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不幸注定会多于幸运。刘斌因为参加抗日活动,家人也成了日军抓捕的对象。在一次躲避敌人的追杀中,刘斌的妻子抱着孩子在丛林野地里拼命地奔跑,以至于跑炸了肺,口吐血沫没能坚持活下来。刘斌的几个孩子在东躲西藏的日子里,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在肉体和精神上都留下了难以修复的伤痛。刘斌的妻子死后,他的孩子一度成了没娘的娃,靠吃百家饭勉强生存下来。这些惨痛的经历并没有让刘斌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跟党走的信心,他心目中的那些大英雄,此时都已经化作一个清晰而又明确的形象,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1941年,冀东区党委为了开辟热南根据地,组建了青平工作团到青平地区开展抗日工作,当时工作团只有二十几个人,刘斌就是其中一员。

青龙和平泉地处长城之外,是连接东北、华北和冀东的咽喉要地。当时该地区完全处于伪满洲国的控制之下,是日本侵略者非常重要的战略防御地区,这里的对敌斗争形势十分严峻。青平工作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到青龙、平泉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动当地群众,建立救国会和抗日政权,发展党员支援正规部队抗日作战。刘斌和同志们如同生命力极其强大的植物那样,悄悄地把根系扎进夹缝之中,然后迅速生长。他们组织群众,召开群众会、青年会、妇女会,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理念。他们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救国热情被激发了出来。抗日救国的星星之火就这样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悄悄地被点燃了。

为了使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刘斌和同志们还精心策划了一次突袭行动,端掉了一个伪警察分驻所,这让当地人民群众精神为之一振。

工作团在青平地区的活动惹恼了日本侵略者。日本侵略者数次调集军队对工作团进行“围剿”。在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团长为了掩护同志们撤退而英勇牺牲。刘斌临危受命,接替了团长职务,带领青平联合县第六区的同志们继续与敌人进行斗争。

斗争是惨烈的,在残酷的敌我斗争中,刘斌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目睹了太多的惨烈场面。刘斌在回忆那段经历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参加革命以来,很多战友都倒下去了,包括联合县的首任县长也牺牲了。”刘斌清楚地记得,那位县长牺牲时年仅37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龄啊!这一年,刘斌也是37岁。同样的年龄,从此阴阳两隔,这样的情景难免令人内心产生更为深重的创痛。那几年,刘斌在战斗中得到了很大的历练,他的心智更加成熟了,意志也更加坚定了。他内心的那颗种子已经生出了根茎、抽出了枝芽。

1945年,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曙光。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这片属于中国的土地。这不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胜利。这一年,刘斌已经成长为一名战斗经验丰富、意志品质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被组织安排在新成立的联合县县长的岗位上。也是在这一年,就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政府不顾人民的意愿,公然发动了内战。刘斌和他的战友们不得不根据中央的命令主动退出了冀东革命根据地。很多战友义愤填膺,宁肯跟反动派同归于尽,也不愿意把胜利果实拱手让给反动派。但此时刘斌是清醒的,他完全相信,此时的撤退只是暂时性的,是权宜之计,这片土地早晚都要回到人民的手中。他对党和人民的这份信念始终支撑着他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艰难困苦的局面。

果不其然,两年后的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了。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它将决定整个战局的走向。刘斌接到了新的工作任务,在解放义县的战役中,为前线的将士们做好后勤补给工作。此时的人民群众与当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解放军是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这才是一支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队伍,不拥护解放军还能拥护谁呢?刘斌欣喜地看到,在广袤的辽西大地上,人民群众争先恐后为解放军送干粮、做军鞋、运物资、抬担架,解放军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样一支被老百姓拥护的军队用了不到5个小时就拿下了义县,让义县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这就是人民的力量,是一种空前强大的力量,更是共产党所展现出来的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刘斌被这种力量鼓舞着、感动着,他的内心被注入了这股力量,精神百倍,豪情万丈。他内心的那颗种子在明媚的春光中茁壮成长着。

战役之后,刘斌留在了义县。

站在被炮火摧毁的城墙上,刘斌望着满目疮痍的义县,心情既激动又沉重。激动的是人民终于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沉重的是付出的代价太惨烈了。

战争的无情不是能用普通情感来理解的。无数战友的牺牲让刘斌对战争和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经常对后辈人讲起战争的残酷,讲起战友们的牺牲,每每讲到最后,他都会沉默良久,似乎仍沉浸在那段腥风血雨的年代中。但听的人都懂了,老人是在感慨,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渺小。我们今天的和平岁月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那天,身为义县县长的刘斌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情绪失控了,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失声痛哭。此刻他的心情太复杂了,复杂到用语言根本无法描述,只能用一顿号啕来表达。这其中有喜悦,有悲伤,更有对战友的怀念。他替所有看见新中国曙光的人们感到高兴,同时也为那些无法亲眼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无法迎接新生活的人们感到悲伤。此时,那些为了新中国而献出生命的可敬的战友们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也会像他一样欢欣鼓舞、热泪盈眶。哭过之后,刘斌沉默了很久,他在那一刻想明白了一件事,他要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对得起为了这一天而献出热血和生命的人。对得起的唯一方式,就是把胜利成果永远保护好,要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不是一个喜欢承诺的人,但却是一个一旦承诺就义无反顾去履行的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经历了无数风雨磨砺铸就出的优秀品格。

全国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日子好过了,不用再打仗了,但刘斌却总是隐隐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还会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去完成,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他去接受挑战。

他内心的那颗信念之树已经坚韧挺拔地茁壮成长起来了,是时候去别人的内心播撒种子了。 Q9BDD5dqebwq5WoOxaIIO7Bgv0Sqq5cq1eJd/bBqarnGbWZWzKaiXNEtMaTtVeX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