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七年的秋天,话说那一日,康熙帝兴致勃勃,带着一众百官浩浩荡荡地前往木兰围场狩猎。
康熙平日里威风凛凛,今日却在游玩之余,突然来了兴致,对棋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当下便命随从火速摆好棋盘,而后清了清嗓子,对着在场的将军侍卫们朗声道:“今日,朕要与诸位切磋棋艺。要是有哪位能赢得了朕,朕重重有赏,赏银百两都是小意思,官升三级!”
这赏赐可着实诱人!不过,众臣心里都明白,这皇帝也就是图个乐子,哪能真让皇上输棋丢面子。于是乎,一个个都故意谦让,哪敢赢,没两下就把棋局给“输”了。康熙见此情形,兴趣顿时消减了大半,皱着眉头大喊一声:“来个棋艺好的!让朕好好过过招!”
康熙这一嗓子刚落,就见一位侍卫挺胸抬头,大步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皇上,奴才愿与皇上对弈一局!”
康熙瞧了瞧这侍卫,只见他仪表堂堂,气宇不凡,便来了兴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这侍卫赶忙“扑通”一声跪下,回道:“奴才名叫那仁福。”
康熙笑着点点头,命人将他带到棋盘前,准备开始这精彩的对局。那仁福身为奴才,自然不敢就座,只能恭恭敬敬地跪在棋盘对面,和康熙摆开了阵势。
要说这那仁福,虽是一介侍卫,可这象棋棋艺可是相当了得。没一会儿的工夫,局势就发生了逆转,皇帝竟处处落了下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了,最多再有两三步棋,康熙这皇帝就得输得一败涂地。
就在这时,眼瞅着康熙要输,一旁的太监听着可急了,他脑子一转,立刻扯着嗓子喊道:“皇上您快瞧啊,山坡上刚刚跑过去一只猛虎!咱们还是赶紧去追赶猎物吧!”
康熙一听,来了精神,正准备起身去追老虎,可脑海中又浮现出棋局,心想这棋还没下完,总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他随口吩咐道:“那仁福,你守在棋盘这,一步都不许离开,等朕打猎回来,咱们接着大战三百回合!”
说完这话,康熙就带着其他随从风风火火地去追老虎了。太监骑着马一路紧跟,到地方一看,哪是什么老虎,居然是一只梅花鹿。太监心里暗暗叫苦,刚想开口解释,却又怕怪罪下来,只得赶紧下马跪倒在地,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奴眼花了,错把鹿看成猛虎。请皇上恕罪呀!”
这时候,突然又有急报传来,说是江南有灾情发生,急需皇帝立刻回去处理。康熙一听,哪管什么棋局不棋局的,当下拨转马头,急匆匆地回行宫去了。
其他人都跟着皇帝一窝蜂地走了,只留下那仁福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棋盘前面。眼瞅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众人这才回行宫休息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康熙忙于处理政务,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那下棋的事儿早就被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直到半个月过后,康熙好不容易忙完手头的事儿,心下稍安,突然就想起了那仁福,想起了自己还答应了他下完这盘棋。他一拍脑袋,赶忙驾马朝着半月前博弈的那座山坡奔去。
远远地,康熙就瞧见了依然跪在棋盘旁的小侍卫,那身影看起来是那么的落寞。康熙心中一紧,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那仁福身旁,伸出手在他肩头拍了一下,笑着说道:“朕回来啦,咱们接着来!”
可任凭康熙怎么唤,那仁福却没有任何回应。康熙心里“咯噔”一下,又叫了几声,依然寂静无声。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妙,连忙俯身查看,这一看,可把他吓坏了——只见那仁福双眼紧闭,全身僵硬,早没了气息。
康熙大惊失色,忙问周围的侍卫是怎么一回事儿。侍卫们无奈地将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原来自从康熙离去后,那仁福就一直跪在那里,从未起身。
想到曾经和那仁福的点点滴滴,康熙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他缓缓地仰天长叹一声:“君而无信,何以为君啊!”这一句话,说得声声悲切。说完,康熙当下下令,厚葬那仁福于棋盘旁的山坡。
安置好那仁福的的后事,康熙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表自己的悔恨之意,他亲自拿过笔来,赋诗一首:
侍臣松下守枰台,
逐虎归来命已衰。
未识君王轻许诺,
悔将一马踏车来。
随后,康熙郑重地把这首诗作为罪己诏昭告天下,时刻告诫自己,说话做事一定要言而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