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事装备的中坚力量,以及人类航空技术发明、创造的最新成果,直升机有着许多其他飞行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不仅打开了人们的思路,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除了在军队、公共事业中,也在民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大显身手,可以说,现在直升机的运用无处不在,早已遍地开花。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应用的逐步成熟,直升机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等独特优势,让它能够更好地在车辆及其他机械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的区域执行任务,并迅速向集成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除了通用直升机,很多国家还别出心裁地生产出了运输型、武装型、救护型、搜救型、反潜型、警用型、高原型等各类专用直升机,为物资及人员转运、搜救救护救援、空中观光与游览、航拍和物探、吊运吊装、防火与救火、警用警戒、巡逻巡线等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尤其是美、俄、欧等国家和地区,早已把直升机作为战略产业,国家大力支持,产品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据统计,发达地区通用飞机与客运飞机的应用量比例是5—6倍的关系。
参加救援行动的直升机
民用如此,在军事上,直升机的用途更是花样翻新,从战场投放、敌后侦察与渗透,到战略物资运输与作战人员输送等,其身影遍布所有战场。可以说,现代战争,没有武装直升机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武装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适于低空、超低空抵近攻击,能在运动和悬停状态开火等特点,配备不同的装置,可执行多种演练及作战任务。
前面我们说过,直升机的诞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法国、德国、美国和苏联试飞成功,并迅速改进达到了能实用的程度。
由于直升机诞生前后正值战争烽火蔓延,而且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就想把直升机用到战争中去。例如德国的“龙”式直升机加装了机枪,但由于技术不成熟,该机并没有投入战斗。只有美军将少量R4直升机配备到航空母舰上,用于救护落水的飞行员,这可以说是直升机最开始的主要用途了。
而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运用,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争,这场战争应是直升机最早成规模投入军事应用的首例。当时的美国陆、海、空基本都装备了直升机,作用主要是抢救飞行员、运送伤员并输送武器、弹药、器材和给养,后来又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用于运送战斗分队到预定地点、营救被围困的分队、校正炮兵射击、进行空中侦察和引导作战飞机攻击等。
直升机的通用化
直升机的实际作战样式除了打击对象是地面的各种装甲车辆以外,又延伸为对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侦察指挥车的打击,近距离火力支援攻击地面敌方有生力量、防御工事、阵地、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等。当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鉴于直升机对战场人员、阵地和装备的巨大威胁,战争双方也琢磨出不少对付直升机的有效方法,如高空歼击机、低空的炮火(高射炮、高射机枪)、便携式防空导弹等。尽管直升机的战场生存环境日趋严峻,但各国军队对直升机依然青睐有加。
从近年来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看,虽然有风险,但赋予直升机部队的作战任务不降反升。除了实施空中火力攻击,特别是反坦克和反潜作战、机降作战和保障战场兵力、兵器机动、运送物资及人员、救运伤员、战场抢修、救援等一般的作战行动,还兼任了空中巡逻、侦察、警戒、护航、与敌机空战、配合其他兵器夺取战场超低空优势、快速布雷、扫雷、在障碍物中开辟通道、实施空中指挥、通信、电子对抗、校射等全新的作战职能。
正在舰艇甲板起降的直升机
武装侦察直升机
应该说,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直升机为主战装备的陆军航空兵在历次战争、大规模武装冲突以及特种军事行动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在战争中直升机损失最为严重的越南战争为例,1961—1973年美军投入的直升机就损失了4868架,但如此庞大的战损,不但没令美军歇手,相反继续加码,乐此不疲,难怪战后有人把越南战争比喻为“直升机绞杀战”。可见,对美国人来说,直升机对他们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此,好战的美国大兵在2003年2月到2005年10月,又展开“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两次直升机作战行动,期间共战斗飞行87.55万小时,这样的飞行强度,连其他美军如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兵种都自叹不如。
通过美军对直升机的运用可知,直升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各类战场的突击力量,在联合作战的兵力调配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当无处不在的战场狙击手角色。
武装侦察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