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黎元洪的“忍”字诀

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成功,背后有一个字,那就是“忍”。要说这个字怎么能带他走到巅峰,那得从他年轻时说起。

清末,黎元洪在湖北那时候一直处于张彪的下属。张彪是什么人?张之洞的心腹,娶了晚清重臣张之洞最宠爱的丫鬟,外号“丫姑爷”。但是,这位张彪不仅贤妒,且心眼狭窄,尤其对黎元洪不满,几乎是把黎元洪当眼中钉。更别提那时候的报纸,哪怕是不小心夸了黎元洪几句,张彪都能记恨上一阵。张彪见势不对,常在张之洞面前抹黑黎元洪,甚至有时上演权力游戏,百般羞辱黎元洪,想逼他忍无可忍、离开军队。

他手段恶劣得惊人,甚至有一次让黎元洪跪下,将他的帽子扔在地上,这一切都当着士兵们的面儿。可是,黎元洪始终面不改色,任凭侮辱,始终默默承受。外人看了,知道张彪其实已经没有办法了,因为黎元洪的忍耐超出了他所有的算计。

说实话,黎元洪看似忠厚,骨子里却藏着一股深沉的权术。他没有选择与张彪正面硬碰,而是收敛锋芒,低调行事,耐心等待合适时机。他明白,眼下不动声色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接下来的故事,你就知道,黎元洪真正学会了“忍”的艺术。张之洞那时候任命张彪为镇统制官,但军事训练的重担却落在了黎元洪肩上。张彪对军事一窍不通,而黎元洪为他煞费苦心地训练士兵。训练那天,张之洞亲自来检查,看着成军后的场面井然有序,张之洞当场称赞了黎元洪一番。可黎元洪却谦逊地说:“这些都是张统制的部署,我只是跟在后面。”这话让张彪心中有了感激,两人关系渐渐有了缓和。

到了1907年,张之洞被任命为军机大臣,东三省的将军赵尔巽接管了湖广总督。赵尔巽原本想把张彪换掉,推荐黎元洪接任,但黎元洪却坚持辞让,还主动找张彪商量这件事,建议他向张之洞求情。张彪听后一惊,急忙让妻子进京联络,最终保住了自己的职位。从此,黎元洪与张彪的关系有了根本性改变。张之洞也因此更加看重黎元洪的“笃厚”,并认为他可担当大任。

黎元洪深知一个道理:张之洞虽然离开了湖北,但仍在北京有影响力,能左右湖广总督的任命。若他此时贸然接替张彪的位置,不仅显得忘恩负义,甚至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不利影响。最关键的是,黎元洪明白,帮助张彪其实是为自己铺路——等到张彪变得对自己有了感激,两人便能在湖北形成合力,为黎元洪未来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转眼来到1908年,陈夔龙继任湖广总督。这个新总督腐败不堪,声名狼藉。1911年,瑞徽任湖广总督,对黎元洪充满戒备,但由于黎元洪与张彪的关系早已稳固,他的职位并没有受到威胁。若此时黎元洪与张彪关系破裂,他的前途必定不妙。

可以看出,黎元洪这个人,虽然外表厚道,却心机深沉,他的“忍”字诀贯穿了整个人生。尤其是1911年武昌起义后,起义军逼着他担任“都督”,他虽然内心抗拒,但最终还是“忍”了下去,顺应了革命的潮流。更后来,当他当上了总统,虽被视为傀儡,但在他许多时候依旧是选择了忍耐,默默承受着内外的压力。

忍本身就带着痛苦,尤其是当总统时,明明有尊贵的地位,却不被重视,名声响亮,但实际没什么实权,人也不算微不足道,却总是轻视,这种感觉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而黎元洪嘛,也曾试过抗争,结果每次抗争的结局,都是自己下台。习惯了做官、对权力上瘾的他,哪能轻易接受下台呢?可他也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还是选择了“忍”,继续回到了官场。于是,他成了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两任副总统、两任大总统的人物。

黄兴曾经说他“太懦弱”,严复也批评他“柔谙不足以当国”,这些所谓的“懦弱”和“柔弱”其实全都源自于他的“忍”。忍,让他没办法做出什么刚烈的决策,难以对清朝忠诚;忍,也让他缺乏独立的见解,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当他当上大总统时,说白了不过就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话说回来,黎元洪之所以能在湖北军中升迁,也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他的勤奋。他每天几乎都住在军营,回家次数少得可怜。其他军官都住在自己家里,而他和士兵们一样,生活简单,军号一响就起床,熄灯号一响就睡觉。就算是酷暑,也绝不在外休息。这点,章太炎在《黎公碑》里特别称赞过:“公治军严仁,不滥费军需,有余就发给士卒,所部军装整洁,远胜其他军队。”

湖北新军里像黎元洪这样的人,确实不多,所以张之洞对他极为看重,屡次提拔他。黎元洪可聪明了,他知道张之洞当时心里在想什么——甲午战败后,张之洞图谋改革,想请洋人来教军队,吸纳青年军官,增强国力。黎元洪回日本考察后,提出了派学生和军官出国留学的建议,张之洞一听,觉得好,立马就采纳了。而且黎元洪还提倡在军中学文化,他规定,写得好文章的可以免除挑土这样的辛苦活。他不仅自己去听课,还鼓励部队跟着他一起学文化,形成了军中一种全新的风气。

黎元洪毕业于正规军事学堂,可不像张彪那样是从武进士出来的。他对军队的训练有一套,指挥得当,命令简练。张之洞在指挥新军训练的时候,很多事都交给黎元洪去做。这也为他升迁打下了基础。

1906年和1908年,清政府举行了两次秋操,黎元洪亲自指挥湖北新军。第一次,秋操的射击技术,黎元洪带队获得了最优秀奖,湖北新军得到了袁世凯和铁良的赞扬;第二次,南军三战三胜,黎元洪还得到了外国武官的称赞,并被清廷赏戴了花翎。两次秋操,不仅让黎元洪名声大噪,也证明了他不仅仅是一个“笃厚”的人,他确实有实力,这才是他能够不断升迁的根本原因。 Kq2BMOyPyf29m3KSjnYCtKSFWmb7f4RM74x22XmW4GSh3BiJFbrFo6fo+OTp5o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