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特拉法尔加海战:帆船时代规模最大的海战

编者按语

1805年10月21日,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海域,爆发了英国地中海舰队和法西联合舰队的大海战,史称“特拉法尔加海战”。激烈的战斗持续了近5个小时,法西联合舰队遭受重创,主帅维尔纳夫被俘,而英国传奇海军将领纳尔逊也在海战中阵亡。这场海战是帆船战舰时代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公认的19世纪经典海战之一。

海战档案

时间:1805年10月21日

地点:西班牙特拉法尔加海域

参战方:英国

法国、西班牙

指挥官:纳尔逊

维尔纳夫

参战兵力:英国战舰27艘

法国战舰18艘、西班牙战舰15艘

伤亡情况:英军阵亡449人,伤1214人。整个会战和风暴之中,英国未损失一艘战舰法军阵亡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阵亡1022人,伤1383人;法西联合舰队伤、毙、俘人员总计1.4万人。法西联合舰队的33艘战舰中,有12艘被俘、8艘完全丧失战斗力、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

海战结果:英国取得最后胜利

2005年6月28日,来自35个国家的160余艘船舰齐聚英国南部朴次茅斯港附近的索伦斯海峡,参加纪念“特拉法尔加海战200周年”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上南极勘察船“忍耐”号,检阅了缓缓驶过的各国船舰。在海峡沿岸,约有25万人观看了这次检阅。活动的高潮,是由2支舰队重演了“特拉法尔加海战”。当夜幕降临,超过12吨重的1万支烟花在空中绽放。活动的尾声,所有船舰一起亮灯,以告慰在那场大海战中逝去的英灵。

那么,“特拉法尔加海战”究竟是场怎样的战役?它又有何魅力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呢?

勇敢与荣耀的纳尔逊

讲述“特拉法尔加海战”,有个重要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英国帆船时代的传奇海军将领纳尔逊。(图5-1)

图5-1 年轻时的霍雷肖·纳尔逊

1758年9月,纳尔逊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也正是在这一年,英国开始建造“胜利”号战舰。纳尔逊是家里8个孩子中的老三,他9岁时母亲去世,12岁时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并到舅舅沙克林任舰长的军舰上实习。可以说,舅舅对纳尔逊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于纳尔逊聪明机智、勤奋好学,很快就掌握了许多海上技能,并顺利成长为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1779年,21岁的纳尔逊被任命为舰长。随后,他执行着不同的海上任务,奔波在各大海域。

1789年,法国大革命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欧洲大陆。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了法国驻英大使,战争已不可避免。同年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等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激战。

1794年,纳尔逊奉命执行封锁和围攻法国土伦的任务。在科西嘉海战中,纳尔逊的军舰被一发炮弹击中,飞来的弹片夺去了他的右眼,这也成为纳尔逊的“荣耀”之一。他在随后的多次作战中,表现十分英勇,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渐渐有了不小的名气。

不久,纳尔逊所在的地中海舰队被划归杰维斯上将指挥。杰维斯与以往的指挥官有很大不同,他指挥十分灵活,允许部下根据具体情况自己采取行动,这也正好符合纳尔逊的口味,他在地中海舰队更加如鱼得水。

纳尔逊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才智,很快便获得了杰维斯的赏识。后因杰出的表现,纳尔逊被破格提升为海军准将,这样他就可以指挥一支小规模的分舰队。

1797年2月,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大西洋同法国海军的盟友西班牙舰队遭遇,展开了一场激战。在这次战役中,纳尔逊果断采取行动,率领分舰队脱离队形冲向西班牙舰队,拦阻其去路,并亲自带领士兵冲上敌舰与对方展开肉搏。纳尔逊的勇猛激励了整个英国舰队,他机智的行动也为最后英国舰队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海战后,纳尔逊被晋升为海军少将,获得了勋爵封号。

约5个月后,纳尔逊在率舰队进攻西属特拉里夫岛时,又一次中弹,这次他失去了右臂,因此而有了“独臂将军”的称号。伤愈归队后,纳尔逊被任命为地中海分舰队司令。8月,他率部突袭了停靠在阿布基尔湾的法国舰队,获得重大胜利,被加封为男爵。自此,纳尔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英国人时常谈论他的光辉事迹,并把他作为勇敢与荣耀的象征。

“调虎离山”变成“瓮中捉鳖”

光阴似箭,一晃进入了19世纪。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后,于1800年6月战胜奥地利,后与俄国、土耳其等国缔结合约,反法联盟也彻底解散,英法两国签订了《亚眠条约》后暂时休战。

1805年5月16日,拿破仑再也抑制不住扩张的野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伦敦、英国议会和英格兰银行的主人”。拿破仑的计划是避开英国海军主力,以法国精锐的陆军直接登陆英国本土。

为了牵制强大的英国海军,拿破仑命令驻守在土伦港的法国舰队司令维尔纳夫率领舰队出港,到西班牙加的斯港与西班牙舰队会合,然后一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以吸引英国海军主力前往追击,从而削弱英吉利海峡的防守力量。

此时,纳尔逊已被英王授予子爵,晋升为中将,并被任命为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但当法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在加的斯港顺利会师时,纳尔逊正在家乡休养,地中海舰队暂由科林伍德将军代为指挥。不过,纳尔逊十分关注前方的战事,他经常独自思索与维尔纳夫交战时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说来有些可笑,拿破仑的“调虎离山”之计被英国舰队玩成了“瓮中捉鳖”的游戏。科林伍德指挥地中海舰队,将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堵在了加的斯港。不过,科林伍德虽是一位出色的海军将领,但领导风格与纳尔逊不同,他以严厉刻板而著称。由于法西联合舰队坚守不出,科林伍德除封锁港口外,没有任何其他计划和行动。官兵们无聊之际,常常到对方的战舰上“串门”。后来,科林伍德下令禁止离舰,官兵们牢骚满腹,并十分希望纳尔逊能早日归来。

事实上,此时的纳尔逊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与自己的舰队会合了。9月13日,英国海军军部派了一辆马车来接纳尔逊,在扬起的尘土中纳尔逊启程了。15日,纳尔逊乘坐他的旗舰“胜利”号从朴次茅斯港出发。当日深夜,纳尔逊在日记中写道:“我离开了我亲爱的祖国,告别了我最心爱的人,去为我的祖国和人民而战斗!”(图5-2)

图5-2 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

9月28日,纳尔逊抵达加的斯港附近海域。当“胜利”号出现在地中海舰队的西面时,所有舰队官兵欢声雷动,他们最敬爱的统帅终于回来和他们并肩作战了。

与舰队会合后,纳尔逊接管了指挥权,并热情邀请所有舰长到“胜利”号共进晚餐。在餐桌上,纳尔逊讲述了他的战略构想。

纳尔逊计划将地中海舰队所有27艘战舰分成2个分队。他亲自率领第一分队,负责突入法西联合舰队中央,将其斩为两段,然后包围歼灭法西联合舰队中间靠后的战舰,同时阻止敌舰队前卫的回援。而科林伍德指挥第二分队,再次将法西联合舰队的后卫与中军分开,然后集合兵力消灭敌舰队的后卫。

和以往的战术一样,纳尔逊的作战计划简单明了,但计划的细节却拟定得十分详尽。他叮嘱科林伍德:“从攻击正式开始后,你就必须独自进行指挥。如果发现有重创敌舰的时机,其他各舰长也可相机行事。”纳尔逊打破常规的线式战术,以及灵活应变的战法,令所有舰长非常赞叹,他们又一次为纳尔逊的风采所折服。

就这样,英国地中海舰队一边寻找战机,一边加紧训练,力求所有官兵都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纳尔逊深知,这场战役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官兵们的士气,他尽力做好所有准备才能安心。

那么,法西联合舰队的情况如何呢?法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不仅没有团结一心,而且愈加表现得如同一盘散沙。其实,法西联合舰队共有33艘战舰,如果众志成城,未必没有一搏的机会。不过,由于被围困多时,法西联合舰队的情况十分糟糕,不仅官兵缺乏斗志,而且病号不断,舰队的战斗力下降很多。

更让维尔纳夫无奈的是,拿破仑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他决定让法西联合舰队立即突围,从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以配合他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拿破仑甚至对部下说:“我不在乎失去所有战舰,只要这些战舰能光荣而体面地沉没!”于是,法西联合舰队出发在即,大海战即将上演。

联合舰队180度大转弯

1805年10月19日下午,维尔纳夫率领联合舰队出发。不久,英国侦察舰发现联合舰队已经出港,纳尔逊下令“立即追击”。10月20日夜,双方舰队不断逼近。

10月21日拂晓,当法西联合舰队驶抵特拉法尔加海域,距离英国舰队只有20多千米时,纳尔逊命令舰队按照计划排成两路纵队,并发出“准备战斗”的信号。经过长久的监视与等待,英国舰队即将投入战斗,这令纳尔逊激动不已。为了显示拼死一战的决心,他不仅写下遗嘱,还在日记中写道:“愿我所信仰的上帝为了整个欧洲的利益,保祐我的国家取得伟大而光辉的胜利!”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看似无足轻重,却对这场海战有着重要影响。当时,纳尔逊穿着中将制服,胸前佩戴着勋章,站在甲板上观察敌情,在他的身边环绕着多位好友,有军医贝蒂、秘书斯科特、“胜利”号舰长哈代,他们劝说纳尔逊将衣服上的装饰掩盖起来,以免给对方狙击手可乘之机,但骄傲的纳尔逊委婉拒绝了。

与此同时,维尔纳夫也早发现了尾随的英国舰队,他知道这一战不可避免,他甚至想好了退路。维尔纳夫命令舰队进行180度的大转弯,以使加的斯港位于舰队的下风位置,以便于舰队作战不利时能及时撤入加的斯港。想法不错,但这种临阵先怯的调整方案很不可取。要知道,在帆船时代,庞大的舰队一次调头要花2~3个小时,且调头的过程中很难保持阵形的完整。维尔纳夫下达命令后,不仅严重影响了联合舰队的士气,而且造成舰队的混乱。

就在法西舰队集体转向时,英国舰队已经分为两路纵队,气势汹汹地满帆杀来。纳尔逊的“胜利”号、科林伍德的“皇家君主”号担任两个分队的先锋。“胜利”号上的纳尔逊打出了振奋人心的著名旗语:“英国希望舰队全体将士恪尽职守!”

11时30分,双方舰队已经离得很近。由于纳尔逊率领的第一分队稍稍向北偏离了一些,科林伍德的第二分队率先逼近联合舰队的后段,维尔纳夫向联合舰队下达了“开火”的命令,特拉法尔加海战正式打响。(图5-3)

图5-3 特拉法尔加海战图

英舰横切联合舰队

科林伍德的旗舰“皇家君主”号是英国的新式战列舰,由于造船技术的改进,使其在这次海战中表现十分出色。

“皇家君主”号行动十分迅速,冒着敌舰的炮火只用了10分钟就切进了法舰“弗高克斯”号和西舰“圣安娜”号之间。科林伍德命令左舷炮手向“圣安娜”号进行猛烈射击,摧毁了“圣安娜”号装饰华丽的艉部,并使舰上近一半的水手失去了战斗力。

接着,“皇家君主”号的右舷向“弗高克斯”号猛烈开火,一连串的大小炮弹向这艘法国战舰袭来,顷刻间“弗高克斯”号燃起了大火,舰上水兵奋力将火扑灭,总算是将整艘战舰从混乱中平定下来且开始向“皇家君主”号还击。一时间炮声震天,几艘战舰混战在一起,几乎被弥漫的硝烟吞没。

科林伍德作战十分英勇,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站在甲板指挥战斗时,几块横飞的弹片击中了他,他的腿部血流不止,但他只做了简单的包扎,就立即忍痛继续指挥战斗。还有一次,一颗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令他的护卫惊出一身冷汗。也就在这时,科林伍德发现,周围全是敌舰,但他毫不退缩,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第二分队就在附近。

继“皇家君主”号之后,英舰“贝里岛”号也顺利插入敌阵,同样很快被敌舰包围。几番缠斗后,“贝里岛”号主桅杆被摧毁,舰上人员伤亡惨重。但“贝里岛”号同样没有胆怯,官兵们把军旗钉在后桅杆上,继续奋战到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林伍德的第二分队已完全与敌舰混战在一起。渐渐地,准备充足、士气旺盛的英国舰队占据了主动,科林伍德的第二分队也愈战愈勇。

再来看纳尔逊指挥的第一分队,他们也在第一时间冲入敌阵,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负责搜索法西联合舰队的旗舰“布桑托尔”号。在此之前,信心十足的纳尔逊并没有命令“胜利”号开炮,但法西联合舰队却不客气,炮弹纷纷向“胜利”号飞来。一发炮弹击中了“胜利”号的主桅杆,另一发炮弹摧毁了后桅杆,还有一发炮弹击中了甲板,导致50多人伤亡,秘书斯科特也不幸身亡。

终于,纳尔逊发现了维尔纳夫的旗舰“布桑托尔”号,“胜利”号以最快速度钻到他的后面进行炮击。“胜利”号舰艏的2门巨型短炮,向“布桑托尔”号的舰艉发射了一枚实心弹和一枚装有500颗铅弹的霰弹,使“布桑托尔”号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接着,“胜利”号与“布桑托尔”号并行,“胜利”号改用左舷火炮作战,又将“布桑托尔”号的舰艏彻底摧毁。

这时,法国战舰“敬畏”号及时赶来支援。“敬畏”号是法西联合舰队中较小的一艘军舰,其吕卡舰长的身高也仅有1.5米,不过他却以作战勇猛而著称。起初,“敬畏”号的水兵们想用铁钩钩住“胜利”号的栏杆,但由于其栏杆比“胜利”号的栏杆低了很多而没有钩住。不过,这种落差对“敬畏”号桅杆上的狙击手们来说却是十分有利的,他们纷纷各自寻找目标,给“胜利”号官兵带来很大的伤亡。

最后的对决

由于受到“敬畏”号上狙击手的威胁,许多英国官兵都隐蔽了起来,但勇敢的纳尔逊却依旧站在后甲板上鼓舞士气。

1805年10月21日13时30分,纳尔逊被法国狙击手盯上了。这实在是要怪纳尔逊太显眼,他的一只空荡荡的衣袖随风摆动,胸前佩戴着各种勋章。法国狙击手立即意识到,这绝对是条“大鱼”。狙击手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瞄准目标的胸部开了火。纳尔逊受了重伤,随后被抬进了船舱里。

贝蒂医生赶了过来,他立刻为纳尔逊做了检查。纳尔逊伤得太重了,子弹穿过了左肺,嵌在了脊椎骨里。贝蒂问他感觉如何?纳尔逊虚弱地说:“我感觉每次呼吸时血都在往外涌……我的脊椎很痛……脊梁骨好像被打穿了!”

即使在这个时刻,纳尔逊依旧惦记着战斗,他让舰长哈代立即返回甲板指挥战斗。接着,他对贝蒂说:“你去救治别人吧,你帮不了我了!”此时纳尔逊已经看不清东西,只能凭借声音了解战况。每每有敌舰被击中,“胜利”号官兵发出欢呼声,纳尔逊痛苦的脸上都会浮现出一丝笑容。

战斗进行到此刻,特拉法尔加海战已经毫无组织可言,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混战。双方几十艘战舰纠缠在一起,场面蔚为壮观。

已近瘫痪的法西联合舰队的旗舰“布桑托尔”号被英国“海王星”号、“征服者”号、“巨人”号等战舰夹击。猛烈的炮火将“布桑托尔”号上的火炮全部摧毁,甲板上躺满了死伤的法国官兵。

不过,维尔纳夫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境遇却有点惨。他原本打算乘专艇到另一艘战舰上,但却发现小艇已经被打得面目全非。接着,他又向附近的“圣特力尼达”号发出求援信号,但对方却久久没有回信。维尔纳夫真的已经绝望了,他只能听天由命。不久,“布桑托尔”号的舰长降旗投降,维尔纳夫也成了俘虏。

英国第一分队取得胜利后不久,科林伍德的第二分队也结束了战斗。让人觉得滑稽的是,当维尔纳夫投降后,法西联合舰队前卫的几艘战舰才匆匆赶来。这支迟到的前卫支队起初不管不顾地往前突围,直到发现与后面舰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才不得不停留在原地等待。后来,发现主力舰队被英舰袭击,才慌忙掉头,又花了不少时间。当它们返回时,远远望见“布桑托尔”号降旗投降,它们也彻底丧失了斗志,最终逃回了加的斯港。

16时30分,身负重伤的纳尔逊在得知获得胜利的消息后,带着微笑闭上了眼,他最后的遗言是:“感谢上帝,我已经履行了我的职责!”(图5-4)

图5-4 纳尔逊的雕像

至此,特拉法尔加海战结束。据战后统计:法西联合舰队的33艘战舰中,有12艘被俘、8艘完全丧失战斗力、9艘逃往加的斯、4艘逃向直布罗陀。法军阵亡3373人,伤1155人;西班牙军阵亡1022人,伤1383人;法西联合舰队伤、毙、俘人员总计1.4万人。而英国地中海舰队没有战舰被击沉,阵亡449人,伤1214人且失去了伟大的海军指挥官纳尔逊。

历史意义

特拉法尔加海战是风帆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海上对决,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也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在这次海战中,纳尔逊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法西联合舰队一败涂地。纳尔逊非凡的胆识和杰出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永载史册。

对于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富勒评价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都是一个值得回忆的会战,它对于历史具有广泛影响。它把拿破仑征服英国的美梦彻底击碎了,100多年来的英法海上争霸也至此结束。这场大海战,使英国成为海上帝国,且这个帝国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特拉法尔加海战结束后不久,随着蒸汽动力战舰的出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知识链接
海战中的神奇幸存者

这次海战中,最令人感到神奇的幸存者,恐怕是“征服者”号上的一条狗。在战斗中,不知道谁把狗扔到了舰外,这条狗刚好卡在舰舷边的铁索内。在整个海战中,炮弹打穿了舰体、滑膛枪不断射中舰舷,可小狗依旧安然无恙地待在那里。战斗结束后,小狗被拉了回来,身上没有任何损伤,但却被吓坏了。

海战后,风暴来袭

特拉法尔加海战结束后的当天夜里,特大风暴来袭。风暴持续了4天,在那绝望的时刻,没有胜利者和失败者之分,只有在风暴中拼命求生的人们。被俘的法西联合舰队的残损战舰沉没了多艘,其中就包括“敬畏”号、“圣特力尼达”号等,许多海战中的幸存者都被风暴夺去了生命。不过,英国舰队却十分幸运,他们在风暴里没有损失一艘战舰。风暴平息后,特拉法尔加海域狭长的海滩上布满了战舰残骸和尸体,让人想想就心有余悸。

纳尔逊的葬礼

纳尔逊的遗体被运回英国后,先在英国皇家海军辖下的格林尼治医院大厅停放了3天,期间大批民众前往悼念,场面几近失控。1806年1月8日,纳尔逊的灵柩经泰晤士河被运往伦敦。

1月9日,纳尔逊正式出殡。在仪仗队的护送下,徐徐送往圣保罗大教堂。仪仗队中包括32名海军将军、超过100名海军校官以及10000名海军士兵,沿途无数民众夹道伫立。灵柩到达教堂后,举行了长达4小时的葬礼。最后,纳尔逊的灵柩被安葬在教堂内的一个地下石棺内,位置正好位于教堂圆穹的正下方。

维尔纳夫的悲惨结局

作为海战对手,维尔纳夫也参加了纳尔逊的葬礼。1806年,维尔纳夫被交换回国。后来,他一直等待着晋见拿破仑,但拿破仑却不愿意再搭理这个失败者。维尔纳夫在煎熬的等待中,渐渐意识到自己已被抛弃,这让他十分悲伤。4月21日,维尔纳夫将自己反锁在屋内自杀身亡,他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真幸运!我没有孩子,因此不会有人继承我败将的臭名!” pCBQL3Tq4J/isaDP0qUC9/tfAik5rYRcsK6i60ftkXnTAjNtFkvXWUJdCY9otv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