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邓小平在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后,对东北三省及唐山、天津等地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视察。这是他为推动历史转折而作的一次重要努力。
在视察途中,邓小平多次向各地负责同志呼吁,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再次批评了“两个凡是”方针,指出这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
他说:“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中央如果不根据现在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问题就提不出来、解决不了。”“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
不恢复毛主席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我们要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条件,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搞禁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总之,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在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后,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按照经济规律来管理。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要提倡、要教育所有的干部独立思考,不合理的东西可以大胆改革。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
他还反复强调,现在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所以,现在必须加速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为此,邓小平提出要适时结束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思考。在听取中共沈阳军区党委常委汇报揭批“四人帮”运动情况时,他说,对搞运动,你们可以研究,什么叫底?永远没有彻底的事。运动不能搞得时间过长,过长就厌倦了。揭批“四人帮”运动总有个底,总不能还搞三年五年,搞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结束,转入正常工作。离开东北后,他又向中央有关同志重申了这一意见,并得到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支持。这样,转移工作重点就具备了成为一项全局性重大决策的可能性。
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致辞时,把这一意见说得更为明确。他提出,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在全国广大范围内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们已经能够在这一胜利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战斗任务”。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他希望与会代表“对当前的形势进行深入的讨论,以便团结全体会员,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基础上,为迎接这一伟大任务而斗争”
。
这时,已经有相当多的人认识到,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把酝酿中的改革开放设想尽快付诸实施,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一点上党内已基本没有分歧。但是,在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党内认识还不一致。一部分同志仍然固守“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一齐抓起来”
。而多数同志则主张,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首先进行拨乱反正。这一指导思想上的分歧,使得对于工作重点转移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引起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