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整理说明

一、本次整理,以《孝经》注疏合刻本中存世最早之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泰定三年(1326)刻十行本《孝经注疏》(简称“泰定本”)为底本。

二、以清阮元刻本《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附校勘记(简称“阮本”)为主要参校本。个别文字亦旁参其他文献(如《周礼》《礼记》《汉书》《三国志》《孔子家语》《文选》等)加以参证。

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泰定本是现今存世最早之本,但由于其底本可能出自宋建本等原因,其文字亦常有错讹衍脱之处。故本书在整理过程中亦充分吸取阮本校勘记中理据充足、判断正确之校勘成果,并不泥于泰定旧本文字。

四、为免校勘琐碎,泰定本中显因笔画形近而不慎致误者(如己—已—巳、夫—天、土—上、此—比、母—毋、祇—袛等)一般径改作正字。个别特殊用字酌情保留繁体、异体字形。显误、显衍、显脱者直接于正文中改正,同时注明校改增删依据。其余异文涉及文意理解者则出校。

五、阮校所列版本依据(如“石台本、唐石经、宋熙宁石刻、岳本、闽本、监本、毛本作某,此本误某”之类),一般不再特别一一列明。

六、底本每卷题下有“邢昺注疏”,卷末有“某某卷第几”或“卷终”等字样,今一并略去。原注、疏文字依刻本原貌,随文编列于正文中,以字体字号区分;疏文视情况予以适当分段,以便于阅读。 j4cZhjfI+CXgGcE6wydqDRa2uyOYJuJlMpJOTW8U9LXJ7QqGqMtwSNfJWWkl+v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