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康熙真的喜欢强抢人妻吗

有一本书叫《满清外史》,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清朝的野史和传闻,被后世称为“以小见大,鳞爪片羽,极具史料价值”。这里头就记了康熙两件那叫一个离谱的事,啥事呢?说是他娶了自己姑姑,还去抢人家媳妇,这事儿可真是惊掉下巴!

《满清外史》里这么写着:皇太极有个小女儿,是福临的妹妹。福临出家五台山的时候,这妹妹还没嫁人。后来玄烨(也就是康熙)登基,就把这女子留在宫里,一直没给她安排出嫁。有大臣就提意见了,玄烨却说:“说什么嫁不嫁的,朕已经把她纳为妃嫔啦!”

这就是康熙皇帝把皇太极的幼女,也就是自己亲姑姑纳为“妃媵”的乱伦故事。虽说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统治阶层“一切习俗,皆承满洲之旧,虽有过举,尚不足责”,可面对这么“有紊伦常”的丑事,而且还是出在“一代圣君”身上,这不是这不是有损圣德、有损皇家颜面的事啊!

可康熙皇帝面对朝臣劝阻,居然说出“若论姑姑,她既非我的母亲,也非我女儿,更不是我同胞的姐姐,既然如此,我娶她又有何伤”这种荒唐话,那模样就跟隋炀帝“生我者、我生者不可为,其余皆可为”的荒淫形象差不多。照这么说,康熙皇帝哪能叫“圣祖”,简直就是个荒淫无道的君主!

不过,这事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呢?我们再仔细琢磨琢磨。《清皇室四谱》记载,皇太极一生共生养了14位皇女。按照《满清外史》里“福临循入五台山时,尚未及嫁”的说法,应该是顺治十八年还没出嫁的公主。可皇太极这14位公主里头,根本就没有符合这个条件的。最小的公主,也就是皇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建宁公主,在顺治十年就嫁给吴三桂长子吴应熊了。所以,康熙皇帝强纳皇太极幼女、自己姑母为妃的记载,纯粹是无稽之谈,就是有人故意抹黑!

再说说《满清外史》里的第二个故事。康熙年间,张英做过首相。他娶的姚氏,那可是有“国色”之称的大美人。赶上皇太后过万寿节,提前下诏让汉官命妇进宫,跟着满人一块儿进去磕头祝寿。等到夜深人静,大家才一起坐轿子回家。

到家一看,其他人都没事儿,但是这位姚氏,虽说衣裳首饰都还在,可脸蛋模样全变了,明显是换人了。就因为这事儿,汉官命妇进宫的规矩就给废了。

这张英可是清朝名臣张廷玉他爹。而且张英在清朝历史上的名气可比张廷玉大多了。张英官至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在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虽说不是内阁首辅,但也是响当当的正国级干部。张廷玉能得到康熙、雍正两代皇帝重用,他爹张英可是起了大作用的。

这汉官命妇进宫,就是“命妇入侍”制度。啥是命妇呢?就是“诰命夫人”,指王公大臣、王爷贝勒的母亲或者妻子,起码得是二品以上才有这资格。入侍就是进宫伺候人,伺候谁呢?太妃、皇后、皇太后。

也就是说,贵为一品诰命夫人的张英之妻姚氏,在进宫伺候的时候,居然被康熙皇帝强行“临幸”,弄到“面目全非,另易一人”的地步。而张英身为当朝大学士,也只能忍气吞声把这顶皇帝给的绿帽子给戴上了。

那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咱接着分析分析。首先,“汉官命妇入侍”制度可不是康熙朝取消的,而是顺治朝。顺治皇帝废黜一位皇后后,因为专宠董鄂妃,想再把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废掉,结果被劝阻没成功。后来孝庄太后就把这事归咎于因为进宫伺候而被顺治皇帝看中的董鄂氏身上,然后就把“命妇入侍”制度永远取消了。

虽说这个说法在清朝官方文献里没记载,但这制度确实是孝庄太后给废的。孝庄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去世,这时候张英还是工部尚书,正二品呢;在孝庄太后去世前取消这制度的时候,张英的官职肯定比正二品低。这就说明,“命妇入侍”制度取消之前,张英的妻子姚氏根本没资格进宫伺候!就这一条漏洞,就足以证明《满清外史》说的都是假话,就是故意陷害人的话!

这足以说明,野史这玩意,有时候听听也就罢了,可不能全信,不然就完全被误导了。 Oo0LjSnAMWkg5R2TvXr8U1IMldUyxI0QlJoS9WPXd9s1yxQK0G0PlzKyohZNAv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