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潜艇并无明显发展的迹象。大体看来,一些尝试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些尝试没能在前辈创造的基础上有什么发展。直到18世纪末,一位天才人物才使潜艇有了长足的发展。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爱尔兰裔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为推动近代潜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小就酷爱机械工程的罗伯特·富尔顿,出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他一直设想要发明一种可以在水下进行作战的潜水船。
23岁时,他只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英国向英国政府推销他的发明。受到独立战争的影响,英国政府拒绝了他的发明。三年之后,富尔顿又移居法国,希望得到这个国家的欣赏。
然而,他设计的潜艇并没有得到当时法国海军大佬的欢心,他只得再度“流亡”他国,在欧洲转来转去。
又是三年,此时法国已是拿破仑主政,且与英国全面开战。由于此时法国对潜艇有现实的需求,因此富尔顿游说成功并获得一笔经费,用于研制潜艇。
1801年5月,富尔顿制成一艘“鹦鹉螺”号潜艇。“鹦鹉螺”号的外壳是铜的,艇长6.89米,直径最大处为3米,指挥塔在潜艇的中央,水面航行时用风帆来推进,水下航行时用人力螺旋桨推进。
显然,相比于布什内尔的“海龟”号,“鹦鹉螺”号大了不少,可容纳4人,水下可以持续待3小时,并且由铜铁混合材质建成,十分坚固。
“鹦鹉螺”号潜艇的外形像一艘小船。最为奇特的是配备了水上靠帆、水下靠踩的双重支力。为了控制航行的方向和下潜的深度,潜艇有方向舵和升降舵。
艇上带有压缩空气可以解决水下的呼吸问题,可供4人在水下使用3小时,下潜深度约8—9米,攻击武器为水雷。
图1-4 罗伯特·富尔顿纪念邮票
“鹦鹉螺”号在实验中成功地击毁了一艘靶舰。因此,富尔顿获得了法国海军要追加建造两艘更大更强潜艇的许诺。
图1-5 1806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的带有螺旋桨的潜艇
倒霉的是,当拿破仑亲自前来视察富尔顿的潜艇时,这家伙却意外地出了状况,随后富尔顿被驱逐出法国。
富尔顿也不是好惹的!“法国驱逐我,那我就去为法国的敌人——英国效力。”富尔顿在英国得到了时任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的赏识,他以一艘改进过的“鹦鹉螺”号,在1805年成功地击毁了英国军舰。
但威廉·皮特首相在富尔顿到英国一年后便离世,富尔顿成了讨厌的人,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约翰·杰维斯怒气冲冲地表示:“皮特是有史以来最蠢的人,他竟然鼓励这样一种作战方式,这种方式是掌握了制海权的人所不需要的,如果这种作战方式成功,我们的制海权就会立刻被剥夺掉!”
富尔顿就这样又被撵走了,而这位英国海军大臣的言论正确与否,只有在以后的实践中来验证。
“鹦鹉螺”号虽然命运不济,但从它的设计以及材料来看是潜艇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它从各方面都远超“海龟”号,甚至在许多方面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潜艇了。特别是它首次使用了水平舵,这既改变了潜艇在水中的深度,也极大地改善了潜艇的操纵性。
德国人鲍尔参照富尔顿的设计制成了“火焰”号潜艇,在试验中意外沉入海底,鲍尔和同伴安全浮出水面。这是艇员海底成功逃生的第一例。
后来,富尔顿回到美国又发明了轮船。有史料称他又建造了一艘能装100人的大型潜艇,名为“沉默”号,可惜没有来得及首航,这位大发明家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