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者近四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著者在传承董建华院士脾胃病“通降论”等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传承发展,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太极升降论”调治脾胃病的学术观点。太极升降论的核心思想是: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气机是肾、肝、脾从左升,心、肺、胃从右降,心火与肾水互济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源动力,调“胆”枢是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平衡的关键。以太极易理把握气机升降的关键在于认识到气机升降并非单一的、机械的运动,而是寓动于静、脏腑密切相关、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过程。
本书第一章概括了中医学对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渊源及其历史演变。第二章总结了董建华院士以“通降论”“气血论”“心身论”为核心的脾胃病学术思想。第三章论述了太极升降论学术思想的形成,详细梳理《周易》与中医、太极升降论理论源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调寒热复脾胃升降理论、李东垣《脾胃论》补脾胃泻阴火升清阳法恢复脾胃升降理论、黄元御《四圣心源》一气周流调节脾胃升降理论和吴鞠通《温病条辨》等清利湿热法调节脾胃升降理论,以及太极升降论的核心内涵。第四章结合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详尽论述了太极升降论在不同脾胃疾病中的具体应用,以西医学病名为纲,深入探讨每种疾病的升降病机及治疗要点。第五章是脾胃病药论,结合著者临床经验与体会,对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对药、角药和串药进行阐述。第六章是临证心法,是对太极升降论的补充,较详细论述了“调脾十四法”“调肝十六法”“调胆七法”“调心九法”论治脾胃病,是太极升降论在临床应用的延伸与佐证。
本书梳理了著者立足“通降论”,体悟太极阴阳之理,进而总结出太极升降论的学术思想的守正创新发展脉络,希冀为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务工作者、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提供参考。
本专著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2025年1月