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魏巍简介

魏巍,本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著名作家、诗人。

1920年3月6日生于河南郑州,2008年8月24日逝世于北京。幼年就读于“平民小学”及简易乡村师范,受到进步文学作品的熏陶,接受革命思想的启蒙。17岁胸怀家仇国难,写出500行长诗《黄河行》,抒发了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

1937年12月,他毅然参加八路军,奔赴山西前线,后转至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被分派到晋察冀军区工作。历任部队教育干事、教育科副科长、团政治委员、《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原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

他热爱祖国,向往光明。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风景》,荣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三次受命入朝采访,亲历志愿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写出脍炙人口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轰动全国。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得到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毛主席亲笔批示印发全军。《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划时代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

魏巍笔耕不辍、钟情翰墨,与白艾共同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与钱小惠合作写出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78年,魏巍创作完成的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东方》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魏巍创作出版了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1997年,魏巍精心创作长篇小说《火凤凰》。晚年的魏巍还相继出版了《四行日记》《新语丝》《魏巍诗选》《魏巍文集》等重要著作。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魏巍”这个名字,是和人民军队、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他一生忠于党、热爱祖国和人民,把一生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他如一股清流,受到广大读者的敬仰和爱戴。魏巍的作品是“歌唱祖国、礼赞英雄”的不朽华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力量,蕴含着深沉的爱国主义信念和昂扬的英雄主义气概。他始终坚持为祖国创作,为人民创作,深深扎根于党和人民的沃土,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他的故乡,是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地方,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就发生在那里,街头巷尾浸染着“二七惨案”中工人殷红的血迹,暮云晨雾,萦绕着不屈的呐喊。

他的故乡,和许许多多作家、诗人的一样,河流里漂荡着美好的憧憬,幼儿的梦里曾和缪斯女神会面。小学里有一位敬爱的女教师,是她将他领进文学的殿堂之门。如果说父母给了他肉体,故乡则赋予了他精神世界的雏形,从这里带走的颜色和味道,将是一生的依附和眷恋。 0eD4WGPJct5PL8ruhJEG/TiA95dKfdxGaeEoagCJ6iEILtAo97leY89jZ07BkM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