事岗位;对于擅长经济管理的人才,安排到财政部门等。

张居正青年时期在《论时政疏》中提出的这些政治主张,涵盖官僚体制改革、边防军事建设、财政经济管理以及人才选拔任用等多个方面。这些主张紧密结合当时明朝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尽管在当时,由于严嵩专权等因素,这些主张未能立即得到全面实施,但却为张居正日后在明朝政治舞台上推行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研究明朝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彰显出张居正卓越的政治眼光与改革精神。 tVf2bkstEVOVnvcskotU7Y6VHsf1/ydobsPJUho6E/Nrpu4Xuaa2rUFnycSJXDv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