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四人帮”后,党在带领人民逐步开展拨乱反正,走向历史转折的进程中,首先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维护了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文化大革命”中的许多错误决策迟迟得不到纠正,造成了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扭转这种局面,打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
“两个凡是”提出不久,邓小平就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引导人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他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重新出来工作,立即旗帜鲜明地强调,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并积极倡导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随后不久,陈云、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等一批老同志相继发表文章或讲话,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在他们的推动下,拨乱反正首先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随着拨乱反正的展开,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这两种思想路线的冲突越来越尖锐。这种冲突最后集中到一个本属常识但却被搞得十分混乱的基本问题上,即怎样对待毛泽东的指示和决策才是正确的,检验真理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一些思想敏锐、走在拨乱反正斗争前列的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意识到,不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就无法挣脱“两个凡是”的枷锁,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迈开拨乱反正的步伐,打破各项工作处于徘徊状态的局面。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并开始思考如何就这个题目撰写文章。
1977年底,在中央党校学习的800多名高中级干部集中讨论“文化大革命”以来党的历史,讨论中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到底应当以什么为标准来认识和判定历史是非。为此,当时主持中央党校常务工作的副校长胡耀邦,指导党校的理论工作者几经修改,写出了一个指导研究党史问题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两条指导原则:一是应当完整地准确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二是应当以实践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
。在这两条原则指导下,党校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开始针对“两个凡是”的影响,酝酿撰写论述真理标准问题的文章。
1978年3月,《人民日报》编辑部针对真理标准问题上存在的混乱认识,发表了一篇题为《标准只有一个》的思想评论,明确提出:“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社会实践。”文章发表后,一些读者陆续给报社写信,表示不同意文章的观点,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此,《人民日报》编辑部决定继续组织文章,进一步讲清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国务院研究室的同志在邓小平指导下,撰写了《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一文,以经济建设的实践否定了毛泽东晚年关于“资产阶级法权”的论述。文章经李先念审阅后,于1978年5月5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使经济理论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首先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
1978年4月,《光明日报》编辑部准备将他们早已收到且半年来几经修改的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哲学专刊上发表。该报总编辑看到文章清样后,意识到这一论题的现实意义,决定将文章从哲学版撤下,待进一步修改后,作为重要文章在报纸头版发表。他随即请正在撰写同一论题文章的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帮助修改。经过反复修改,文章最后由胡耀邦审阅定稿。1978年5月11日,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发表,接着,各大报纸相继转载。
这篇文章针对“两个凡是”的主张尖锐地指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共产党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生动的实际生活,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对真理标准问题的热烈讨论。对于文章的观点,一些人表示强烈反对,指责此文是“提倡怀疑一切”,是“要检验和修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央领导人甚至指责,文章“是针对着毛主席来的,不是中央的想法”,企图压制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等一批老同志挺身而出,对这场讨论给予了及时的和强有力的支持。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号召人们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在思想上来个大解放。这篇讲话使坚持和赞同实践标准的同志们深受鼓舞,更积极地投身于这场讨论。
6月下旬,在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支持和指导下,《解放军报》又发表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的文章。《人民日报》等报刊随后转载,推动了讨论的开展。8月,谭震林在为《红旗》杂志撰写回忆毛泽东领导井冈山斗争的文章时,几次坚持要写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容,以鲜明的立场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在一批老同志的带动和支持下,理论界、新闻界纷纷举办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会,努力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认识。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主要负责人相继发表讲话或文章,公开表明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从而推动着这场讨论蓬蓬勃勃地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加快了拨乱反正步伐,为党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实现历史转折,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