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让德军胆寒的“巴顿之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其范围涉及61个国家和地区,死伤9000多万人。在频繁使用装甲的部队中,有一支部队让德军吃尽了苦头,并在西线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支部队便是由美军黑人组成的劲旅——第七六一坦克营。因隶属巴顿将军麾下,所以,俗称“巴顿之豹”。

※组建

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国攻占波兰,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的美国却一直秉持“孤立主义”政策意图袖手旁观。然而,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他们不得不改变初衷。在此背景下的1941年3月,时任美军总司令部作训部参谋长的莱斯利·J.麦克奈尔,第一次向国会提出了组建黑人部队参战的议案。

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按照联邦法律,有色人种虽可参军,但绝不能与白人编入同一个分队,而只能组成独立的有色人种基础作战单位。如1941年1月全由黑人组成的装甲部队——七五八坦克营,该营装备为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其中,后来享誉全美的黑人棒球明星杰基·鲁滨逊就在该营服役。

1942年3月,莱斯利·J.麦克奈尔将军的提议获得响应,第七六一黑人坦克营成立。全营军官由6名白人、30名黑人组成,其他黑人士兵677名,下辖4个坦克连,初期装备依然是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两年后换装M4“谢尔曼”中型坦克,包括3辆M4A3和51辆M4。同时,原已配属该营并装备17辆M5轻型坦克的一个连继续保留。后来,因不满“黑人不可坐前排”的规定,而在公交车上拒不坐到车尾的杰基·鲁滨逊也因此被调入该营。

七六一坦克营成立后,随即展开高强度训练。由于营徽为一只黑豹头像,便有了“黑豹党”的昵称,又因为全营口号为“一往无前”而迅速在黑人建制部队中赢得声誉。训练中,七六一营黑人士兵们先后学习了坦克的操纵、驾驶、维修等科目,还掌握了坦克上的37毫米主炮与7.62毫米机枪的使用方法、战术要求等,尽管这样的训练都是在与白人教官相互隔离的状况下进行的,但他们训练刻苦,多次在实弹射击中获得佳绩。其中有一次因在胡德堡陆军基地进行的105毫米榴弹炮射击中成绩优异而获奖励。

美军第七六一坦克营士兵在前线

1944年10月,欧洲战场已打到关键节点,第七六一坦克营经过近两年时间(其他美军坦克部队一般2~3月)的训练奔赴法国,不久从奥马哈滩头登陆,正式走上西欧战场。当时有人怀疑,七六一营训练时间那么长,是否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白人从骨子里根本就瞧不起黑人?事实就是如此,后来就有军史专家认为,美国军方一直都不知道黑人部队怎么用。当然,或许正因为这种带歧视性的长时间训练,让黑人士兵们心里都憋了一股气,他们十分希望用行动来为自己正名。

※参战

初入战场,第七六一营就被划归乔治·巴顿将军的第三集团军。接见官兵时,口无遮拦的巴顿讲:“我不管你们是黑是白,只要能干掉那些狗娘养的德国佬就是好样的!”也许是受到鼓舞,第七六一营全体官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真正体现出了一往无前的“黑豹党”精神。

1944年11月9日,七六一营在行进中碰到德军设置的水泥墩路障,整个营的装备被堵在一条小道上进退两难。就在这时,德军也发现了他们,并立即展开火力攻击。一时间,长长的坦克纵队变成了一个个挨打的“活靶子”,情况万分危急。就在这时,一名叫鲁本·利弗斯的上士冒着生命危险钻出坦克,在枪林弹雨中将一根钢丝绳绑在水泥墩上,然后匍匐着爬回车内,迅速启动坦克将水泥墩拖到一边,接着开足马力从这个缺口冲了出去。全营部队也顺势边打边冲,硬是在敌人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七六一营的坦克纵队随之冲过缺口,确保了后续作战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天,C连的军士长兼车长塞缪尔·特利正驾驶坦克攻击前进,突然,他从潜望镜中发现右前方有一处德军火力点正在对这边猛烈射击。但此时,他的坦克已受伤无法动弹,于是,他当即命令炮手和装填手等人员下车,组织大家拿起轻武器向德军还击。之后在坦克车体的掩护下,指挥大家快速爬离危险地带。他的当机立断,拯救了全车战友,而他自己却被德军机枪击中阵亡。

随后的两天,战斗依然惨烈。为给战友杀出一条生路,沃伦·克雷西中士冒着德军炮火驾驶坦克一路冲锋,直到车辆被毁也不停歇,继续换乘另一辆坦克向前猛冲,直到将德军打蒙为止。当因坦克被打停,无法出击的克雷西准备揭盖出车时,猛然发现德军正在攻击美军步兵。于是,他立即架起车载12.7毫米机枪对德军展开压制射击,并在随后的攻击中,摧毁多处德军机枪掩体,打掉多件反坦克武器。

战至11月16日,七六一营仍然顽强,就在这天中午,鲁本·利弗斯的上士遭到德军地雷爆炸的袭击,碎片嵌入膝盖。虽已接到撤退命令,但他依然不下火线,并驾驶坦克跨过一座桥梁,与对岸4辆德军坦克正面肉搏并摧毁2辆敌方坦克。就这样,他一直战斗到第二天拂晓,在腿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依然对德军猛攻,直到坦克被毁,自己中弹牺牲。

这些只能算“小打小闹”的行动,对第七六一坦克营来说可谓家常便饭。而在所有的战斗中,最为惨烈的是全营参加的“齐格菲防线”坦克攻坚战。

行进中的第七六一坦克营

“齐格菲防线”是纳粹德国于大战前便精心构筑的一条堡垒体系,希特勒称之为“西墙”或“齐格菲阵地”,而盟军多称为“齐格菲防线”。从1944年9月开始,盟军便对此防线展开围攻,但都吃了闭门羹。到12月上旬,盟军虽试图以饱和炮火轰击突破,但效果依然不佳。可见,“齐格菲防线”之坚固,并非浪得虚名。

1945年2月,作为盟军尖刀的第七六一坦克营,担负掩护步兵前进、摧毁德军前沿阵地的任务,和大部队一起对“齐格菲防线”展开攻击。战斗开始后不久,第七六一坦克营便受到德军的反复压制,进攻速度缓慢,多辆战车损毁,人员战死。但是面对如此凶残的敌人,他们愈战愈勇,毫不退缩。前面的车辆被打掉,后面的调转车头避开路障继续冲锋。

最后,经过无数次你来我往,第七六一坦克营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经过三天不间断的冲击,终于使“齐格菲防线”土崩瓦解,第七六一坦克营在付出巨大牺牲后完成任务。

※荣誉

按照美军惯例,装甲部队作战周期是14天一个轮休,但第七六一坦克营从踏上欧洲土地那天开始,一直到战争结束,连续作战183天,成为美装甲部队作战周期最长且最能打的装甲分队。

这只“巴顿之豹”前后参加了20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打死打伤德军数以万计。然而辉煌战绩的背后,是第七六一坦克营的惨重损失:约一半官兵伤亡,近80辆坦克被摧毁,其勇敢精神感动了巴顿和美国人民。全营先后荣获11枚银星勋章,近300枚紫心勋章。上士鲁本·利弗斯更是被授予美国最高军事荣誉勋章奖励,成为美国英雄。 QFJ/L2tFdOoPiypu/jYz8/tAa4iKQsmMRzFu9cG0yG8SpgU2yRk9BcZ4a+/K5yI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