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德国战车混血老祖:A7V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新宠,坦克在索姆河大秀“肌肉”,英、法等协约国自然是斗志昂扬,一嗨到底。这无形中给了德国军方极大的刺激。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直追,迅速成为令德军上下挠头的大事。为扭转战场形势,德国人在研制口径13毫米的T型反坦克步枪的同时,也决定积极研制德国自己的坦克。由此,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德国,紧急动员全国的研究力量日夜奋战。很快,拥有明显德式风格的坦克顺利“出生”,这便是赫赫有名的A7V战斗坦克。此战车不仅仅是德国坦克的“长子”,更因为生逢乱世,给一段时间以来被动挨打的前线将士以极大的鼓舞。

坦克是造出来了,但回首过程,德国人自然不无唏嘘。还是在1916年即将过去的11月中旬,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部,鉴于战局的变化和协约国对坦克的痴迷,在决定投入精力研制自己的坦克这个问题上,的确大费周章。搞的话,没有现成的资料,虽说技术力量不差,但坦克这东西毕竟属于新姑娘上轿——头一朝,没有参考、没有蓝本,更谈不上技术指标,就连最基本的外部造型也是“想一出是一出”。为此,经过多方比较、商讨和考察,参谋部决定把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交给当时在德国来说设计能力一等的第七交通处,并将其设计的坦克以该处的简称定名为A7V,加上“战斗”二字,旨在展现与协约国一拼到底的决心。总参谋部要求:尽快拿出设计方案,尽快生产组装,尽快投入战场。

三个“尽快”下来,第七交通处哪敢怠慢,当即保证,军中无戏言,半年内见分晓,口气之大可谓破釜沉舟。随后,立下军令状的第七交通处加班加点赶工,经过全处艰苦努力,1917年初夏,第一辆借用“霍尔特”拖拉机底盘的A7V样车,终于出现在空旷的样车试验场上。

A7V战斗坦克

看到A7V,参加观摩的前线指挥官喜极而泣,总参谋部也是额手相庆。尽管该车的大小组件、武器及动力系统等经过试验,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如通信设施、悬挂装置甚至达不到技术指标,更谈不上过关,但有总比无好,是骡子是马要先上战场遛遛才能定义。于是,德国再次动员,在匆忙中于1917年10月正式生产出第一辆A7V战斗坦克。虽说效率极高,但原本制造100辆的计划,结果还是因为金属材料的短缺以及产业优先级别等原因,仅仅生产出能够马马虎虎开上前线的20来辆,剩下的定额只好制成衍生品A7V-R这种与货车没啥区别的战场输送车。而此刻,时间早已跨过1917,来到了1918年的夏天。

不管怎么说,A7V战斗坦克终归是走上了前线,也步入了人们的视线。它是当之无愧的德国坦克的先驱和鼻祖,是德国人用以尝鲜的第一只螃蟹。

该车各项性能指标为:全重30吨,整车长宽高7350毫米×3060毫米×3350毫米。A7V战斗坦克采用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履带宽度2110毫米,上底盘距地200毫米,整车最大时速8~10千米,最大行程60~70千米。有资料显示,该车的总乘员数为17~25人,这不仅是A7V战斗坦克最大的优势和突出特点,更让它成为全世界载员首屈一指的钢铁堡垒。

很多人都纳闷,这么多的乘员还能打仗吗?显然,这一点人们多虑了,德国早已为这些上车者排定了座次并划分了责任区。首先,驾驶员和车长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炮手、瞄准手、装填手自然也要配上。除此之外,作为当时火力最猛的机枪手更不能没有,最初定额15人,后经过简化达到13人,这样就给机械师留下了至少2个空缺。新装备新气象,人员的素质成为大难题,毕竟这么多人在一个平台上,相互协同才能形成战斗力,也不枉“战斗”坦克的荣光。为此,德国从全军为每辆A7V战斗坦克挑选了优秀的人才:车长是全车指挥官,一般由军士或军官担任;驾驶员与机械师都属于技术活,工兵部队的人员成为首选;炮手与装填手没得说,从炮兵部队抽调;剩下的十多名机枪手选自战斗经验丰富的步兵。就这样各司其职,按道理没什么问题了,但令德军指挥机关头疼的是,虽然人员结构优化了,但都是军中翘楚,如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仍然需要时间磨合,这不是靠命令改变得了的事情。可惜战事紧急,当下的任务是怎么打胜仗。

A7V战斗坦克外形如箱式货柜,棱角分明、方方正正,不论从上面还是从侧面看都像一只爬行的乌龟。A7V除车头安装火炮外,车上射击点众多,车内人员可谓手忙脚乱。但无论如何,打仗的时刻还是来到了。

1918年4月,为挽回索姆河战役中的损失,德军决定在圣康坦战区对英法联军的主力发起攻击,代号“米夏埃尔行动”。

为此行动,德军不惜血本,首次派出14辆A7V战斗坦克(占到德军全部20辆家底的三分之二)与缴获的5辆“马克”Ⅰ型坦克一起,分别组成第一、二、三装甲作战队投入战斗。第一队7辆,第二、三队各6辆,分别配属不同的步兵师、警卫师和预备师,以增强其突击能力。

24日清晨,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德军坦克分队在大雾掩护下,从不同方向对英军阵地发起攻击。坦克加足马力横冲直撞,不断捣毁前沿障碍、碾压坚固堑壕,势如破竹。

战至上午9时,英军才缓过神来,急令己方坦克迅速调整部署,挡住攻势凶猛的德军坦克。临近中午,英军终于调集4辆“雌性”Ⅳ型坦克加入战斗。随后,又命令坦克第三营迅速出动,对德军实施反冲击。就此,双方坦克你来我往,相互射击。战场上铁流滚滚,枪炮齐鸣,不少从被摧毁的坦克中逃出的士兵刚出“地堡”,又遭碾压。烟雾弥漫的铁甲阵中,一时间尸横遍野,哭爹喊娘,双方几乎打成了一锅粥。

这场人类战争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坦克对决,战况半斤八两,不分伯仲,算是以平局告终。英军作为坦克的首拥者,经验相对老道。德军初生牛犊,也不可谓不勇猛。

德国的A7V战斗坦克部队

将士的表现各有千秋,但具体总结A7V战斗坦克的处子秀,其缺点依然明显,由于车体太过笨重,使所配的两台200匹“戴姆勒”发动机性能受到极大限制,故障频发。再加上混搭拖拉机底盘,让这位第一次杀向前线的“混血老祖”没有体现出后来居上的特点,这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少德国人心底隐隐的痛。 IcQLEF9fJlfNaG0SpDsVGNpEmjCg8QXg7VTPprSamXK3FiqiUXwkE7Dn+YiRdn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