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击机是航空兵作战的主要机种,属于战术空军的一种,首要任务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第二是要地防空,拦截敌方轰炸机群、强击机、巡航导弹等;第三是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第四是为己方军用飞机护航。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军事作战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军用技术的全面发展,歼击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在实施战略进攻、争夺制空权、摧毁防空武器、实行空中遮断等。现代歼击机具有飞行性能优良、机动灵活、火力强大等特点,多配备各种搜索设备和火控雷达,能全天候全方位攻击所有空中和地面目标。
歼击机的性能体现在飞行速度、升限、爬升率、机动性及武器装备等方面。由飞机的外形气动布局、动力装置、机载设备、武器装备和火控系统等因素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歼击机的雏形基本形成,是在飞机上安装机枪进行战斗,其速度慢、机动性差、武器装备落后。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歼击机的性能不断提高。为了获得优异的空战能力,歼击机在气动结构、动力系统、航电设备、武器装备和火控系统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
驾驶舱设计:要求驾驶舱视野广阔,弹射器安全可靠。为扩大驾驶员视界,歼击机采用水泡形座舱;弹射器即使在地面高度也能保证将飞行员弹射到足够的高度,以确保飞行员的安全。
操纵系统:要求操作灵活便捷。飞机操纵系统在数字式电传操纵的基础上采用主动控制技术,以此提高操控的灵活性。
推重比大:歼击机在空战中的推力普遍大于重力(即推重比大于1)。飞机推重比越大,加速性能越好,飞行速度越快。现代歼击机多采用小涵道比的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加力推力大,不加力工作时耗油少。
机翼设计:为确保飞机在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范围内飞行时都有较小的阻力,飞机普遍采用中等后掠角,中等展弦比并带前缘连条的薄机翼,或是采用三角形薄机翼。
米格-31歼击机
(1)机炮:现代歼击机普遍装有20毫米以上口径的航空机关炮。
(2)导弹:同时携带多枚雷达制导导弹和红外跟踪的近距格斗导弹。
(3)炸弹:可携带2~3吨航空炸弹(包括命中率很高的激光制导炸弹等)或其他对地攻击武器。
飞机上装有用数字计算机控制的航空飞行控制系统,它由有下视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组成,可与通信导航识别综合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交联。
飞行员可通过平视显示器、下视仪和多功能显示器获得敌我机参数的信息。火控系统控制和管理导弹、机炮和炸弹的瞄准、发射和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