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这一段秦国波澜壮阔的统一往事。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啊,风云际会,英雄辈出,每一场争斗都如同一场生死较量,充满了智慧的碰撞与热血的厮杀。
话说当年,郑国渠修成的那一刻,就仿佛为秦国开启了一扇命运的大门。这一伟大水利工程的建成,宛如给秦国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它滋养着秦国的土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为秦国日后的崛起积蓄了无尽的能量。秦国就像一辆加满了燃料的战车,向着统一的大道疾驰而去。
时光来到公元前236年,秦将王翦,这位来自频阳东乡的英雄,踏上了征战之路。他身上流淌着周灵王太子晋血脉的荣光,作为其后十八世孙,王翦自幼便对军事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与敏锐。在他眼中,战场便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于是,他毅然投身于秦始皇的麾下,开启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
当时,秦国的北方,赵国这个对手犹如磐石般坚固。而赵国名将李牧,更是威名远扬,令各方敬畏。当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之时,两军对峙的局面僵持了一年之久。王翦,这位足智多谋的将领,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困扰。他静下心来,观察着敌军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终于,给他发现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关键——李牧。
王翦巧妙地施展了反间计,这一计如同一把利刃,直插赵军的心脏。李牧被除,赵军的士气瞬间瓦解。秦军的眼前再无障碍,他一路势如破竹,接连击败赵军,斩杀了赵军主将赵葱,一举攻下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君主也成了阶下囚,赵国原有之地归属秦国,秦国又多了一个秦郡。
时光匆匆,公元前227年,秦国的统一脚步迈进了燕国。这年,燕国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大戏,燕国竟派遣荆轲行刺秦始皇。秦始皇那可是何等人物,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挑衅。他立刻下令,再次派遣王翦前往征讨燕国。一时间,秦军铁骑滚滚,势不可挡。燕王喜慌了神,仓皇出逃,直奔辽东。王翦则马不停蹄,轻松平定了燕国都城蓟。
秦国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歇,秦始皇又命王翦之子王贲继续出征。先朝着楚国进发,楚军虽奋力抵抗,却终究难以抵挡秦军那如虹的气势,只得败下阵来。秦始皇乘胜追击,紧接着让王贲攻打魏国。
魏王面对秦军的强大攻势,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投降。就这样,魏国各地陆续被秦军平定。此时的秦始皇已经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还多次让楚军尝到了秦军的厉害。
在秦国这一众将领中,有一位年轻的勇将,名叫李信。他那股勇猛无畏的劲儿,让敌人闻风丧胆。曾经,他仅带着几千士兵,就如猛虎入羊群一般,将燕太子丹追得无路可逃,一直追到衍水,成功活捉了太子丹。秦始皇见状,不禁对李信赞不绝口,称赞他贤能勇敢。
一日,秦始皇开始谋划攻打楚国之事。他看着李信,问道:“朕打算攻打楚国,将军看派多少兵够用?”李信自信满满地回答道:“最多二十万。”
秦始皇又转身问向王翦,王翦思索片刻后,郑重地说道:“非六十万不可。”
秦始皇听后,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王将军老了,太谨慎了。李将军多果敢,就按他的来。”于是,李信和蒙恬领着二十万大军向着南方进发。
王翦见自己这话没人听,他知道多说也是无益,便说自己身体有恙,带着一丝落寞,回频阳老家养老去了。
李信和蒙恬那也是秦国的猛将。李信朝着平与进发,蒙恬朝着寝邑而去。两员大将起先率领着秦军,一下子就把楚军打得节节败退。
李信瞧着这初战的胜利,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心底逐渐起轻敌之心,认为这打楚国也不过如此。便又带着这得胜的雄心壮志,继续朝着鄢郢进军,又一举拿下了鄢郢。这时候的李信,在他眼里,这场战争就好像已经赢了一半儿了。他继续带着那趾高气昂的得胜之师,朝着西边大摇大摆地进发,满心想着在城父和蒙恬会师,到时候,那可是大功一件,荣华富贵少不了他的。
可这楚国虽然已经衰败了,却也不是好惹的,毕竟烂船还有三斤钉呢。楚军有个叫项燕的将领,那可是久经沙场的狠角色,眼神儿毒得很,打仗更是勇猛无比。他察觉到李信军队的动静,就带着楚军开始紧紧地追。这一追就是三天三夜,一刻也不停歇。
李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沉浸在自己的喜悦当中,压根儿就没感觉到危险的到来。项燕等的就是这个时机。瞅准了,突然就发动了攻击。这秦军一下子就乱成了一团。楚军直又冲向李信的两座军营,当场就杀了七个都尉,李信的部队被杀得东倒西歪,哭爹喊娘的,最后只能狼狈而逃。
再说在咸阳的宫里的那位,此时正等着前方的好消息呢。一听这李信惨败的消息,那脸“唰”的一下就白了,接着就是勃然大怒。嬴政心里那个悔啊,他埋怨自己,怎么就一时糊涂,没听王翦的话,让秦军如此丢人现眼呢。
这当下,嬴政那是一刻也等不了了,亲自登上快车,就像一阵风一样,朝着频阳飞奔而去。
到了频阳,嬴政见到王翦,就赶忙满脸愧疚地道歉:“王将军,是本王之过,之前未采纳您的计策,致使李信那小子让秦军落下了天大的耻辱。如今听闻楚军正步步逼近,将军您虽然身体抱恙,可怎能抛下我与这秦国于不顾呢?”
王翦也没有过多的争辩。他只是平静地说:“老臣病弱,不堪大用,大王还是另寻良将吧。”
秦始皇见状,连忙又道歉道:“好啦,将军别推辞了。”
王翦这才说道:“要是非用我,六十万人不能少。”
秦始皇赶忙答应下来:“朕就听将军的。”
就这样,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他们送行,此时的画面何等壮观。
出发之际,王翦向秦始皇请求赏赐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秦始皇有些好奇地问道:“将军都要上战场了,还愁家里以后日子不好过啊?”
王翦笑着回答道:“替大王打仗,就算立了功,也很难得到封侯赐爵的,所以我趁着大王现在特别器重我的时候,也得趁机向大王您求些园林池苑啥的,好给子孙后代攒点家业啊。”秦始皇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大军前行,当王翦走到函谷关的时候,他又接连派了五次使者回朝请求赐予良田。有人忍不住说道:“这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赶忙解释道:“这可不是过分。秦王的性情比较暴躁而且对人总是多疑。如今他把整个秦国的部队都交给我了,我要是不向他多要点田产,来表明我有坚决出征的意志,他能不怀疑我吗?”
话说回来,当王翦回去后接替李信继续攻打楚国的时候,楚王那可是高度重视起来了。他调动了全国所有的军队,严阵以待。而王翦到了前线之后,并没有冲动行事,而是筑起了坚固的营垒,决定按兵不动。楚军多次前来挑战,王翦始终不为所动。他还对士兵们关怀备至,让士兵们好好休息,天天洗浴,给他们的都是上等的好饭食,自己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就这样过了些日子,有一天,王翦像往常一样去视察士兵们的生活状况。他便问身边的士兵:“你们平日里没事的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啊?”
有士兵回答说:“正在比赛投石和跳远呢。”
王翦心中暗喜,他知道,这些士兵们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已经精力充沛,可以派上用场了。
此时的楚军,由于秦军一直不应战,开始变得松懈起来,甚至有了向东撤退的举动。王翦看到时机已经成熟,立刻发号施令,派出那些身强力壮、能征善战的士兵进行猛烈攻击。秦军以逸待劳之下,一举大败楚军,一直追到蕲南,更是斩杀了楚军的大将项燕,楚军仓皇逃窜。
秦军乘胜追击,如入无人之境,依次占领平定楚国的各个城邑。仅仅一天的时间,秦军就俘虏了楚王负刍,从此楚地正式成为了秦国的一个郡县。
紧接着,王翦没有丝毫停歇,又马不停蹄地向南进发,去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也没闲着,他效仿李信之前的战绩,一路披荆斩棘,攻陷并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
最终,王翦得胜班师。他回到秦都咸阳后,便回到家乡,过上了农耕生活,一直到老。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成功实现了统一大业。王翦和蒙恬将军立下的赫赫战功,如同璀璨星辰,永远地流传后世,被人们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