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驰骋在大洋上的“移动补给基地”

古代行军打仗注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也说明在任何时代军事作战过程中后勤保障的突出作用。一个大国海军要想“走向深蓝”,必须具有远洋持续补给能力。

从最初的民用船只到现代的高速综合补给舰,自从太平洋战场中海上补给方式大规模应用以来,补给舰技术大大发展,可以进行纵向、横向、垂直综合补给,物资也涵盖了干货(弹药、食品、备件等)、液货(燃油、水等)等。

补给舰航速快、机动能力强、补给物资齐全、补给效率高等强大的舰队支援能力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因此,各国海军在发展各类舰船的同时,重视综合补给舰的建设成为一种共识。

补给舰是伴随舰艇编队航行,在航行过程中为己方水面舰艇编队进行燃料、食品、弹药、物资补给和人员输送的后勤保障舰艇。在缺乏岸基保障的情况下,它们可成倍地拓展舰艇编队的作战半径和活动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舰艇持续作战的能力。

对于远洋作战的海军来说,补给一直都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些海洋强国不断提高远洋作战能力以增强装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行补给技术和理念的显著发展,一些海军强国已经建成了装载能力强、补给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和自卫能力强的综合补给舰队。

美国即使在全球各地建有众多的军事基地,但还是专门把后勤补给舰船的发展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不断增强其海上的远洋补给能力。

此外,在提供补给上,美国海军后勤补给舰的种类和分工也十分明确,有专门调运装备的海上预置舰、随舰队航行的综合补给舰、专门提供“中途支援”的油料补给舰等等。

在可预见的未来,补给舰是世界各海军强国不可或缺的舰种之一。未来远洋海战对补给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航速和补给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移动的海上补给基地”,其数量和性能将直接关系到海军的辐射范围,是一支海军走向远洋的最基本保证。

补给舰的种类广泛,从最早期专门用于运输油料的油船到现代的综合补给舰都可以称之为补给舰。

1.综合补给舰

海军出海远航靠的是补给能力,补给到哪里,航迹才能到达哪里。以前船只远航必须定期靠岸补充淡水、燃料和食物,在茫茫大海中缺乏补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补给跟不上,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随着科技的发展,船也变得越来越大了,虽然油、水等物资可以通过软管在海上补给了,但是弹药、食物等干货还是要靠岸才能补给,非常费时费力。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海上补充所需的物资呢?二战前夕,德国首先发明了综合补给舰,实现了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靠岸就可以在海上直接补给。

综合补给舰可以把多种补给物资一次性补全,所以吨位一般在15000~30000吨。综合补给舰一般是在后方的位置活动,因此对航速和武备没有太多的要求,一般航速都在20节以下,船上也仅有一些自卫的武器。

2.舰队油船

舰队油船也是补给舰的基本类型,油船是专门用于提供液体油料的补给船,后来,也有一部分型号的油船会同时提供淡水。某些补给舰也会提供少量杂货,但补给物主要还是以燃油为主,因此还是只能归类为油船。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避免燃油泄漏造成污染,各国海军正逐渐把既有油船按民用油船标准,从单壳体油船改为双壳体油船。

3.快速战斗支援舰

快速战斗支援舰是综合补给舰的加强版本,是指在海上航行状态下,利用专门的补给装置及舰载直升机等给水面作战舰艇提供燃油、弹药、淡水、粮食及备件等各种消耗品的军辅船。

快速战斗支援舰能使在航渡和作战海区的舰艇摆脱对基地的依赖,提高其持续力、作战能力,是军辅船中很重要的一种补给舰船。

美海军“萨克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排水量高达53000吨,补给能力大幅提升,动力系统强劲,其最大航速为26节,能追上航母编队高速行进的步伐。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供应”级、“萨克拉门托”级和日本的“摩周”级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快速战斗支援舰。

4.多用途补给舰

世界上一些海军规模不大的国家为了节省成本,在新建补给舰时,把其他舰的专业功能整合到补给舰上,使之成为多用途补给舰。

例如,加拿大、荷兰就建造了综合补给舰和医疗船功能的多用途补给舰。因为补给舰不是战斗舰只,所以在欧洲国家,补给舰被归类为辅助舰只。

图1-1 “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北极”号 vSX5f+xpPtLRo06B+bzbUfRQYgIoyOOwOpFm7YyN7AmHv2cBFafitPgRaS1oNp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