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自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任务,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经过40年的探索与奋斗,在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需要及早判明自己所处的方位,这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当代人修当代史也成为一种趋势。本书的作者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改革开放史研究,于1998年撰写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史》。转瞬间20年过去了,这次我们奉献给读者的已是一部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著作。

这部书以记述改革开放的历程、重大决策和各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为宗旨。全书采取编年为主、专题为辅,经纬结合的写法;以官方文献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各方面的史料。确定这样的宗旨和编写原则主要是希望此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史的基本线索和轮廓,当然,也有遵循学术研究规律方面的一些考虑。

在研究改革开放史的过程中,我们深感这一时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时间长,连续性强,且尚未完结;二是内容丰富,变化繁多,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思想、文化、社会等几乎所有领域,而各方面的发展又互相交织,对于这样一段历史,即使是亲历者也很难了解其全貌。

编写改革开放史有两个问题颇费思量:第一,如何构建合理的记述框架。其难点在于既要清晰地勾勒出这段历史发展的主线和轮廓,同时又要反映各方面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第二,如何把握当代人修当代史的优势与局限。这种优势在于身历其境,可以直接体察到某些方面的变化;而局限在于历史过程尚未结束,沉淀的时间不足,许多事情或与现实联系紧密仍较敏感,或最终结果还有待观察。

此外,史料方面的情况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一是大量官方文献的公开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相关档案尚未解密,对一些问题的探讨还难以深入;二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得各种资讯,但如何对海量史料进行整理、筛选和鉴别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本书大体分五个阶段叙述:第一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前夕,即本书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记述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和改革开放起步的过程。第二阶段从中共十二大到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夕,即本书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记述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取得的突破与成绩,以及遇到波折并加以克服的过程。第三阶段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即本书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记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面向新世纪的各项工作和总体实现小康目标的过程。第四阶段从中共十六大到中共十八大前夕,即本书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主要记述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后各方面目标的提出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最后一个阶段从中共十八大开始,经中共十九大,现仍在进行之中,即本书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主要记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决策、新举措和形势的发展。结语部分是本书作者在研究这段历史时的一些思考,对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作了归纳,并扼要分析中国所面对的新挑战。

在记述改革开放的历程时,本书着力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理论上的飞跃。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先导,以对新中国历史的继承和对往昔经验教训的总结为基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引领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为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其二,改革开放中的探索、实践与互动。人们常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问题为导向,探索与实践的目的就是寻求解决之道。这种探索和实践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几乎同时在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而三个层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频繁。从宏观到微观,新思路的提出、新政策的出台、创新与突破、试点与推广、对困难和风险的应对等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每一步进展都有赖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有赖于对来自各方的新鲜经验的总结。勇于探索和实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写照。

其三,各方面的进展、变化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在梳理改革开放的历程时,本书不仅记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还着力记述了政治环境、经济体制、对外关系、祖国统一、社会结构以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进展和主要变化。这里想强调的是,尽管这些变化是逐步发生、各有其具体原因的,本书对它们的记述也分散在各章节之中,但事实上,各方面的进展和变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互有影响的。在写作中,我们对此有所关照,也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加以注意。

参加本书撰写的人员如下:序章,章百家;第一章、第二章,孙大力;第三章,武国友;第四章,武国友、章百家、叶晖南;第五章,武国友;第六章,孙大力;第七章,章百家;第八章,武国友;第九章,孙大力;第十章,武国友、章百家、叶晖南、孙大力;第十一章,武国友;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张学兵、章百家;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武国友、章百家;结语,章百家。章百家对整部书稿作了统改、定稿。

改革开放史研究作为史学新领域,现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本书的写作只是一次初步的探索与尝试。书中对重大史实的叙述、判断的把握,主要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有关论述和中央文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依据,同时又注意吸收近年来党史国史研究的一些新成果。由于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不周、不当之处,我们恳切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以促进我们的研究工作。

作者
2018年12月 Z3tG8lFhDpwJiKiEYXkyFErkbqngS7HI4hPxkfZnTEMTVjprqSGL6SvtJhK04U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