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时候啊,天下局势波谲云诡。在秦国的土地上,有一位胸怀大志的国君秦穆公,他一心想在这乱世中崛起,称霸中原。这时候,秦穆公听闻有一个名叫百里奚的大才,于是就动起了心思。
百里奚,本是个贤能之才,可命运却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虞国被灭国后,他就做了晋国的陪嫁奴隶,百里奚就像一片飘零的落叶,在命运的浪潮中身不由己。后来,他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逃到了楚国。
秦穆公一听百里奚到了楚国,心里就打起了小算盘。他想,这么个贤才,可不能错过。可是他心里也犯嘀咕,这楚国要是不肯放人可咋整?秦穆公,那脑袋一转,很快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他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使者去见楚王,使者恭敬地说道:“大王,我家主公有一奴仆,名叫百里奚。这百里奚,是我们家陪嫁过来的,可他不堪奴役,偷偷地就跑到您这儿来了。我家主公念他平日里还有些用处,想用五张黑色公羊皮把他给赎回去。”
楚王一听,这人就值五张羊皮,这算个啥事,就大大方方地答应了。此时的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可是他的眼睛里却透着一股精明劲儿,那胸中可满是韬略,就像一座沉睡的宝藏,只等有缘人挖掘。
秦穆公见到百里奚的时候,就像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两人一交谈,可谓是惺惺相惜,足足谈了三天三夜。秦穆公这才深深感觉到,面前这个老头儿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百里奚却很是谦虚,摆着手说:“大王,我就是个亡国之臣。你看我以前所在的虞国,因为国君不听我的劝告,最后落得个亡国的下场,我这心里有愧啊,哪儿有资格谈论国事呢?”
秦穆公哪肯罢休,赶忙说道:“您可别这么说,那虞国国君昏庸,他自己不听你的,这亡国之责可不能怪到您头上。”秦穆公于是就把国政大权交到了百里奚的手里。
百里奚这人心地善良又实在。他看秦穆公这么看重自己,心里想着也要回报秦穆公。他知道有个叫蹇叔的人,隐居在一处,那才能可是比自己更胜一筹。百里奚就赶忙把这事儿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一听,这可真是瞌睡了都有人送枕头,赶忙派人把蹇叔请来。见到了蹇叔,秦穆公满心欢喜,当下就封百里奚为左庶长,蹇叔为右庶长,这两人就并称“二相”,开始了辅佐秦穆公治理秦国的大业。
再说那晋国,碰上了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没办法,就只能向秦国求粮。秦国有个大夫叫丕豹,这人脑子竟是些歪点子,就跟秦穆公说:“国君,这晋国现在都这样了,我们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啊,何不趁火打劫一把。”
百里奚听了,立马皱起眉头说道:“大王,您可不能这么想。这晋国的百姓也都是无辜的,他们是无辜受难,我们怎么能因为一个国君的过错,就去为难这些百姓?”秦穆公听了百里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心里很敬佩百里奚的善良与仁慈,于是就慷慨地送了粮食给晋国。
可这晋国也忒不地道了。秦国闹饥荒的时候,他们不但不帮忙,还趁着这个机会攻打秦国。秦穆公气得暴跳如雷,脸都涨红了。他亲自率领大军去迎战,那架势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冲向了敌人。秦军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士气大振,一下子就把晋军给打败了,还把晋惠公给俘虏了。
秦穆公把晋惠公放回去的时候,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把女儿怀嬴嫁给了晋国公子圉,想着这样就能掌控晋国。可这公子圉也不老实,一登上国君之位,就翻脸不认人,完全背弃了秦国。秦穆公心里那个气啊,但又没办法,就开始扶持晋公子重耳。在他的帮助下,重耳登上了国君之位,这就是晋文公。
秦穆公的志向一直是在中原称霸,可这晋国就像一个拦路虎一样,总是阻拦着他东出。公元前628年,这秦穆公,可能是心太急了,也不顾蹇叔的苦苦劝阻,派孟明视等将领去偷袭郑国。这孟明视带着大军一路行进,在途中把滑国也给灭了。他们正得意洋洋的时候,哪知道晋军早就设好了埋伏在崤山。这一场大战,秦军可就惨了,大败而归。
秦穆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怎一个后悔和痛苦。但是他还保持着自己的风度,身穿丧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那些打了败仗的将士。他眼里虽然有泪,但更多的是坚定,他对着那些将士说:“这次失败是我的错,我没听蹇叔的话,你们不要有心理包袱,我们一定要雪耻。”
这三年的时间里,孟明视痛定思痛,苦练兵法,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三年后,他再次率领秦军,这一次,秦军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终于大败晋军,秦穆公这才算是扬眉吐气了。
秦穆公,他可不止想在晋国这亩三分地上有所作为。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西边,那里有西戎。他采取了个很聪明的策略,先把强的西戎部落打败,再去收拾那些弱小的。就这样,一个一个地征服,竟然征服了西戎十二国。这一下子,秦国的国土就开辟出了千余里,他终成“称霸西戎”的伟业。
你看,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了百里奚,却换来了一个可以帮助他成就霸业的“天下谋”。这世上的人,就像散落在各处的珍珠,有的被灰尘蒙蔽了光芒,有的却能熠熠生辉。只有那些有慧眼识珠的伯乐,才能把这些珍珠串成最美丽的项链。秦穆公就是这样的伯乐,他的故事,也正是“五羊皮与天下谋”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